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抽选我院儿科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收治的 111例患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记录整个护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分析隐患因素原因,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范对策。结果:参与调查的 111例患儿童中,发生安全隐患 22例,包括 6例跌倒、 8例坠床、 4例烫伤及 4例其它隐患事故。结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不到位、护理责任意识差、护理操作技能有待提升,是导致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临床儿科医室,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防范,以此更好的保障患儿健康安全。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隐患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期对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 548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我院 2017年体检中心参检 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 644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营养相关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降低。结论: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医护人员应针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 , 尽早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预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调查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知信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预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调查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知信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期对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548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我院2017年体检中心参检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6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降低。结论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医护人员应针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尽早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临终前(死亡前 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人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人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CLHLS) 2011年 -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 2011-2014年死亡老年人的数据,对老年人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 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结果: 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 6.7%的老年人存在牙痛, 3.5%的老年人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 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 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 28.3%的老年人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人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 67.6%, 76.7%临终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人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人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临终前(死亡前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人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人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2011-2014年死亡老年人的数据,对老年人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结果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6.7%的老年人存在牙痛,3.5%的老年人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28.3%的老年人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人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67.6%,76.7%临终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人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人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预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调查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知信行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压力源现状,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 2 家 省级肿瘤专科 医院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 150名新入职护士 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以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进行调查,明确其压力源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1 50名新入职护士 中, 收回有效问卷共124份,有效回收率 82.67 %( 124/150 ) ,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各条目均分为(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压力源现状,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 2 家 省级肿瘤专科 医院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 150名新入职护士 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以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进行调查,明确其压力源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1 50名新入职护士 中, 收回有效问卷共124份,有效回收率 82.67 %( 124/150 ) ,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各条目均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护理单元护士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为下一步开展吞咽障碍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问卷,采取方便取样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神经 ICU和康复科 9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脑卒中护理单元护士对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开展吞咽障碍管理的认识和意愿及相关科室开展吞咽障碍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等 25个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护理单元护士对吞咽障碍相关知识知晓率很低,多数护士只知道洼田饮水实验,而不知道其它系统的吞咽障碍筛查和评估方法;多数护士认为脑卒中护理单元有开展吞咽障碍管理的必要;多数科室未开展吞咽障碍管理工作。

  • 标签: 吞咽障碍 脑卒中 护理人员 知信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态度。 方法 随机选取心理精神科住院患者 15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一般资料、互联网 +护理服务项目需求。 结果 发放问卷 160份,回收 154份,回收率 96.25%;对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68例( 44.16%)认为非常需要; 53例( 33.42%)认为比较需要;不需要者 33例( 21.43%)。对需要者的目的有:服药管理 79例( 65.29%)、复诊指导 61例(占 50.04%)、风险判断及管理 49例( 40.50%)、病情观察判断 46例(占 38.02%)、生活技能 38例( 31.40%) 是主要需求排前的项目。 结论 精神病患者病程长、易复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迫切,可大力推广。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服务 精神科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医学院近五年来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对策。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某医学院校近五年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近五年医学新生心理的健康状态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五年医学新生排名前15位的心理烦恼或困惑具有高度一致性;近五年医学新生实际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比例与咨询需求之间有较大落差。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家庭和睦、学校稳定的基础,更是国家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标签: 五年 医学新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验所编制问卷的信效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从事非精神专业的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况的早期识别能力现状。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 189名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心理知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况的早期识别能力。 结果 十年及十年以下工龄护理人员在抑郁症状维度平均分及问卷总分均高于十年以上工龄护理人员 (P<0.05);护理人员工龄与心理知识现状调查问卷抑郁症状维度平均分( r= -0.156 , P<0.05)及问卷总分有关( r= 0.16 , P<0.05)。结论 高年资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况的早期识别能力差于低年资护理人员,值得引起关注。

  • 标签: [ ] 心理问题 识别能力 住院病人 护理人员 非精神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某医学院近五年来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对策。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某医学院校近五年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近五年医学新生心理的健康状态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五年医学新生排名前 15位的心理烦恼或困惑具有高度一致性;近五年医学新生实际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比例与咨询需求之间有较大落差。结论 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家庭和睦、学校稳定的基础,更是国家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标签: 五年 医学新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