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接受治疗时使用留置导尿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危险因素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使用留置导尿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实验的对象,共选取200例,通过细菌培养分析患者的尿路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选取的患者中共有85例患者被检查出病原菌,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占比36.47%(31/85)、63.53%(54/85),年龄≥50岁和<50岁的患者分别有92例、108例,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别占比71.74%(66/92)、17.59%(19/108),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留置导尿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更大,护理人员可以在护理过程中按个按照无菌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使得患者使用导尿的时间减少,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尿路发生感染的概率。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视化根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体牙髓病患者为对象,共120例,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分为参照组(常规根术)、研究组(可视化根技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

  • 标签: 可视化根管技术 牙体牙髓病 常规根管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院前急救领域当中喉罩置与可视喉镜下插管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展开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共60人,按照患者气道开放与管理的急救技术手段差别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其中观察组采用喉罩置技术进行救护,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技术进行救护,针对两组患者在置成功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气道建立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喉罩置技术进行救护的观察组患者在置成功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气道建立时间等指标层面显著优于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技术进行救护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针对呼吸道梗阻或存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现象的危重症患者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过程当中运用喉罩置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气道建立过程对患者感官层面产生的刺激,有效加快院前急救效率,在临床急救当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 喉罩置管 可视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后护理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供支持。方法 我院于2020年4月开始实施静疗小组模式,分别选择实施前(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与实施后(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各收治的74例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评价该护理模式的优势。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实施静疗小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静疗小组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分组对照理论探讨经鼻盲置空肠营养在老年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0例样本均选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采用经鼻盲置空肠营养进行营养支持,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5——2022.5,随机性的将这110例样本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分别为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数据更优,组间相较显示(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组间相较显示(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患者采用经鼻盲置空肠营养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保证患者临床安全性。

  • 标签: 重症患者 经鼻盲置空肠营养管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儿骶阻滞麻醉术后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90例,按照骶阻滞麻醉术中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将其分为A,B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为0.1%,B组患者为0.2%,C组患者为0.3%;评价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3组患者镇痛疗效,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3,6,9和12h的Bromge评分值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儿骶阻滞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不同,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浓度麻醉,以提升镇痛疗效。

  • 标签: 罗哌卡因 骶管阻滞术 镇痛疗效 研究
  • 简介:目的:提高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64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82例,观察组延长胃插入至55~70cm,对照组采用传统胃插入长度45~55cm。结果:观察组洗胃法缩短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延长胃置入长度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胃管置入长度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尿插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护理有效率显著提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效果观察
  • 简介:本文比较了不同碳纳米(CNTs)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吸附、解吸附性能。通过N2吸附试验、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CNTs的孔径结构、比表面积、表面形态及载带官能团进行表征,经过动态吸附和等温平衡吸附、解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多壁碳纳米(o—MWCNTs)对两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原始多壁碳纳米(r-MWCNTs),尤其对异甘草素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并且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NTs等温平衡吸附、解吸附试验结果显示,o-MWCNTs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吸附能力大于r—MWCNTs,并且解吸附效率较好,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解吸附率分别为48.57%和32.86%,而r-MWCNTs只有24.56%和17.46%。

  • 标签: 碳纳米管 异甘草素 甘草素 吸附和解吸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外周静脉(PICC)置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刺入,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直接刺激外周静脉,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危重症疾病新生儿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采用PICC置也是最常用、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方式。但临床发现由于PICC置引发的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多,影响患儿治疗,增加新生儿疼痛,也不利于预后。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疼痛 静脉置管 静脉输液 静脉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延续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进行PICC置并且首次带出院的肠道肿瘤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延续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电话回访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好于常规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的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前给予患者必要的临床指导工作。1.2.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电话回访进行辅助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成立专门的电话回访小组为保证电话回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较为合理的电话回访方案,同时对进行电话回访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如下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②与患者的沟通方式;③PICC导管延续性护理中的相关注意事项;④并发症的表现和判断方法。(2)电话回访内容①对患者进行PICC导管日常护理相关内容的普及和指导,告知患者在延续性护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禁止进行的活动等;②在电话回访中指导患者对自身导管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导管的刻度情况、导管中是否存在血痕以及导管是否存在折痕等,保证患者能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③叮嘱患者每月定时向回访护士报告自身的情况,导管情况等;④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回访护士要及时进行判断,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降低异常情况发生的几率;如果患者的表现为临床并发症发生的前兆,则要要求患者迅速安排时间,来医院进行就诊,以免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PICC置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肺癌患者PICC置浅行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PICC置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浅行静脉炎发生率以及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浅行静脉炎2例,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浅行静脉炎发生时间(12.5±2.5)d,与对照组发生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肺癌患者PICC置并发症浅行静脉炎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管理 肺癌 PICC置管 浅行静脉炎 核查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导管护理PICC置患者中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应用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5~2020.5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88例PICC置患者,以护理方法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均分例数(n=44),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的病例所在组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2种护理方法所呈现出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病例,实验组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下降明显,护理总满意度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结论:在导管护理PICC置患者中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应用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导管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我院泌尿外科随机抽取100名患者,随机分法将10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术后通过对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感染率和满意度来比较两组患者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且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调动患者情绪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宫颈癌PICC带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PICC带出院患者中遴选84例实施详细评价,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均有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评估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ESCA与SF-36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宫颈癌PICC带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促进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施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宫颈癌 PICC带管 出院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乳腺脓肿患者应用微小切口置负压引流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68例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和常规组(3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小切口置负压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瘢痕长度等相关围术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瘢痕长度等手术指标均明显小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微小切口置负压引流术在乳腺脓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该种术式具有安全性高以及创伤性小的优势,对促进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小切口 置管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认知行为干预对PICC患者持续管理中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PICC导管治疗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PICC置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认知行为 PICC 置管 延续管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小儿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 例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 例总有效率为 91.7%,其中完全缓解32例(67.7%);明显缓解 6 例(12.5%);部分缓解 6 例(12.5%);无效 4 例 ( 8.3% ) 。注射后有 8 例(16.7%)患儿出现发热,体温均低于 38.5℃,经物理降温后自行退热;4 例(8.3%)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肿痛,注射后 1 ~ 3d 肿痛自行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小儿大囊型淋巴瘤疗效确切,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淋巴管瘤 聚桂醇 超声引导 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室留置尿患者中应用泌尿系统感染整体护理的临床干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我院ICU病房收入的60例留置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两组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将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将整体护理设为实验组行,对比两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更换尿袋操作质量评分、尿留置时长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认可度。结果:实验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3.33%)比对照组(26.67%)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留置尿管 泌尿系统感染 整体护理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