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造口护理干预中,给予患儿改良式造口袋粘贴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相关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需要接受造口袋护理,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儿接受常规造口袋粘贴,研究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改良造口袋粘贴处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儿,且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传统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术后患儿的造口护理当中,对造口袋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肠造瘘术 满意度 粘贴 造口袋 改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辅助治疗合并脓毒症的发热、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10~2010.09收治的确诊为合并脓毒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VD,50ml/h,Bid,疗程7d。对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WBC、N%、IL-6和TNF-a、APACHEⅡ评分。患者28天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一疗程7天治疗后两组患者T、WBC、N%、IL-6和TNF-a水平、APACHEⅡ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T、WBC、N%、IL-6和TNF-a的水平、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对患者的患者28天转归情况则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合并脓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能调节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能降低脓毒症炎症因子IL-6、TNF-a的水平,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能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早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但未能降低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后的死亡率,血必净注射液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肠外瘘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IL-6 TNF-a APACHEⅡ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疝修补术后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去除感染补片后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03年2月至2014年4月共36例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其中5例去除感染补片术后发生,对这5例发生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相关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无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未见明显,去除感染补片术中也未发现明显,但均在手术去除感染补片24~72h后引流管发现肠液,证明发生,量约为(15—40)ml/d。发生后5例患者均未手术,在给予充分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异常。结论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去除感染补片后发生微小肠,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补片对肠管的侵蚀有关,但也不能排除手术操作因素。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上,充分引流后多能自愈。如何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补片对肠管的侵蚀。此外去除感染补片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肠管。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疝修补术 感染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行脾切断流术后行空肠造营养管与鼻空肠管行内营养优缺点的对比及其临床护理,旨在探讨空肠造的优越性及合理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脾切断流术患者分组行内营养支持及合理护理,观察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行空肠造营养管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咽部异物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等均低于鼻空肠管内营养组。结论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行空肠造内营养明显优于鼻空肠管内营养,并且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康复时间。

  • 标签: 脾切断流术 空肠造瘘 鼻空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1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和的护理经验。发现个案的主要健康问题有体温过高;不适腹痛,置管不适;调节障碍高血脂;胰腺炎并发症腹腔室膈综合症及;组织完整性受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入院后切实做好药物降血脂护理,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支持,疾病中期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监测及护理,腹腔减压手术后有效落实伤口和冲洗引流技术,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预防疾病复发。护理期间为2013年11月20日到2月18日,患者步行回家,出院后电话随访,血糖控制良好,3月起恢复工作,7月回院行修补术,痊愈出院。

  • 标签: 高脂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室隔综合征 肠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46例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4月,46例患者分组方法为入院先后顺序,即23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实施优质护理,2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基础护理,对比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过检查后可知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 肠瘘致腹腔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革兰阴性杆菌(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优质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观察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 8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 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优质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优质护理;结肠癌术后并发;腹腔感染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乙状结肠,以 40~ 60岁人群多见,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目前结肠癌的治疗主要有化疗、放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方式,其中手术治疗是根治结肠癌的唯一选择,所以临床上手术治疗对其非常重要 [2]。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等均可造成吻合口 [3]。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 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男 26例,女 16例;平均年龄( 56.8±12.2)岁;平均肿瘤大小( 3.7±1.5) cm。观察组男 24例,女 18例;平均年龄( 57.2±12.1)岁;平均肿瘤大小( 3.6±1.8) 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相關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入院评估、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后准备、饮食指导、腹腔镜引流管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制订个性化心理指导方案,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讲述癌症手术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②加强基础护理:病房巡查由原来每天 4次增加到每天 6次;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拍击背部促进患者痰液排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常,避免肺部感染发生。③加强营养支持:严格的禁食水,并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应用生长抑素等治疗。后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专业的临床营养指导。④体位护理:麻醉清醒后应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协助翻身,更好地释放患者的腹部张力,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⑤腹部按摩:术后护理人员应改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腹部按摩。⑥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态和伤口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订合适的运动方案,若患者伤口恢复良好,应积极指导患者早日进行适量运动,先从床旁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和免疫系统的恢复。⑦监督反馈:责任护士应记录患者每天的饮食时间、饮食量及进食物品,仔细观察和咨询患者的精神及身体状态。对患者术后随访半年。      2结果      2.1主要致病菌情况的分析     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比例分别为 64( 76.19%)、 16( 19.04%)、 4( 4.76%),革兰阴性杆菌( 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      3讨论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显著提高,已经与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当。目前结肠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过多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缺乏纤维素食物和新鲜的蔬菜、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创伤大,术后患者不能快速地恢复饮食,再加上日常生活及肿瘤的能量消耗,导致多数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切口生长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还能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结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后往往会造成患者腹腔感染及营养过度消耗,进而出现内环境紊乱,甚至发生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优质护理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增加了护患双方的沟通,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化护理和精心地照顾,使护理人员更多地了解了患者的需求以及病情进展,为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快速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研究中,首先根据患者的术前、术后不同心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此外,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引流管的引流通畅和固定牢固,使体腔脓液充分引流,避免腹腔脓肿形成;其次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饮食习惯等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方案,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再者通过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提升了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最后还要对患者进行监督反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随时为患者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占 76.19%,说明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说明优质护理的疗效更加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本文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结直肠癌术患者。对照组结直肠癌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结直肠癌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内容,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两组结直肠癌术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结直肠癌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革兰阴性杆菌(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优质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8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革兰阴性杆菌(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优质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术后并发导致腹腔感染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经皮胃造术后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观察组经皮胃造术(PEG)行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未行PEG,观察对比两组入院出院前后体重改变情况,并观察观察组术后护理情况。结果出院体重与入院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出院时体重相较于入院体重明显降低,P<0.05,两组出院体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轻微并发症率为11.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内营养支持及相关护理管理,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鼻咽癌 经皮胃造瘘术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一2009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7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者未能把握好一期切除吻合术的适应症、肠管吻合技术欠佳等原因导致发生。5例病人非手术治愈,1例病人确定性手术治愈,1例因身体状况差而死亡。结论合理掌握好一期切除吻合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及时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术后,并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梗阻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封闭引流术在腹部手术后低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受本院治疗的70例腹部手术后低位患者,根据引流术不同分为参照组(普通引流术35例)和实验组(负压封闭引流术35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下床、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均优异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后低位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腹部手术 低位肠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造口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的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患儿4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造口综合护理,对两组患儿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患儿采取造口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肠造瘘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篇文章将选取于本院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60例,时间段选取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将其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在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术后并发致腹腔感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及引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术后 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