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时患者的心肺功能,并发症及手术1年后的生存期。结果:出院时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术后手术线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属于罕见病。本例患者肺癌术后3年,因咳嗽、咯血,抗细菌感染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及影像学未吸收,进一步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曲霉感染,并寄生在吻合口残余手术线上。激光切除手术线头后,患者症状缓解,未继续全身抗真菌治疗。本例提示残留手术线可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及咯血,支气管镜下局部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78.7万例,死亡病例约63.1万例。由于侵袭性高,且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中国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化疗是治疗Ⅳ期肺癌的基石,但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Ⅳ期肺癌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患者的生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Ⅳ期肺癌治疗的新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国Ⅳ期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规范
  • 简介:【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其对肺癌患者的常规理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部分患者都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免疫能力降低,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侵害。这部分患者成为了疫情防治的重点监控对象,在临床上受到了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新冠疫情下如何加强对肺癌患者的防治管理,降低肺癌患者受新冠肺炎侵害的风险,探讨了如何在临床上对肺癌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有涨医疗卫生安全,减少医生的感染风险,为肺癌患者在新冠疫情下防治提供策略性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肺癌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PD-1/PD-L1免疫疗法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晚期肺癌的标准治疗选择。但是,临床应用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包括效率低下,收益有限以及缺乏准确的标记物。为了解决这些免疫疗法问题,我们正在开发更多新的免疫疗法模型和新的治疗靶标,它显示了前进的方向。

  • 标签: 肺癌 免疫治疗 PD-1 PD-L1 联合治疗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治疗研究在肺癌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然而临床研究入组人群具有高度选择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世界人群。真实世界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与临床研究的一致,何时应用,选择单药还是联合治疗,老年、PS≥2分、自身免疫疾病、使用激素、脑转移等特殊人群的应用,以及疗效标志物的选择,疗效评估标准,不良反应的管理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本文通过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研究的比较,对真实世界免疫治疗存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 标签: 肺肿瘤 真实世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特殊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治疗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资料展开分析,按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2组,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组间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 中药治疗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疗效良好,主要通过辨证施治、专病专方、经验方、中成药等中药内治疗法以及中药注射液、针灸和穴位贴敷等疗法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化疗耐药等方面。

  • 标签: 癌,支气管原 肺癌 中医药疗法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9月-2021月2月进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15例。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2组并发症率。结果:干预之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癌 术后 循证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探究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调查,观察将其实施在晚期肺癌患者疼痛护理中,分析其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取在2019.1月-2020.12月期间,筛选符合此次研究标准的晚期肺癌患者86例,征求其意愿后,将2019.1月-2019.12月患者分为参照组、2020.1月-2020.12月患者分为实验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价值体现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案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临床可行性,患者满意度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补充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肺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以及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与桓台县结核病防治所合作诊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DR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结节大小和数目情况,同时对比两组诊断方法的气管病变、支气管病变以及淋巴结肿大病变检出率。结果:CT检查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R检查,P

  • 标签: 肺结核合并肺癌 诊断 DR CT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78.7万例,死亡病例约63.1万例。由于侵袭性高,且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中国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化疗是治疗Ⅳ期肺癌的基石,但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Ⅳ期肺癌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患者的生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Ⅳ期肺癌治疗的新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国Ⅳ期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的鉴别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诊断,比较患者病变部位、病变部位的CT征象、病灶位置强化特征等情况。结果:下叶位置病灶的患者明显多于中叶与下叶位置病灶的患者;肺段范围的病灶有4例,单叶范围的病灶有15例,双叶范围的病灶有18例;CT征象可见血管造影征5例,可见空泡、蜂窝征10例,可见病理性支气管充气征15例;影像学分型为磨玻璃型、实变型、混合型;可见血管造影征为7例,出现不均匀强化情况的患者有10例,强化不明显的患者有20例;病理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为腺癌、15例患者为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患者为腺鳞癌。结论:给予肺炎型肺癌CT诊断,是能够为确诊提供影像学依据,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CT诊断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用于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确诊的肺癌患者中,择取54例资料完备的作为观察组;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4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就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诊断中,运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能够及时辨别患者的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肺癌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肺癌基因检测血样采集标准,探讨其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肺癌基因检测的相应护理,比较两组培训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肺癌基因检测知识知晓情况及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对肺癌基因检测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胸外科护士肺癌基因检测培训,制定基因检测血样采集规范,提高护士肺癌基因检测知识的知晓情况,更好地回答患者疑问,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减少采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护理 肺癌基因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晚期肺癌疼痛缓解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晚期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优化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肺癌 循证护理 疼痛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