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作者: 李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23
  •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0年1期
  • 机构:天津市静海区大丰堆镇中学 301609
  • 简介:摘要:“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中小学教育中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有助于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本文结合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具体情况,从“互联网+”的教育背景来谈一谈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如何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相应的可行教学策略。

  • 标签: 互联网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信息技术教学
  • 简介:为推动清洗行业进步,顺利完成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国际履约行动,中国洗净工程技术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03年抓紧进行的清洗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行业内引起极大反响.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协会秘书长孙良欣及其领导下的以王锡光为代表的专家们的努力和会员单位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

  • 标签: 清洗行业 标准 消耗臭氧层物质 替代ODS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溃疡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血管新生指标、SAS、SD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12±2.66)d,明显短于对照组(20.54±2.72)d,创面愈合率为(65.26±10.45)%,明显高于对照组(38.98±1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组织中血管新生分子指标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5、7 d时,观察组创面组织中血管新生分子VEGF、VEGFR、CD105、MMP9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68±5.50)分、(42.56±5.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21±5.45)分、(52.16±5.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SD可调节糖尿病足溃疡创面VEGF、CD105等血管新生分子因子表达,促进溃疡创面血管新生;联合针对性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缩短DFU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修复率。

  • 标签: 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 溃疡 负压引流 血管新生
  • 简介:机器人技术在我国方兴未艾,其可以预见到的市场潜能和盈利空间吸引了众多观众和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尤以娱乐化的足球机器人为甚。仅在国内,每年见诸报道的就有近60场足球机器人大赛。其中既有高校间的友谊赛,又有省市级的擂台赛,还有国际间的交流赛。

  • 标签: 清洗机器人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赵臣 人物访谈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频繁,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影像声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过度使用多媒体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本文将结合河北外国语学院法语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解析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同时分析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 标签: 现代信息技术 法语 教育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及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2020年1至6月宫颈活检组织209例,HE切片总计495张,其中含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切片数为173张,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切片数为214张。应用人工智能标注软件,辅助测量每张切片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LSIL及HSIL的上皮厚度,每张切片分别选取最厚处、最薄处及中间宽度,3个数值之和除以3即为平均鳞状上皮厚度。然后结合年龄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厚度(245.83±91.40) μm,LSIL上皮平均厚度(222.42±81.22) μm,HSIL上皮平均厚度(195.95±66.59)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层数为(15.5±4.2)层,LSIL病变平均层数为(14.8±4.8)层,HSIL病变上皮平均层数为(15.8±4.8)层。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照≤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0岁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薄(相关系数r=-0.141 9,P<0.05),而LSIL和HSIL病变上皮厚度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50岁年龄分组内,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最厚,其次为LSIL,而HSIL上皮厚度最薄,且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0岁年龄分组内,三者鳞状上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患者的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增高逐渐变薄,但50岁以后,随着绝经期到来,正常黏膜上皮萎缩,因此黏膜厚度与病变程度不再具有相关性。另外,也提示阴道镜检查时宫颈醋白试验或碘试验表现与黏膜上皮细胞内蛋白变化相关,而非与上皮层次厚度直接相关。

  • 标签: 人工智能 子宫颈 上皮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与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但无左室肥厚者的左心室功能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就诊的HCM患者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但无左心室肥厚者91例为基因阳性表型阴性组(G+/P-组);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未携带突变基因且无左室肥厚的亲属100例,即基因阴性表型阴性(G-/P-组)作为对照。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行3D-STI及常规超声分析,比较两组差异并评估超声参数对肌小节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G-/P-组相比,G+/P-组左房前后径(LAD)增大,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E/e′增大,e′降低,三维整体纵向和径向应变(GLS和GRS)降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19.9%(曲线下面积0.861,敏感性61.4%,特异性98.5%)和IVRT≥75.5 ms(ROC曲线下面积0.762,敏感性61.4%,特异性72.6%)对亲属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最佳(均P<0.05)。结论HCM亲属中,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者在未出现左室肥厚时就已经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和左室纵向、径向收缩功能减退,且GLS和IVRT对携带肌小节基因突变的HCM亲属诊断效能最佳。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 肌小节基因突变携带者 心室功能,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