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房药品应用调剂管理于药学监护后的工作效率和用药准确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招聘的药品医务人员30名,选取未实施西药房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的两个月为对照组,实施西药房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后的两个月为实验组,对比实施西药房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前后,药品管理质量、取药时间以及还药时间。结果:实验组医务人员的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取药时间以及还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加强西药房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后,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质量,缩短取药时间,药品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调剂管理 药学监护 西药房药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探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临床检验生化指标所体现的实际价值。 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中择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入观察组,另外取同时段80例未罹患病毒性肝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个组别均接受血液采集操作,所得血液标本均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针对常规生化指标、新生化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阳性率展开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水平、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对照组高,ALT、TBIL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生化检验可明确观测到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阳性率的改变,同时还伴有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提示,可为此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生化指标 病毒性肝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诊断中降钙素原检测的准确度。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细菌性肺炎40例、老年病毒性肺炎40例、老年支原体肺炎40例为对象,并选择同期健康40例为对照,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相关资料。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者PCT、CRP阳性率较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健康组更高(P<0.05);老年细菌性肺炎越严重PCT、CRP水平越高(P<0.05);治疗后PC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PCT在诊断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中准确度比较高,根据PCT的变化预测治疗效果,并对感染类型做出鉴别,参考价值明确。

  • 标签: 降钙素原 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 准确度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检验中实施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的效果。 方法:该院接诊糖尿病患者 68 例纳入研究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 68 例纳入常规组,入选者均接受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统计数据指标,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凝血四项和血脂指标的差异,对二者诊断糖尿病的价值予以客观评价。 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 FIB、TG、TC、LDL -C 均处于较高水平,PT、APTT、TT、HDL -C 均处于较低水平,组间数据一一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 结论:凝血四项与血脂检测可准确识别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血脂异常状态,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其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多有裨益,可用于糖尿病的常规诊断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凝血四项 血脂检验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超声在老年左室壁肥厚诊断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左室壁肥厚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特异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左室壁肥厚患者给予心电图联合超声诊断,其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明确体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特异度,提高灵敏度及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电图 超声 老年左室壁肥厚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品管圈提高精神科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的准确性。方法 开展以“提高精神科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准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病区开展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准确率的现况调查,群策群力,运用品管手法,分析原因,查阅文献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并不断检讨与改进,比较改善后效果,最后制定标准化措施。结果 精神科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准确率,由改善前28.95%升至改善后98.9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精神科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准确率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 口服降糖药 时间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模式之下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自动移位准确性的验证情况,希望为提升放射治疗精准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取游标卡尺以及激光定位系统测定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模式之下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自动移位准确性,共测定十次,分析及记载测定结果数据值。结果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于垂直方向、头脚方向、左右方向的自动移位准确性平均误差数值依次是0.69毫米、0.460毫米、0.77毫米,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于垂直方向、头脚方向、左右方向的自动移位准确性最大误差数值依次是1.2毫米、0.8毫米、1.3毫米,和临床使用需求相符。结论通过验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模式之下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自动移位准确性获得良好效果,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自动移位准确性误差较小,准确性较高,存在重要意义。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模式 医用直线加速器 床自动移位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8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保存条件等。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临床中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

  • 标签: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 标本分析 检验结果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家共识指导下的急诊预检分诊对急腹症患者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急诊预检分诊,观察组则采用专家共识指导下的急诊预检分诊。比较两组患者急诊预检分诊时间及分诊准确率。  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预检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急腹症患者实施专家共识指导下的急诊预检分诊,可缩短急诊分诊时间,提高急诊分诊正确率,确保急腹症患者就诊安全。

  • 标签: 专家共识 急诊预检分诊 急腹症
  • 简介:目的:利用品管圈提高手术人员外科洗手依从性及准确性的管理。方法:由7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人员外科洗手依从性及准确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患者手术安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结果:通过品管圈管理,手术科室医务人员外科洗手合格率均得到提高。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提高手术人员外科洗手依从性及准确率的管理取得显著效果,通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医务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的发挥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避免经手引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洗手 依从性及准确性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210例,采取平均分成2组的方式,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4.01士0.24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5.42士0.2110。/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1.43士1.38g/L,血小板检测值为202.54士1.3910。/L。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4.62士0.45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6.47士0.3110。/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4.51士1.42g/L,血小板检测值为169.15士1.2410。/L。观察组患者静脉血的各项指标更加稳定,检测价值更高。结果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检验的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和其他输血技术的对比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血液样本进行整理以及收集,分别对健康人员予以盐水检验法以及凝聚胺技术的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记录。结果不同方式检出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同时凝聚胺技术测定的凝集细胞检出率要比盐水检验法高,组间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价值显著,推广价值存在。

  • 标签: 临床输血 凝聚胺技术 输血技术 对比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回顾性、现场调查、小组讨论等方法,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总结改进对策。方法2017年1月~10月,检验科共开展血液标本临床检验60101例次,出现检验不合格进行重复采样检验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报表不合格的因素。结果重复采样检验584例次(0.97%),检验分析过程中问题84例(15.3%)。不合格组留置针采血、真空采血、临时送检、送检时间≥2h、日间、ICU、指尖血、检验诊断、操作者工龄≥5年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组讨论显示,检验中权重0.15,探讨的主要问题权重前5位分别为个人操作不熟练0.20例、个人操作不规范0.15、仪器设备故障0.15、试剂条质量问题0.10、设备的性能不佳0.10。现场调查出现操作不规范率约为22%(22/100)。结论今后需要加强设备与试剂管理、人员素质管理。

  • 标签: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 室内质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 ]2019-nCoV是一种 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在早期及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和对重度病人的及时抢救非常关键,现在实时荧光 RT-PCR和基因测序技术被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冠诊疗规范中,是确诊新冠感染的重要病原学证据,广大医院的检验科承担着核酸检测的重要任务,不但得及时准确的发布核酸结果,也承担着巨大的感染风险,做好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和新冠标本的管理成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 标签: [ ]核酸检测 防护隔离 标本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行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置钉并发症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实施机器人辅助行椎弓根螺钉置钉的20例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依据Robbins以及Gertzbein标准内容,通过CT对椎弓根螺钉位置予以分析,并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详细记录。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均由机器人辅助置钉,18例患者共计置钉95枚,实际上置钉成功94枚,患者经过置钉后并未出现血管损伤、脊髓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依据Robbins以及Gertzbein标准75枚螺钉为A级,19枚螺钉为B级,正确率经计算后为85.25%。结论机器人辅助行椎弓根螺钉置钉正确性较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椎弓根螺钉 准确性 置钉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及灵敏性比较研究。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确诊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段:2018年12月-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析在不同诊断方式下的检出率、诊断准确性及灵敏性。结果:研究数据显示,通过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当中的应用,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其诊断准确性及灵敏性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过程中,基于动态心电图方法的应用,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能够明确疾病发展的特点,以此为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可借鉴。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诊断准确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以“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的准确执行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对护士进行踝泵运动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制作踝泵运动提示卡;制作踝泵运动示教视频,对策实施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仅为47.9%,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提高到76%,提高了28.1%。结论:通过这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执行踝泵运动的准确率,使患者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发生血栓、促进血液循环[1],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踝泵运动 准确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以“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的准确执行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对护士进行踝泵运动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制作踝泵运动提示卡;制作踝泵运动示教视频,对策实施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仅为47.9%,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泵运动准确执行率提高到76%,提高了28.1%。结论:通过这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执行踝泵运动的准确率,使患者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发生血栓、促进血液循环[1],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踝泵运动 准确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了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将上述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上述人员采取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对比分析2组各项指标。结果:在RF、抗CCP抗体检测阳性率方面上,实验组数据表明,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在IgG、补体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价值。方法:在2019.01~2022.05期间(研究样本采集时间点),疑似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为研究基数资料,分析诊断方案,分析临床应用价值,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检出子宫肌瘤50例、子宫腺肌病25例,对比彩超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干预下,检出子宫肌瘤47例(47/50,94.00%),检出子宫腺肌病24例(24/25,96.00%),均有较高检出率。结论: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有较高诊断准确性、特异性,临床医师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为患者后期治疗制定详细计划,保障患者治疗有效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诊断准确性 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