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思想,旨在维护各民族文明的生存和发展,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理想。这种思想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本民族文明、如何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如何构建未来世界文明的全球问题;同时也存在忽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轻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缺乏文化与综合国力结合的整体视角,以及无力解决全球性问题等缺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理论缺陷,阐述崭新世界文明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顶层设计,为推动中华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前提、基础和途径。

  • 标签: 文化自觉 世界文明观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世界是从多个国际体系和多样文明共存演变到西方文明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再向一个多样文明比较平等共存的全球性世界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华明的伟大复兴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紧密相连,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以中华明的复兴为旨归,要以文明的方式克服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实现中华明的跨越式发展。国际体系是文明发展的产物,文明的兴衰决定着国际体系的兴衰和转型。中华明的复兴将成为中国对外战略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会对国际体系转型产生重要影响:将给国际体系带来新的理念,引起国际力量结构的调整,促进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 标签: 文明对话 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对外战略
  • 简介:新时代坚守中华化立场有深刻的背景,不仅有助于为民族复兴提供文化支持和凝聚精神、在世界文明格局中提升中华化话语权,而且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和需求。坚守中华化立场就是要传承中华化核心理念、发扬中华化内在品格、立足中华化思维方式。树立坚守中华化立场的正确思路,关键是在"指导"下做到"坚守",在继承中体现时代性,在保持民族性时具有世界性。

  • 标签: 新时代 坚守 中华文化立场 价值
  • 简介:郭湛,男,1945年生于黑龙江海伦。初中和高中先后就读于哈尔滨五中、哈尔滨一中和伊春一中,1964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系任教,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任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学部秘书处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化观。主要著作有《人活动的效率》《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面向实践的反思》《社会的文化程序》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标签: 中华文明 世界 哲学 核心理念
  • 简介:受某种意识形态影响,通行的文学概念抽象地看待"具体",忽略写作过程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考察这一概念的由来。文学一词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含义多次变化,其过程显示了社会一文化关系的历史变迁。18世纪以来文学概念演化出现过三种趋势:(1)判别文学性的标准由"学识"转向"趣味"和"感受力";(2)由泛指"出版物"逐渐转向专指"创造性"、"想象性"作品;(3)"民族"、"传统"概念的发展引发了"民族文学"观念。通过考察可以确证:文学概念是一定阶级对普遍社会实践进行特指和控制的形式。以往"马克思主义批评"作出过意义非凡的贡献,但由于没有彻底摆脱旧的文学概念的影响,所以未能在文学领域贯彻马克思的"实践意识"。但决定性的理论突破是人们已认识到文学是社会—历史范畴。与语言相关的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语言这一社会物质实践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着社会关系和文化关系。因此,文学不应受束于某种既定概念,它是一种既恒定持久又不断超越自身旧形式的实践。本文选译自已故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晚期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是该书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中的一章。威氏创建阐发著名的"文化唯物论"时尤擅作"关键词历史分析"。本文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 标签: 文学价值 概念 民族文学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文化关系
  • 简介:理想不是空想、幻想,它是心灵思维向上的运动。能为人们描绘一幅美好的精神图景,能唤起人们的强烈的奋斗动机与拼搏潜能,把尚未实现的东西转化为现实。文学理想是人类理想之一翼,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设立理想维度,将其作为文学价值系统中居于最高位置和核心地位的构成,是因为理想乃是统帅一切元素,聚合所有奋斗目标的核心价值。文章提出,理想能照亮黑暗角落和前进的路程;理想是一种聚合向上之力,推动人类和文学前行;理想教人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艺术境界。理想为人们提供"道路感"、"方向感"和向上目标。永恒之理想,引导我们飞升。

  • 标签: 理想 理想维度 引领文学 美好
  • 简介:文学艺术在今天时代巨变下所遭到的冷遇,应该说是由它的自身特点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文学艺术是最为精致的文化形态,它与欣赏人的关系超越了感官层面而直达抽象的精神呼应,文学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现代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审美现象.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标志性文学品牌,并不是作家的创作本身,而是帮助作家的创作在城市文化建构中广泛流布,真正沟通文学创作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中介性的平台,具体地说,是文学期刊和文学批评.

  • 标签: 文学功能 城市精神建设 城市文化建设 文学艺术 人类文化 自身特点
  • 简介:文学能做什么?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杜威和福柯关于经验的理论对这一问题加以回答。杜威认为,文学提供的是"一个经验",即一种统一的整体经验,这一个经验对读者的经验产生作用,使得读者经验发生转变。福柯则认为文学提供的是一种不寻常的、独特的经验,它能够介入个人或者群体的日常经验中,使他们的主体性形式发生转变。结合杜威和福柯的观点,我们可以说文学引起了作者和读者的经验的改变,从而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因为"存在如经验一样是历史建构起来的"。

  • 标签: 杜威 福柯 经验 一个经验 不寻常的经验
  • 简介:审美是文学的重要特性,但不应把文学的本质只理解为审美本质,文学的本质是系统本质。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但不能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理解为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和思想体系,也不能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只归结为审美意识形态。鉴于文学本质的系统性,理应对文学开展多维的、宏观的、辩证的综合研究。

  • 标签: 文学 审美 意识形态
  • 简介: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正成为全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并展现出光明前景。究竟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如何实现这样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有着怎样内在的必然的历史联系?这些问题是今天的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所必须要清晰明了的。

  • 标签: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三个问题
  • 简介:中华传统美德植根于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是维系乡情、寄托乡愁、联结故土的精神纽带,蕴含丰富的乡村治理智慧与经验,是当前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

  •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乡村治理 必要性 可行性 实践路径
  • 简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形成了关于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思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要包括: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中华民族独立;强调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坚决反对分裂国家,捍卫中华民族的统一,要通过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实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等方面。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于当前中华民族的建设和复兴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中华民族 民族独立 民族精神
  • 简介:唐君毅的文学文化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一个重要斩获,在中国当下及未来的文学理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价值。他不仅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和宗教学等各学科方向造诣很高,而且对文学也有专精的研究。唐君毅的文学文化观较之一般的文学理论,在遵循中国文化提出独特的文学文化逻辑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迄今为止,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重视。文章着重梳理并发掘唐君毅的文学思想,揭示其隐含在文学文化观里面的系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理论创设。同时,就唐君毅独具个性的学术探讨,阐释其文学文化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从中西比较视野融摄古今文学理论精髓,将文学文化逻辑模型应用于对文学本性、文学创作过程、文学结构与机制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切合于中国文学实际的理论创说。

  • 标签: 唐君毅 文学 文化 生命情志 价值境界
  • 简介: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扬弃继承和创新发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现实的需要,是道德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时代价值”,对继承和发展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主张,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对我们党一贯强调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习近平重要论述 继承发展
  • 简介:<正>法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皮埃尔·马舍雷(PierreMacherey)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哲学家阿尔都塞的学生,在他1996年出版的《文学生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独特的"文学沉默观",创造性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解释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标签: 马舍雷 文学本体论 话语生成 文学生产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家
  • 简介: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人。他革命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争取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和富裕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梦'。全世界都知道毛泽东那句名言:'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向人类社会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理想追求。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洋为中用,全新创造中国理论;倾其一生,奋力开辟中国道路;率先垂范,致力创造中国精神;以民为本,凝聚发挥中国力量。对于学习和实践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民族复兴 理想追求
  • 简介:坚定文化自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的智慧蕴涵和价值理念,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更源于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文化坚守与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基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价值引导,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 标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中共十八大以来,党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全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地位,全面总结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为解决中国走什么路、创造什么文明、中华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的根本问题,而不是搞'中共第三套话语系统'和'儒家社会主义宪政'。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道路 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
  • 简介:自红军长征以来的70多年中,以长征精神为抒写对象的长征文学不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长征文学中的长征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作者笔下抒写出不同的形态。然而,对长征精神的具体概括虽时有变化,但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却具有永恒性。

  • 标签: 长征文学 长征精神 变迁
  • 简介:<正>文学作为人的生活活动之一,是人的主体力量的确认和见证。这种活动通过表现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审美需求和关怀人的历史命运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这种表现活动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有鲜明的价值倾向性的,即文学首先和根本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的解决办法是确立文学的人民性范畴。文学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对这一范畴进行专题化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

  • 标签: 历史命运 阶级对抗 专题化 果戈理 李衍柱 观念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