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语料库检索和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马来西亚华语助词的变异,发现使用频率和使用方法是助词变异的两大表现;而导致变异的原因包括受大陆"国语"的影响、英语的影响、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同类词语的相互竞争以及使用习惯的不同等因素。随着大陆"国语"时代的日益远去、普通话影响力的增强,马来西亚华语助词呈现出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 标签: 马来西亚华语 助词 变异
  • 简介:菲律宾有很多由教会创办的天主教或基督教学校,这些学校的汉语教学大有相似之处。在宗教学校和菲化学校中,义德中学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笔者在菲律宾义德中学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期间,对学校的华语教学情况作了探讨,发现了一些问题,继而从学生、教师、教学的角度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学校的华语教学发展。

  • 标签: 菲律宾 华语教学 义德中学
  • 简介:失去视力叫“失明”,失去听力叫什么?“人世未深”又是什么意思?这是“华文大比拼”语文知识大赛小学和中学初赛众多试题中的两道题目,考验学生对词语和成语的认识。菩提学校小六生张泳津(12岁)说,最近因须要参加其他科目的比赛,原本并不打算参加“华文大比拼”,但奶奶劝她试一试,进入决赛与否并不重要。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为落实马英九2008年文化政策白皮书“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之构想,中华文化总会特邀集两岸数百位学者专家,合力编纂《中华语文大辞典》,历经六年努力,终于完成两岸常用字13,004字、复音词和固定短语88,728条,合计10万1,732条词条,总计千万余字,并在此时出版。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马来西亚莎阿南玛拉工艺大学华文学会首次联合本校学生事务部,举办全国首届“非华裔大专生华语高峰会”,以培育更有华文素质及更具创造力的大专生。“非华裔大专生华语高峰会”将于今年5月20日及21日举行,旨在通过知能表现卓越成为有能力发展知识、发展个人、社会及国家的专业的大专毕业生。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近两年我国宣传工作的重心,之前的很多影视作品在这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电影《草房子》便是其中之一。主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题材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有的故事;第二,通过孩童的视角表现全人类的共通的人性;第三,故事表现的主题积极向上。

  • 标签: 讲好中国故事 草房子 曹文轩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文化的兴起让文化的传递和把握方式发生极大改变,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让位于视觉文化。电影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格局。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利用视觉文化理论分析女性在银幕中的客体位置,即如何沦为男性性欲满足对象和物恋对象等,揭露了电影中的男性中心主义。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即是这一分析的典型载体。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影片中女主人公玛莲娜的形象呈现、小镇男人与女人的群像塑造,反映女性身处弱势,男权主导下的社会现实文化。

  • 标签: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文化传播 性别
  • 简介:因其文学成就和对视觉艺术的娴熟运用,自1933年以来,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被大量改编成影视作品,且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本文以三部改编自亨利·詹姆斯同名小说的电影为例,阐述三者的共性与个性,力图管中窥豹,探讨在当代视觉文化大背景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与再生问题。

  • 标签: 鸽翼 《淑女本色 金碗 熟女
  • 简介: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影响外国观众认识、认知、认可和认同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电影界和译界都已认识到了它在促进电影业发展、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对《1980年代的爱情》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对电影字幕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语言顺应论 电影字幕翻译 《1980年代的爱情》
  • 简介:电影《百鸟朝凤》紧扣肖江虹同名小说的精神内核,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创造性改编,深化了叙事主题。分析此部电影的主题立意与价值追求,能够给当下国产电影发展的带来一些思考。

  • 标签: 《百鸟朝凤》 电影改编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