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清国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每县下均有某某镇的记录。经考察,认为这种记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标准,有一定的任意性。实际上,清代的镇,并非县以下一级管理地方或征收商税的机构。凡是有一定集中的人口,商业比较繁荣的聚落(集市),往往被人们称为镇。其中有的置有县以下管理地方治安的机构,如巡检司,有的什么设置也没有,仍被称镇;也有既设了巡检司等管理或纳税机构,然仍不称镇。可见清代文献中镇的记录并无严格标准。至于文献上记载镇的四至范围,实际上指的是所设机构管理(如巡检司)的地域范围,与镇并无关系。

  • 标签: 清代 集镇 巡检司
  • 简介:宋代馆职从职能上可以分为狭义的馆职与贴职两大系列.狭义的馆职是有具体职事的馆阁官,贴职则系由他官兼领的职名.馆阁职事官的员数主要依需要而定,贴职则没有具体规定.专职的馆阁官有校书、修书等'职业'及轮直制度,其他或兼领馆务,或带职外任.元丰五年崇文院并入秘书省,原有馆职与贴职作为职事官与寄禄官的关系发生转换,但馆阁的职能并未改变.

  • 标签: 宋代 馆阁 馆职 贴职 职名
  • 简介:古代埃及的教谕文献是我们认识古代埃及人社会伦理思想的重要文献。从文体规划的角度,能够涵盖这种文学作品的文体主要包括智慧文学、教导文学和玛阿特(正义)文学,这些术语都不能让我们对教谕文献的基本性质提供一种直观的认识,但由于“玛阿特”是古代埃及人自己的词汇,所以它为我们认识这种文献提供了切入点,并促使我们从内容的角度揭示教谕文献的基本性质、探究教谕文献所教导的“智慧”、“玛阿特”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从而对古代埃及人的生活准则和社会价值取向做出基本的界定。

  • 标签: 古代埃及 教谕文学 玛阿特 智慧 伦理
  • 简介:“武夷”名实考──江右史谭之二吴之“武夷”山脉北引皖、浙、东镇七闽、南拊五岭之背、西控赣江中下流──彭蠡盆地,横亘于赣、闽两省间,南北纵贯约500公里,是江右境内最大山地,山峰海拔多达1000一1500米,主峰高2185米,为东南九省最高峰,江右自然...

  • 标签: 武夷山 名实考 《说文》 《越绝书》 江淮流域 盐文化
  • 简介:《说郛》所收王易《燕北録》,向来因其中珍贵的契丹史料而为史家所重,但此书名实不符的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首先,作者王易出使契丹的时间与书中记载的时间有着不可弥合的矛盾;其次,该书与武珪《燕北杂録》在内容上存在雷同。全面对比两书不难发现,《说郛》本所谓《燕北録》的内容很可能全盘出自武珪《燕北杂録》,而与王易之书无涉,其改题今名则应是文献流传过程中“张冠李戴”的结果。

  • 标签: 《说郛》 王易 《燕北録》 武珪 《燕北杂録》
  • 简介:县在我国是存在时间最长的稳定类型的地方行政区域。今广东地区县的设置是从秦代开始的,历二千余年来,其数量呈现波浪形的变化。具体为:秦代设4县。两汉20余县。三国(吴)有29县。东晋54县。南朝(陈)达133县,形成第一次设县高潮。隋代对全国的政区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大批裁并县建制,今广东地区只剩下59个县。唐代增至71县。两宋又减为49县。元代因有录事司的建制,再减为46县。明代,广东单独设省,增至77县。清代79县。民国期间,由于将府直辖地及州、厅均改为县。广东出现第二次立县高潮。到民国36年,全省县总数已达98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维持这一数字。1965年为97县。1984年93县。1988年海南建省。90年代,广东省又掀起改县建市的热潮。到1996年5月止,全省只有47个县。县总数少于市总数。县的命名是和其设置并行的。广东各县的命名除遵循全国各地共同的命名习惯外,还有强烈的岭南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方面的科学内涵,深入发掘、系统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能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本资料汇集的是广东省47个县的设置和命名,其次序按设置的先后时间排列。宝安区是1993年才由县改为区的,亦一并收入。

  • 标签: 县人民政府 县名 县的设置 封川 怀集县 宝安县
  • 简介:都匀毛尖又名“毛尖茶”、“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首,中国十大名茶第二。产于贵州黔南州的布衣族、苗族、水族地区。都匀市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龙(莽)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都匀的团山、哨脚、大槽、

  • 标签: 毛尖茶 毛主席 贵州省 水族地区 黔南州 都匀市
  • 简介:近年来封建名实之争成为史学界的一大热点,其中反映了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封建坚持论者认为“秦以后封建论”已成定论,“封建”概念约定俗成,质疑封建论就会动摇中国革命纲领和唯物史观的基石;以此为由提出封建论不容否定。实际上封建名实问题在中外学界长期争论不休,否定和质疑的观点也越来越普遍。“封建”的约定俗成未经学术的考察,是不合理的概念演变,由此形成概念混乱。对此循名责实是必须的。“秦以后是封建社会”并非出自封建坚持论者所说的马克思的原论,也缺乏史实根据。坚持论者从理论出发,主观、随意地认定中国秦以后是封建社会,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也背离了历史学求真的目的。重新审视“封建”问题,可以廓清历史学的目的和方法、历史学的对象、政治与学术、求同与求异、继承与创新等重要史学理论问题。

  • 标签: 封建 名实之争 坚持论 否定论
  • 简介:山东诸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地名则是其悠久历史的见证。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庄地名不仅体现了历史时期人们对本地自然风光科学认知,更是地方文化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文章从村名的命名和演变两个方面对诸城村名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含有"戈"字的村名的命名和演变进行了个案分析。

  • 标签: 发展演变 村名 诸城 山东 科学认知 自然风光
  • 简介:青海地域文化既包含人文历史文化,也包含自然生态文化。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是省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问题,用“江河源文化”来命名青海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包含着青海地区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世居民族的不同形态的历史文化,呈现出历史悠久、中外闻名、内涵丰富、寓意深长的特点。

  • 标签: 青海地域文化 命名 内涵
  • 简介:普鲁塔克的《传记集》和《道德论集》,实际来自后世对其126篇存世著作的分类汇编。这一格局初见于公元三、四世纪的《兰普里亚斯书目》,后随著作主要抄本、印本、译本编纂的变化而逐渐成型。国内学界在谈及此两个著作集时,往往将其误作普鲁塔克当时写成的两部书。而以《希腊罗马名人传》命名所有50篇存世传记的做法,虽效仿文艺复兴时期阿米约法译本和诺斯英译本,却忽略了两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同时也与其中46篇以希腊—罗马形式配对写成的《对传》相混淆。《传记集》和《对传》的内容性质并不相同,研究中应区别对待。

  • 标签: 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 《对传》 分类 命名
  • 简介:“倒清反帝仰明堂,革命先贤出壮乡。维护逸仙情激奋,铲除逆贼气昂扬。南关起义人常赞,河口兴师世不忘。最是德高能拒贿,丰功伟绩永流芳。”这是陈富兴先生赞黄明堂将军的一首七律。这黄明堂是谁?何方人氏?有甚功绩?

  • 标签: 明堂 传奇人生 革命 壮族 丰功伟绩
  • 简介:羊年春节刚过,我即率团飞赴祖国宝岛台湾考察现代农业和民政工作。每每在台湾同胞“欢迎来自温州乐清的贵宾……”致辞后,我在答辞中不忘强调一句:“我们乐清是中国2800多个县中唯一以音乐命名的县市。”此言一出,举座感慨,清茶细语中,大家一起品味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标签: 乐清 县市 音乐 台湾同胞 民政工作 现代农业
  • 简介:借助于儒家忠孝伦理,慧净、成玄英等长安名僧高道的宗教宣传深入人心,并影响初唐时期国家的宗教实践。贞观前期开始,皇室修建寺观之命名出现儒家化的趋势,这些名称包含着祖先崇拜、确立新的政治秩序等内涵。

  • 标签: 宗教宣传 儒家伦理 长安 寺观命名
  • 简介:上海法租界开辟以后,路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法租界当局对街路命名“法兰西化”,其本质是对租界空间的殖民化。民初华界当局对路名的民族主义改造,形成了与租界地名的间接竞争。租界结束和接收后,汪伪当局和国民政府为了塑造自身的民族主义形象,竞相开展更名运动,但因其虚伪本质或过度政治化,路名变得不实用。民众则出于实用目的,习于对各种政治性路名进行“俗名化”改造。在政治性路名轮番登场、遽兴遽灭的同时,“俗名”却能经口耳相传而持久流传,呈现出城市政治文化中“自下而上”的演进力量。

  • 标签: 法租界 街路命名 殖民主义 民族主义 俗用地名
  • 简介:从壮语地名命名法的角度,探讨壮族方位认知与颜色认知的特点。方位认知与汉族相比有相通点、相异点和相对应点。颜色认知与汉族相比,其认知的基础、物理内涵及文化意义均有不同。壮语地名的意愿地名也与汉语不同,更多的表现出文化的原生性。

  • 标签: 壮语地名 命名法
  • 简介:南雄市全安镇位于“南雄盆地”的盆壁与盆底的交接处。所谓“南雄盆地”是指南雄四周群山怀抱,中为丘陵的地形。所以全安镇西部、北部为丘陵地带,多山;东部与雄州镇(南雄市区)毗邻,南部与古市镇毗邻,地势平坦。全安镇作为南雄市的大镇,不仅是南雄市的水稻粮食产区,还是南雄市区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由于林地资源丰富,出产大量的毛竹、木材、松香,全安镇为南雄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南雄市 命名特征 客家方言 地名 蔬菜生产基地 粮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