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1)比较rt-PA静脉治疗组的疗效和安全性;(2)比较rt-PA静脉治疗病例中3h与3h-6h两个时间窗亚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别;方法23例发病时间<4.5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治疗,剂量(0.6~0.9)mg/kg。前及后2h、24h及7d接受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接受改良Rankin评分,并观察安全性。结果后7d的NIHSS评分较基线值显著改善(P=0.04),20例完成3个月MRS评估者中,0~1分7例,死亡2例,为症状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高(P=0.002)及完全前循环梗死型(P=0.01)者易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结论早期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rt-PA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尿激酶静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AMI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6h组(39例)及≥6h组(19例),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治疗,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再通率及预后。结果58例患者经静脉治疗再通45例,再通率为77.59%,其中<6h组的再通率再通率明显高于≥6h组(P=0.018)。治疗过程中死亡3例(5.17%),均来自≥6h组,而<6h组无死亡病例,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尿激酶静脉治疗AMI临床效果好,安全、有效,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治疗的效果分析,非治疗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问题。方法随机收集了18例从2007-2010年期间在本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置管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C反应白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0例,分为单纯DVT组(对照组)15例和DVT合并肺塞组(观察组)15例,均用经小隐静脉置管导管治疗,常规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含量(75.22±30.7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25.33)mg/L(t=3.45,P<0.05)。结论C反应蛋白显著异常患者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合并肺栓塞的预测因子。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小隐静脉置管导管静脉 C反应蛋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均采用治疗,开通血管61例,开通率为72.6%,其中发病6h内开通率为83.6%(51/61),6-12h开通率为16.4%(10/61),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痊愈74例,痊愈率为88.1%,死亡10例,死亡率为11.9%。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急重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而随着药物的不断发展,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手术率。而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6h、治疗7d、治疗1个月后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尿激酶 脑血栓 溶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方法选取自2007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治疗患者31例,给予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和精心护理,94%临床症状改善,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治疗及护理配合,不仅仅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了复发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发病6h内行静脉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能引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17例继发ICH,其中7例为HI,10例为PH,8例发生SCIH,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水平下降,肢体无力症状加重以及血压增高。通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发现前ESS评分、心房纤颤以及CT早期缺血改变是继发ICH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继发脑出血与患者的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T早期缺血改变以及心房纤颤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溶栓治疗 脑梗死 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后立即给予瑞替普酶10MU溶于5-10ml的生理盐水中,在2-3min内静脉推注,30分钟后重复给药一次,在开始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每日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75mg,给予低分子肝素,例如,依诺肝素首先给予符合剂量30mg静脉注射,随后1m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结果100例患者治疗120min内血管再通88例,再通率88﹪,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2例,无1例出血及过敏反应,死亡1例。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广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尿激酶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Palidrome导管堵塞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中30例带CuffPalidrome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予0.9%NS3ml往管内推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10万单位尿激酶管内封管浸泡,观察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长期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患者,维持导管通畅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尿激酶 封管 Palidrome导管 堵塞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前后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的比较。方法将2008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106名早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冠脉的方法,根据治疗成功与否,可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照组采用非治疗的方法。两组患者在起病14d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同时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和2周的QTd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检成功组HRV时域分析指标及频域分析指标较失败组和非组均显著提高(P<0.01),失败组与非组所有HRV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成功组、失败组与非组的QTd在治疗前均明显增大,在治疗后检成功组QTd显著减小(P<0.01),而失败组与非组QTd恢复速度显著慢于成功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使用冠脉治疗,能减小QT离散度,提高HRV,通改善心肌复极和传导的差异性,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HR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尿激酶治疗的AMI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结果本组16例被判定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0%其中在AMI发生2h为87.5%。2-6h内接受再通75%(9/12),4例未通患者其中2例为下壁梗死,2例为广泛前壁梗死,1例病情趋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把护理重点放在减轻心肌缺血和缺氧上,通过止痛、吸氧和心电监护等一系列的适时、合理护理,为AMI患者的治疗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加阿斯匹林治疗超早期非脑梗死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首发脑梗死超早期非(不同意、或不符合条件)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入院后首次氯吡格雷300mg+阿斯匹林300mg,次日起氯吡格雷75mg+阿斯匹林100mg每天1次;对照组40例单用阿司匹林300mg每天1次,5天后改为100mg每天一次,7天内进展或复发率;治疗4周时有效率;治疗4周和3月时的死亡或不良反应率;安全性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7天脑梗死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0%),P<0.05。4周时或出院时治疗组4周时有效率39/40(97.5%),对照组有效率36/40(87.5%),P<0.05,为治疗组出血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8%,4%),P>0.05。无严重出血事件。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加阿斯匹林治疗超早期非脑梗死降低脑梗塞进展,临床疗效确切,出血等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加阿斯匹林 脑梗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PVTT)的疗效,得出结论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碘放射性核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对比了辽宁省地区销售的6个不同厂家或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方法出度测定法。结果2个不同厂家3个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不符合规定。结论各个厂家的样品虽然主药诺氟沙星的含量均合格,但是其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不合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对我科于2011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116例患者留置针后共有6例患者出现静脉炎,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Ⅰ度5例,Ⅱ度1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临床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操作技术,明确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做好早期的预防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相关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