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将网格管理模式运用于新冠肺炎病区的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快速响应速度以及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病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院网格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抗疫期间的病区管理提供经验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格化管理 隔离病区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对网格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网格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FPG、HbA1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MI合格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网格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降低作用,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网格化管理模式 糖尿病 健康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管理现状分析并且对机制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示范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共计412人。调查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象对社区网格管理的认知度。调查研究对象对社区网格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对象中的年龄以及学历因素将会对管理的认知度产生影响,整合数据,总共有22.1%研究对象具有高认知,总共有38.8%具有一般认知,总共有9.1%没有认知。总共有56.3%研究对象认为防疫比较严格;总共有8.3%认为防疫不严格。总共有67.5%研究对象对防控比较满意;总共有10.7%研究对象对防控不满意。结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者对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管理的知晓效果一般,防疫满意度较好,所以今后应加强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管理的落实。

  • 标签: 城市社区疫情防控 网格化管理 现状分析 机制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使用“网格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0年3月-1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管理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网格管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使用“网格管理,能促使患者血糖水平处于安全状态,改善其遵医嘱行为。

  • 标签: 糖尿病 “网格化”管理模式 血糖水平 依从性评分
  • 简介: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中,“患者安全”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重视。2004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2007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患者安全目标及主要措施”,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医护患关系共赢局面,已是现代医疗护理服务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采取护理安全网格管理方法,找到护理工作改进中的关键点,

  • 标签: 护理安全 网格化管理 管理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 运作 医疗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军队疗养护理管理网格管理应用质量。方法:以100例疗养者开展研究,均分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网格管理、常规疗养管理;以疗养满意度、管理质量评估。结果:疗养护理行为经网格管理的疗养者,疗养满意度、管理质量较高,高于常规管理的疗养者(P

  • 标签: 网格化管理 军队 疗养护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无菌消毒物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就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联合区域管理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以周期为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优化管理参考。

  • 标签: 区域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服务管理 管理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网格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300例急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网格护理管理模式,以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具体指标,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网格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依从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前,对照组、研究组急危重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不明显,各指标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照组、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网格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合理推广。

  • 标签: 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 急危重症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血净中心网格护理管理防控策略。方法:选择血净中心于2022年4月-5月期间接收的1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网格护理管理对策,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净中心160例患者及医护工勤无一感染。结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血净中心而言,十分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情况,通过网格护理管理手段的有效应用,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血净中心 网格化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提升消毒供应质量,实现医疗机构资源共享。方法整合和优化集团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器械实行集中管理和集中物流配送,对临床基础包和部分专科包实行标准配置;采取业务管理办法、质量双控模式、信息管理、运营与成本核算运作方法,制订区域运作流程。结果区域供应后清洗、包装质量合格率提高(P〈0.01),标准包配置后品种数量减少(P〈0.01)。结论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创建可以提高集团内外消毒供应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消毒供应 资源整合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同质护理管理区域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效果。方法: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胸痛中心64例胸痛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实施同质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32例),同质护理管理(观察组,32例),评价两组不同护理管理下,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护理质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同质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同质护理管理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增强,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我院胸痛中心护理人员展开同质护理管理,定期展开规范培训,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联合救治能力大幅度提高,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该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质化管理;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培训;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采取网格管理模式联合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定期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纳入研究的样本量为80例,研究开展时间在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单组样本量40例。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网格管理模式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在经过干预后,从生存率、掉队率、腹膜炎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作比较,前两项指标两组作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后两项指标差异明显,腹膜炎发生率对照组更高,生活质量评分则是观察组更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采取网格管理模式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患者的腹膜炎发生风险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网格化管理模式 持续质量改进 居家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疫情大环境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采取网格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定期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12月-2022年1月),将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n=35,实施网格管理模式)与对照组(n=35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对比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腹膜炎发生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存在着明显差异,且上述指标数值均为观察组更低,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疫情大环境下,将网格管理模式引用至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腹膜炎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疫情 网格化管理模式 居家腹膜透析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区域集中供应运行中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定外来器械岗位流程及培训,运用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外来器械纳入区域集中管理后,确保了各医院所用外来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外来器械的返洗率,使之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的管理要求。结论 通过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的信息管理,达到全程监控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质量,确保临床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区域化集中供应 外来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负责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时间控制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实验对象为本院接受护理的患者,实验人数为 360例。将 2018年期间就诊的 180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将 2019年期间就诊的 180例患者定义为实验组。 2018年期间医院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2019年初实施护理部区域负责制,对护理部区域负责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提升幅度较大,( 97.2±0.7)分显著高于( 95.3±1.2)分,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显著( p< 0.05);细致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 97.78%相比 94.44%较高,护理满意度之间差异凸显( p< 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负责制的实施效果较好,其在促进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作用突出。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常规管理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正>冰敷是骨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传统冰敷是用绷带将冰冻后的生物冰捆扎在肢体上。但冰冻后的生物冰无法弯曲,与肢体表面贴合度不高,导致冰块易滑落、移位且冰敷不均匀,影响效果。网格状生物冰是用塑料外包装将多块小生物冰拼接而成。各块小生物冰之间由外层塑料包装相连,不会脱落、移位。网格状生物冰在冰冻状态下可弯曲、折叠,使冰敷作用面更服

  • 标签: 网格状 冰敷 骨科
  • 简介:在医疗成本逐年上升、卫生资源紧缺的情况下^[1],我院积极改扩建供应室,率先尝试了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创建。我们对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定位进行了分析和思索。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化 医疗成本 卫生资源 供应室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构建区域急诊急救一体协同救治体系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急救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建立一体的急救体系已迫在眉睫。然而,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不均衡、流程不畅等。因此,本文提出了多方合作、信息共享、人才培训等策略,希望能为构建区域急诊急救一体协同救治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区域急诊急救 一体化协同救治 急救体系 医疗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区域五常法管理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系统抽样法将其均衡分至两组(n=20),2021年1--12月定义为参照组,未实施区域五常法管理,2021年1--12月定义为研究组,实施区域五常法管理,而后进行数据收集、统计,比对分析。结果:干预过后,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均显优参照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结论:在胃部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临床护理中,融入区域五常法进行管理,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医护沟通,使护理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公平,令差错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崇。

  • 标签: 区域化五常法管理 胃大部分切除 胃癌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总结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区域组长岗位设置与管理体会。结合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工作特点,在原护士长和责任组长为主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增设区域组长岗位,实施岗位管理,发挥区域组长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区域巡回、沟通协调和环境物品管理等功能。2年来,通过区域组长的细节管理,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其中每日第一批药物的配置时间全程缩短600~800min;药品配置错误发生件数由2012年平均82起/月下降为2013年35起/月;护理人员无菌配置原则和操作规范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每日首批药物准时出仓率达到100%;提高了药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提升了区域组长的管理能力。

  • 标签: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 区域组长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