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溴乙酸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羧基化改性,制备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GO-COO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采用不同用量的GO-COOH通过物理共混分别制备了不同用量的GO-COOH改性的聚丙烯皮革涂饰剂,并应用于皮革涂饰。考察了皮革涂饰浆料配制过程中加料顺序对滤渣产生的影响;研究了GO-COOH用量对聚丙烯涂层的耐干湿擦性能、表面光泽度、耐折牢度及粘着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O-COOH在加入染料水并过滤除去滤渣之后再加入到涂饰浆料中,可以避免GO-COOH沉淀;在研究的GO-COOH用量范围内,GO-COOH的加入可以提高涂层的耐干湿擦性能、耐折牢度及粘着牢度,但是不会对涂层的光泽度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随着GO-COOH用量的增加,涂层的耐干湿擦性能、耐折牢度及粘着牢度越好。

  • 标签: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 聚丙烯酸酯 皮革涂饰剂 应用 性能
  • 简介:本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水溶液中CAR-2型丙烯复鞣剂含量的测定进行了控讨。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找出了铬与树脂不同配比的线性工作曲线范围,通过对复鞣浴液的分析,能简便、较准确地得到复鞣剂的含量。实验发现了树脂与铬的水溶液与树脂浓度、铬离子浓度、平衡时间、pH值有关。

  • 标签: 复鞣溶液 丙烯酸 复鞣剂 测定
  • 简介:丙烯为软单体,以丙烯腈和苯乙烯为硬单体,加入丙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改性剂,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改性丙烯树脂皮革涂饰剂,并讲座了影响乳液性能的一些因素。

  • 标签: 改性丙烯酸树脂 皮革涂饰剂 乳液聚合
  • 简介:水性丙烯树脂涂饰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三大水性涂饰剂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其改性的原理、方法及特点,概述了环氧树脂、聚氨酯的改性。

  • 标签: 水性涂饰剂 丙烯酸酯树脂 改性
  • 简介:4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5的丙烯基树脂(其中有:1604>1683>1600>CLE)的基本性能,以及应用于黄牛蓝湿皮的铬复鞣被分析比较。探究这些差异对后续坯革湿染整加工的影响的结果表明:4种丙烯树脂的耐铬稳定性依次为1683>CLE>1604>1600,共性结果表明:用于铬复鞣中均可提高铬鞣剂的吸收率。缺点是会影响革面染料的吸收,尤其是与铬复鞣同时使用;分别使用(在铬复鞣中1.5%,中和后3.0%)有更好的物理力学性和增厚,尤其是1604与1683。CLE与1604复鞣后的粒面平细度最佳。

  • 标签: 制革 丙烯酸树脂 复鞣 应用
  • 简介:用氢氧化钠水解白皮粉得到水解胶原,再用乙二醛和丙烯对水解胶原进行接枝改性,然后用乙醇和丙酮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制得铬鞣助剂。讨论了合成时乙二醛的最佳用量,并将制得的高吸收助鞣剂应用于山羊皮铬鞣实验,测定收缩温度并用ICP分析废液中的铬含量来调整应用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实验得出:合成助鞣剂时乙二醛的最佳用量为8%,制得的助鞣剂接枝率为23.50%。在工艺应用实验中,通过鞣制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助鞣剂最佳用量为4%,此时废液中铬含量与不加助鞣剂相比减少了18.2%,同时收缩温度提高了7.2℃。

  • 标签: 助鞣剂 铬鞣 丙烯酸 乙二醛
  • 简介:笔者于1992年3月至12月,在Ward,Scarry和Diefendrof先生的帮助和指导下,在美国农业部东部地区研究中心的实验工厂,对美国罗门哈斯(RohmandHaas)公司所生产的丙烯复鞣剂,Leukotan1084,1028,974,970,FW—46及其配伍复鞣的实用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Lcukotan970对革具有良好的丰满性;Leukotan1084能改善革的松面,并对革的腹部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当Leukotan970与其它两种Leukotan及荆树皮栲胶相搭配时,则填充效果更效著(鉴定小组具有相同的观点)。2.实验的五种Leukotan产品均具有浅色效果。3.荆树皮栲胶能够提高Leukotan的复鞣效果,特别是在改善成革的手感上,效果显著。

  • 标签: 复鞣 复鞣剂 丙类酸树脂 合成鞣剂
  • 简介:以十六醇和P2O5为原料,分别合成了三种单双比例不同的十六醇磷酸皮革加脂剂,通过应用实验对它们的加脂性能进行研究,确定了单和双分别在加脂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双烷基磷酸含量高的磷酸能赋予皮革更好的柔软性能和防水性能,单会使皮革产生明显的增厚。

  • 标签: 皮革 烷基磷酸酯 加脂剂
  • 简介:研究了高pH值铬鞣、无浸(助剂)铬鞣、常规浸铬鞣及无盐浸铬鞣4组鞣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鞣。结果发现无盐浸铬鞣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鞣。无盐浸铬鞣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 标签: 浸酸 铬鞣 助剂 无盐浸酸铬鞣 铬结合 制革
  • 简介:采用高锰酸钾-草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在羊毛纤维上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氢氧化钠前处理、单体用量、接枝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及纤维强度的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表明高锰酸钾-草酸氧化还原体系可以有效引发丙烯腈在羊毛纤维上的接枝共聚,接枝后聚丙烯腈均匀覆盖在毛纤维表面。接枝率随氢氧化钠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羊毛纤维单纤强度减小;接枝率随丙烯腈单体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接枝效率却减小;接枝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至达到平衡;升高反应温度会导致接枝率降低。接枝共聚后接枝羊毛的断裂强度和热稳定性提高。

  • 标签: 羊毛 角蛋白 丙烯腈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体系
  • 简介:本文阐述了电位滴定法测定烷基磷酸的组成结构时,能准确地确定第三等当点AgnO3溶液的适宜加入量薄层扫描法测定时,以水浸泡的简单办法进行显色。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烷基磷酸酯 成分 皮革加脂剂
  • 简介:本文主要合成了五种乙二醇双,两种马来,并研究了它们对皮革的加脂性能。实验中采用了外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方式进行了加脂实验。从皮革对测脂的吸收,皮革撕裂强度,伸长率,抗张强度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 标签: 加脂 双酯链 性能 加脂剂 制革化学
  • 简介:本文利用正交设计、离差分析、电位滴定及薄层扫描等方法研究了酯化率及单含量都较高的烷基磷酸的合成新方法,得到了用磷代替部份五氧化二磷为磷酸化剂合成Ap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筛选出了以烷基磷酸为主要成份的防水加脂剂的合理配方。用其加脂的革防水性能和加脂效果优良。

  • 标签: 烷基磷酸酯 加脂剂 皮革 防水加脂剂
  • 简介:研制了不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 标签: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制 加强复灰法
  • 简介:采用酶法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并测定水解产物的相对黏度。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质量分数为3.5%,反应40min时水解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相对黏度值可以达到最小,为1.0021。

  • 标签: 水解 胶原 相对黏度 酸解
  • 简介:磷酸是具有多种加脂功能的皮革加脂剂.本文综述了磷酸加脂剂的研究与开发进展,并以蓖麻油为原料,根据加脂剂的功能性要求提出了合成磷酸加脂剂的分子设计.

  • 标签: 磷酸酯 加脂剂 分子设计 皮革 研究进展
  • 简介:通过解醚化复合变性方法制备了羧甲基解淀粉(CMAS),探讨了水分含量、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温度、时间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FTIR、XRD、SEM、TG分析,研究了其黏度与pH和盐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发现,在nNaOH/nAGU=2.835,nMCA/nAGU=1.39,V水/V乙醇=0.11,温度为50℃,时间为3h的条件下,羧甲基解淀粉的取代度达到0.8052,反应效率为57.92%,颗粒大小在5~10μm;黏度随pH的下降而降低,随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而下降,达到0.6%时溶液黏度下降到4.37mPa.s,下降了46.31%。

  • 标签: 淀粉 羧甲基淀粉 酸解淀粉
  • 简介:总结了脱灰剂和浸助剂的功能和种类,并对脱灰剂和浸助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脱灰剂和浸助剂产品的组成和性能.

  • 标签: 脱灰剂 浸酸助剂 制革 皮革 作用机理 种类
  • 简介:对鞣花防治皮革中Cr(Ⅵ)的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鞣花应用于皮革加脂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皮革中Cr(Ⅵ)的含量;在加热、紫外光照三天的过程中,皮革中Cr(Ⅵ)含量均小于3mg/kg,符合欧盟要求。

  • 标签: Cr(Ⅵ) 鞣花酸 加脂 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