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护理学领域科研合作情况,挖掘科研合作团队,为促进科研合作、加快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3年间国内10本护理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为数据来源,构建护理学论文合著网络.结果研究提炼出护理学高产作者,形成包含1428人、228个独立子网(科研团队)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密度为0.0023,整体呈现松散状态.其中4.4%的科研团队为15人以上规模,由6~14人构成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21.5%,5人以下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74.1%.护理学科研究团队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结论我国护理学科研合作以散在、机构内部、小规模科研团队合作为主,较大规模、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极少.护理领域需加强科研合作,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以促进护理科研和学科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科研合作 合作著作 研究团队 社会网络分析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探索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之间的关联特征,为职业病诊断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至3月,检索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文本及规范性引用文件,使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和Ucinet 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次分析法,对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网络密度和中心性进行统计,并绘制职业病诊断标准关联关系网络拓扑图。结果115项职业病诊断标准中,105项标准引用了146项规范性引用文件,共计431次。其中,被引频次较多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分别为GB/T 16180(91次)、GBZ 76(37次)和GBZ 73(23次),GBZ 188、GBZ/T 238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数量较多,分别为87、13项。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网络密度为0.028 1;相对点中心度为3.089,排名前3的标准分别为GB/T 16180(55.152)、GBZ 188(53.333)、GBZ 76(23.636);接近中心度为7.773,排名前3的标准分别为GB/T 16180(8.735)、GBZ 188(8.730)、GBZ 76(8.333);中间中心度为0.824,排名前3的标准分别为GBZ 188(38.836)、GB/T 16180(38.301)、GBZ/T 238(10.407);GB/T 16180、GBZ 188、GBZ 76、GBZ 73、GBZ 59位于职业病诊断标准关联关系网络拓扑图的核心。结论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网络密度较低,关联不紧密;GB/T 16180、GBZ 188、GBZ 76是关键节点标准,应作为下一步标准实施追踪的重点。

  • 标签: 职业病 诊断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社会网络分析 关联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54918,其中包含对照40例、无症状感染12例、脓毒症39例、脓毒症随访14例,共105例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筛选出脓毒症差异表达基因(DEG),用分布式访问视图集成数据库(DAVID)、检索交互基因的搜索工具(STRING)和可视化软件Cytoscape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及关键基因分析,筛选出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结果通过WGCNA并结合DEG表达分析得到46个候选基因,对这46个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市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富集分析得到基因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进一步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PPI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选出5个关键基因,包括肥大细胞表达膜蛋白1基因(MCEMP1)、S100钙结合蛋白A12基因(S100A12)、脂肪因子抵抗素基因(RETN)、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基因(CLEC4D)、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基因(PPARG),对这5个基因分别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上述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显著性上调。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WGCNA方法筛选出有关脓毒症的5个关键基因,可能成为潜在的脓毒症诊疗相关候选靶点。

  • 标签: 脓毒症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富集分析
  • 简介: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积累的海量数据使得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智能医疗推荐成为可能。在本文研究中,为实现大数据量复杂情况下的医疗推荐,提出异构医疗信息网络描述模型,挖掘医疗过程上下文环境中各参与方异构对象(患者、医师、疾病、治疗手段等)之间的关系;在异构医疗信息网络模型基础上构造各参与方对象排序模型;考虑排序和聚类的过程,构造新型智能医疗推荐系统。

  • 标签: 医疗推荐系统 异构医疗网络 聚类分析 智能医疗
  • 作者: 江河 冯毅 邵一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艾滋病防控与成果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 简介:摘要HIV传播网络分析在艾滋病精准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基于社会网络和分子网络方法推断HIV传播网络,采用个体水平和网络水平的测量指标解释其结构特征。本文对HIV传播网络分析方法和测量指标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传播网络 社会网络 分子网络 网络测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脑功能网络分析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脑功能网络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4例T2DM患者与2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3.0 T MRI扫描,获得受试者的rs-fMRI数据。将自动解剖标签(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 ,AAL)模板定义的90个大脑区域作为复杂网络的节点,利用Pearson相关建立90个节点之间的相关关联。选定阈值,构建病变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无向网络,得到量化的网络指标——平均效率,聚类系数、节点度分布和模块化组织。结果在不同的阈值条件下,病变组脑功能网络的全局效率及平均聚类系数较对照组变小(P<0.05);病变组节点度大于8.5的节点较对照组少;病变组的脑功能网络模块数较对照组多,且病变组每个模块的组分都发生了改变。结论T2DM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全局效率及聚类系数下降,T2DM患者脑功能网络的模块数量及各模块组分发生改变,提示:(1) T2DM患者脑功能连接受损;(2 )与疾病相关的某些功能皮层发生改变和重组,局部脑区可能出现功能代偿;(3)脑功能网络分析技术为T2DM患者提供了无创性评估中枢改变的新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网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将脑电图应用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分析患者的脑电图特点。方法:在试验开展时医务人员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研究,并且在该时段内将30名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医务人员针对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均应用脑电图诊断,在该时段内将我院钟到3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诊断,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脑电图功率谱以及网络评分状况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内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分析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癫痫伴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脑电图诊断时,研究人员将动态脑电图检查应用于其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并且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癫痫伴焦虑 抑郁 脑电图 诊断方法 病情分析
  • 简介:摘要菌斑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使群落产生重构,促进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关键微生物在调节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中十分重要。在牙周微生态中,共存网络构建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筛选牙周炎相关的关键微生物以便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这些微生物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可以作为微生物成员的重要联络者协同调节群落毒力等特征,或作为响应环境因素的重要调控因子如介导免疫失衡推动群落结构和功能重塑。本文将从微生物共存网络构建、应用网络拓扑分析技术进行关键微生物筛选与预测,以及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确定关键微生物以及研究此类微生物在群落动态变化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紫单胞菌,龈 共存网络分析 牙周微生态 龈沟产线菌
  • 简介:目的筛选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相关基因。方法通过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相关基因并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基于GSE36895数据得到2173个差异基因用于构建共表达网络。通过共表达网络确定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最相关的棕色模块(r=0.52)为枢纽模块,进一步筛选得到6个枢纽基因TOP2A、CDK1、CDC20、KIF11、CCNB2、BUB1。通过测试集GSE73731数据对枢纽基因进行验证,各枢纽基因表达量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01);其中CDC20、BUB1对于低级别(gradeⅠ、Ⅱ)及高级别(gradeⅢ、Ⅳ)肾透明细胞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7,P<0.0001)。另外基于TCGA数据,各枢纽基因表达量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期及预后均显著相关。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显示枢纽模块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相关生物过程及通路。GSEA显示枢纽基因高表达组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及免疫相关通路。结论通过WGCNA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得到的6个枢纽基因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枢纽基因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相关通路来影响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及预后。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基因芯片 枢纽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为胶质瘤患者识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计划谱(CGGA)下载附有完整临床随访信息的464例胶质瘤患者mRNA表达谱。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用于识别出与胶质瘤WHO分级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同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别出与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的基因。结果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中,Brown模块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呈正相关(r=0.55,P<0.0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与患者临床预后最显著相关的5个基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PLAT)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证实该风险评分在预测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上具有高精准度。上述生存分析结果均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五个独立的脑胶质瘤预后因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及PLAT)并建立了预后模型,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胶质瘤 预后 基因表达谱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胶质瘤患者识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计划谱(CGGA)下载附有完整临床随访信息的464例胶质瘤患者mRNA表达谱。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用于识别出与胶质瘤WHO分级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同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别出与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的基因。结果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中,Brown模块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呈正相关(r=0.55,P<0.0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与患者临床预后最显著相关的5个基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PLAT)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证实该风险评分在预测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上具有高精准度。上述生存分析结果均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五个独立的脑胶质瘤预后因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及PLAT)并建立了预后模型,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胶质瘤 预后 基因表达谱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10年肺癌脑转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检索2010—2019年有关肺癌脑转移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从文献来源、作者、机构和国家分析研究现状。从文献共被引用和关键词分析发展趋势。结果近10年有关肺癌脑转移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Lung cancer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不同作者的发文量分布相对均匀,差异不大。中国和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两个国家,韩国的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较为广泛。研究的热点从机制逐渐向全脑放疗、靶向治疗转移,免疫治疗也开始逐渐显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受到关注。结论近10年有关肺癌脑转移的研究稳步前进,已经形成了以肺癌脑转移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趋势,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仍需加强,以提高研究质量。

  • 标签: 脑转移,肺癌/全脑放疗 脑转移,肺/靶向治疗 脑转移,肺/免疫治疗 文献计量学
  • 简介: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的方式,研究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于2012年12月以PubMed数据库心血管疾病Mesh主题树下全部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取全部心血管专科杂志,影响因子>1的内科综合杂志和儿科学杂志检索文献,同时将研究分为1966至1980年、1981至1990年、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4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分别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及EndnoteX6提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之后使用SPSS22.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最后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共提取文献50200篇.成功建立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1966至1980年儿童心血管学科以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病因学研究为主,发展方向相对局限,所关注疾病种类较少.1981至1990年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成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学科发展.1991至2010年先天性心脏病整体治疗及保护性策略研究成为核心,并伴随多种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心脏移植等的逐步应用,各个聚类间发展更为平衡,知识更新快速,学科研究所关注疾病种类进一步增多.结论目前儿童心血管学科发展良好,研究热点与时代发展相联系.新型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对于学科发展推动力显著,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网络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儿童心血管学科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儿童心血管学科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可视化
  • 作者: 刘小川 于江泳 张萍 武晓楠 李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100730 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与老年肺腺癌患者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训练集的基因表达数据来源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验证集来源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GSE72094数据集,筛选年龄≥75岁的肺腺癌患者91例,14例匹配的正常样本。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水平由反卷积算法计算,训练集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水平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外部数据集验证。结果在老年肺腺癌患者中,IKZF1和PRKCB的高表达与自身免疫疾病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其编码的蛋白可与IL2RB、LCK和CD5等多种免疫调节因子相互作用。在IKZF1和PRKCB基因高表达患者中,PD-L1、PD-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高于低表达患者(均P<0.01)。验证集结果表明,CD8+T细胞水平与IKZF1(r=0.75)和PRKCB(r=0.65)的表达相关(均P<0.01)。结论老年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IKZF1和PRKCB表达与肿瘤浸润CD8+T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相关。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细胞,免疫 基因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因集,并明确其涉及的功能及信号通路,为TBI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大鼠TBI基因表达谱数据GSE2871,将全部47个大鼠脑组织样本的8 799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WGCNA分析;计算选择β加权软阈值后,对全部基因构建无向加权基因网络,识别具有高度绝对相关性的基因集;从数据库中获取样本信息并计算样本特征与模块间的相关性,选取与损伤程度及取样部位相关的模块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从而获悉上述关键模块中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计算关键模块内基因的模块相关度和性状相关度,进而遴选关键模块中的核心基因。结果将GSE2871表达谱数据库中的所有大鼠脑组织样本和基因纳入WGCNA,共得出22个模块,分别标记为模块A~V。其中模块E、G、T、U与取样部位显著相关,模块E和模块G同时与损伤程度显著相关;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提示,与损伤程度和取样部位均显著相关的模块E、G中的基因主要参与白细胞迁移、细胞趋化及各种免疫反应调控等相关生物学过程,涉及抗原处理与呈递、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等信号通路。与取样部位显著相关的模块T、U主要参与低氧反应、细胞代谢、细胞膜离子通道调控和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信号通路、核糖体、自噬、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Tuba1b/1c、Ifitm3、Cebpd、Nfkbia、Serinc3、Pmpcb、Cyp4a8等为上述关键模块的核心基因。结论与大鼠TBI显著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免疫激活、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异常、钙离子通道失调、自噬异常及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环节。

  • 标签: 颅脑损伤 免疫 炎症 能量代谢 自噬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从转录组水平筛选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为深入研究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提供线索。方法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资源,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从转录水平分析、筛选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聚类。结果获得了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的相关显著性排序,分析获得的重要相关基因集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及DNA修复、转录等的调控上,并在其中获得了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代谢及DNA调控领域中的重要节点基因。结论Heatmap图显示获得一簇明显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聚类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代谢和DNA调控等功能上,网络分析获得了KRAS、PPMB、PPP3CA、ATR、WRN、TOP2B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重要节点基因。

  • 标签: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转录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法,筛选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关键基因。方法从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基因表达数据库中,获取脓毒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基因芯片数据GSE54514,采用R语言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包构建脓毒症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差异基因的共表达网络,筛选与脓毒症预后相关的模块与枢纽基因,并对与脓毒症预后相关性最高的模块中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对脓毒症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622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得到与脓毒症预后相关性最高的模块。GO富集分析显示该模块中的基因与髓系细胞的激活、中性粒细胞的激活相关;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最后通过构建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在与脓毒症预后相关性最高的模块中筛选得到15个枢纽基因。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出与脓毒症预后高度相关的15个关键基因,这些基因与调节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有关。

  • 标签: 脓毒症 预后 基因 计算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 本次研究搜集检索2012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的各种有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参考文献,通过对搜集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分析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腧穴配伍规律。结果 本次研究中,最终提取的针灸处方为216条,大部分为多穴处方,共计214条,2条为单穴处方。全部处方中,涉及的腧穴共112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内膝眼穴,其他依次为犊鼻穴、血海穴、阳陵泉穴等;特定穴位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五腧穴,下合穴以及交会穴则略次之;腧穴归经以足太阴脾经以及足阳明胃经为主。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在使用针灸治疗时的腧穴配伍规律为:特定穴主要为五腧穴,主要取穴则以下肢局部穴位为主,需要采用表里经配穴。同时,需要合理应用胃经腧穴以及脾经腧穴。

  • 标签: 复杂网络 腧穴配伍规律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