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在的青少年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形成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屈光度数的增加,眼球处于近视状态,所以成为了假性近视。

  • 标签: 假性近视 睫状肌 调节痉挛
  • 简介:从2003年-2007年,将同期入院的69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宜利治组及化疗组,观察食欲改善情况、恶心呕吐反应及KPS评分指标。联合组食欲有反应84.3%(27/32),而对照组59.5%(22/3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组恶心呕吐无反应68.7%(22/32),对照组47.5%(17/3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KPS评分增加10分56.2%(18/32),对照组18.9%(7/3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甲地孕酮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的耐受性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甲地孕酮 肿瘤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和不良反应。〖HTH〗方法〖HTSS〗〓16例MM患者(治疗组)每例均采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Tidpo,1-28天,沙利度胺200mg/d1—28天,地塞米松40mg/d1—4天,每四周重复一次,与以往21例应用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病例相对照。结果中位随访12个月,治疗组11例有效(68%),其中两例完全缓解(12.5%),9例部分缓解(56.3%),不良反应主要是便秘,血小板减少。结论丹参联合化疗对MM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丹参 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归脾汤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升白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归脾汤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立可君、鲨肝醇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结果归脾汤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提高化疗的完成率,同时缩短白细胞减少后恢复至正常需要的时间,减少rhG-CSF的临床用量。结论归脾汤适用于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升白治疗,且疗效安全有效。

  • 标签: 归脾汤 乳腺癌 化疗骨髓抑制 升白
  • 简介:目的总结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注药化疗的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22例患者采SeLdinger技术心包置管,深静脉导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结果本组置管28例次,导管阻塞4例次(14.28%),导管滑脱2例次(7.14%),穿刺点炎症3例次(10.71%),未见导管断裂。结论加强对心包置管的护理是此疗法的关键,适当的护理保证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佳。

  • 标签: 恶性心包积液 置管引流 腔内化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金旗杜更全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认识Casteman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报告1例Casteman病(浆细胞型)患者,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就Casteman病的临床表现、分型、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男性,34岁,双侧颈部、腋窝、纵膈、腹股沟及腹腔肿大淋巴结,取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示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浆细胞型。予COP方案化疗4周期,疗效CR。结论:Casteman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确诊需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局灶型可手术切除,预后好;弥漫型可手术或COP方案化疗等年,预后不好,可发生恶变或死于感染。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初次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资料189例,评估患者的慢性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学标志物,计算其总负荷评分(0~3分)。发病90 d时,65例患者预后不良。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总负荷评分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4,95%CI:1.137~2.707,P=0.011)。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心源性脑栓塞 神经影像学 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为进一步预防性抗凝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132例Ⅰa期NSCLC患者,男42例,女90例,年龄26~79(57±10)岁。术前术后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按照术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11例)和非VTE组(121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检验指标、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等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VTE 11例(8.3%),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0例(90.9%),DVT合并肺栓塞(PE)1例(9.1%)。VTE组年龄大于非VTE组[(65±9)岁比(57±10)岁,P=0.009];两组术后第5天D-二聚体值及其较术前的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8(1.55,5.15)比1.54(1.09,2.57),2.66(1.17,4.65)比1.34(0.78,2.04)](均P<0.05);VTE组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NSE)、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明显高于非VTE组[(21.54±12.37)比(14.72±5.75),(19.7±8.2)比(13.0±7.9)](均P<0.05)。两组在手术方式、影像学特征(肿瘤位置、血管集束征等)、病理学信息(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是VTE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OR=1.306(95%CI:1.000~1.600),P<0.05)]。结论Ⅰa期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约为8.3%,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可能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VTE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静脉血栓栓塞症 手术
  • 简介: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心内膜导致的感染,而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致脓毒性肺栓塞较为少见,表现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本文报道1例RSIE致脓毒性肺栓塞病例,其经积极抗感染及外科手术治疗转归良好。

  • 标签: 心内膜炎 肺栓塞
  • 简介:蜡板的'正确'用法德玛拉托斯的目光落在了身边的一块蜡板上面,这种蜡板是当时人们常用的书写工具,刻在蜡板上的字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擦掉',所以蜡板可以重复使用,很受一些需要经常做些临时记录的人的欢迎.不过,把字写在蜡板上,还是会被人看到的啊,关键问题没解决呢.德玛拉托斯当然不能走寻常路,他的目标不在蜡上,而在蜡下面的底板上.

  • 标签: 写术 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