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喉癌患者通过手术加放射治疗以及单纯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到2010年喉癌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加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声带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垂直半喉切除术以及水平半喉切除术,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4.0%,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0.0%,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84.0%、68.0%以及0%,通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全部得到良好或是较好的发音效果。结论针对喉癌患者通过手术加放射治疗没有提高其5年生存率,患者接受喉部分切除术可以得到满意的发音功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喉癌 喉部分切除术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癌戴管生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常见的几种护理风险以及对这些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0例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医院接收的喉癌戴管生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除了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之外,还要增加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质量和心理状态焦虑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喉癌戴管生存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喉癌戴管生存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见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将120例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两组数据统计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治疗时给予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康复,减少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咽喉癌 全喉全食管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80例喉息肉患者(喉息肉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喉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喉癌患者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的因素.结果喉癌组患者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5.0%,明显高于喉息肉组(40.0%)(P〈0.001);喉癌患者喉组织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和有无血管癌栓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喉癌患者喉组织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癌栓是影响喉癌患者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的因素.结论VEGF在喉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癌栓密切相关.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喉癌 息肉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结合等离子刀治疗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男性喉癌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结合等离子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的嗓音功能和吞咽功能变化,术前和术后12个月甲状腺功能,及术后12个月生存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嗓音功能3分者(13.33%,4/30)少于对照组(43.33%,13/30),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吞咽功能1级者(80.00%,24/30)多于对照组(53.33%,16/30),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术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3和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96.66%,29/30)与对照组(93.33%,28/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结合等离子刀治疗喉癌效果良好,且可改善患者术后嗓音功能和吞咽功能。

  • 标签: 喉癌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 等离子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形成的喉肉芽肿的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289例早期声门型喉癌内镜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后形成的32例喉肉芽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药物直接治疗组16例,另一组为观察再治疗组16例。两组用药皆为葡萄糖酸锌片剂(每片剂量70 mg,含锌10 mg)口服治疗,每次3片,每日2次。肉芽位于声带突者另加艾司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空腹口服。总疗程6~12周。结果随诊复查电子喉镜,肉芽肿的形成时间均在术后2~4个月,其中观察再治疗组的16例患者观察随诊3个月肉芽无明显变化,之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发现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反应相似,均在治疗3周后肉芽开始变小,治疗6~12周肉芽均消失而停药,肉芽无再发,治愈率100%(32/32)。有2例患者葡萄糖酸锌片剂口服治疗3周后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减量用药后不适消失。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出现的喉肉芽肿,单独给予葡萄糖酸锌片剂或者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口服是一种有效、安全、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喉肿瘤 肉芽肿,喉 等离子射频 药物治疗 锌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DECT)增强图像的列线图预测早期声门型喉癌(EGC)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DECT资料。共入组178例患者,男162例、女16例,年龄44~86(62±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资料,分为复发组(n=32)和无复发组(n=146)。2组间临床病理资料和碘图定量参数虚拟平扫CT值、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SIC)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用X-tile软件进行2组间定量资料生存相关截断值的筛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差异。将有差异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分析,绘制预测1、2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列线图。用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联合DECT参数及T分期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有效性。结果患者随访时间2~6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3个月。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间肿瘤T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21,P=0.002)。X-tile软件获得相关定量参数预后截断值为SIC动脉期=0.28、SIC静脉期=0.8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T分期、SIC动脉期、SIC静脉期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0.74、15.50、17.97,P=0.001、<0.001、<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SIC动脉期、SIC静脉期为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为2.271、3.552、3.266,P=0.026、<0.001、0.003)。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785,高于单独使用T分期模型的C指数(0.622)。校准曲线显示样本的实际和预测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比T分期模型的临床获益高。结论基于术前T分期及DECT碘图定量参数SIC动脉期和SIC静脉期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EG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

  • 标签: 喉肿瘤 复发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形成的喉肉芽肿的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289例早期声门型喉癌内镜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后形成的32例喉肉芽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药物直接治疗组16例,另一组为观察再治疗组16例。两组用药皆为葡萄糖酸锌片剂(每片剂量70 mg,含锌10 mg)口服治疗,每次3片,每日2次。肉芽位于声带突者另加艾司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空腹口服。总疗程6~12周。结果随诊复查电子喉镜,肉芽肿的形成时间均在术后2~4个月,其中观察再治疗组的16例患者观察随诊3个月肉芽无明显变化,之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发现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反应相似,均在治疗3周后肉芽开始变小,治疗6~12周肉芽均消失而停药,肉芽无再发,治愈率100%(32/32)。有2例患者葡萄糖酸锌片剂口服治疗3周后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减量用药后不适消失。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出现的喉肉芽肿,单独给予葡萄糖酸锌片剂或者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口服是一种有效、安全、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喉肿瘤 肉芽肿,喉 等离子射频 药物治疗 锌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类5组A成员(GPRC5A)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喉癌患者22例,留取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PRC5A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人喉癌Hep-2和AMC-HN-8细胞株中分别转染pcDNA3.1-GPRC5A和对照质粒pcDNA3.1。MTT法检测GPRC5A对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V-FITC/PI法检测GPRC5A对喉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活性氧指示剂DCFH-DA检测喉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喉癌细胞中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1)GPRC5A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中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和人正常喉部上皮细胞(P<0.05)。(2)过表达GPRC5A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过表达GPRC5A可显著提高喉癌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中NAD+和ATP的水平(P<0.05),提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促进喉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GPRC5A可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STAT3/SOCS3/C-MYC)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且喉癌组织中GPRC5A与STAT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3)STAT3和C-MYC抑制剂处理可显著抑制喉癌细胞Hep-2中VEGF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降低细胞中促炎因子IL-6的水平(P<0.05),显著提高细胞中ROS的水平。结论GPRC5A通过调节STAT3/SOCS3/C-MYC信号通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EMT,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可为喉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分子基础。

  • 标签: 受体,G-蛋白偶联 喉肿瘤 细胞增殖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喉癌患者80例(收治时间范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将80例喉癌患者依据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喉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喉癌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并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基数水平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喉癌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结果同样存在显著性。其中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相比较,存在鲜明对比意义(P值<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确切的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改善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预后康复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喉癌患者 延续护理 术后生存质量 心理状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助讲器( 电子喉)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 。 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从 我院 选择100名 全喉切除患者,将使用助讲器( 电子喉)前 和使用助讲器( 电子喉) 后发声 效果的对比来分析助讲器( 电子喉)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言恢复 的作用。结果: 10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在使用 助讲器( 电子喉) 前发声评价等级均为四级,当使用 助讲器( 电子喉) 两个月后只剩七人属于四级其余九十三人的发声效果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能够在方圆 3 米及以上的范围内听清楚 助讲器( 电子喉) 使用者讲话的比例占到 93%。 结论: 助讲器( 电子喉)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 患者 的 语言恢复能力有效果。

  • 标签: 助讲器(电子喉) 试验对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戴管生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58例喉癌戴管生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试验组分析护理中的常见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观察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喉癌戴管生存患者综合护理过程中的常见护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喉癌戴管 护理干预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该病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文对10例喉癌患者的指导,通过食管发音指导恢复语言功能;通过饮食锻炼,恢复正常的口腔进食;通过出院指导使患者学会气管套管的自我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解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加强喉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喉癌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28例喉癌垂直部分切除+颈部功能淋巴清除手术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心里支持,重视术后体位,引流管护理和鼻饲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出血,感染,咽瘘和误咽等并发症,本组患者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

  • 标签: 喉癌 垂直部分切除 颈淋巴清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中使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对象是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选择随机法实施分组,对照组(n=2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n=29)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对照组数值,P<0.05,数据之间展现统计对比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中使用展现显著优势。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喉癌全喉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喉癌患者共5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喉癌围手术期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此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干预 喉癌围手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在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不易吸净、气道黏膜出血、下呼吸道感染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喉肿瘤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影响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2月248例喉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术后是否并发咽瘘分析影响因素,总结护理策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术后咽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手术方式、是否术前放疗、是否术前气管切开、不同手术时间、是否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咽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是否术后并发感染、不同鼻饲时间、是否咳嗽、营养支持是否达标的患者术后咽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营养状况、术前放疗、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感染是术后并发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与疾病、手术、术后多种因素有关,营养状况差、术前放疗、手术范围大及感染等是主要的因素,积极针对相关因素实施预防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咽瘘,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喉癌 并发症 咽瘘 相关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56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喉癌患者延续护理,可使其心理负担得到减轻或者消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喉癌 心理状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喉癌、拟行部分喉切除或全喉切除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出院时,对照组患者按护理常规方案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按护理常规方案和延续护理方案给予出院指导;分别于出院时、1个月、3个月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部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评定。结果 出院时、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降低降低,P

  • 标签: 喉癌 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