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储层,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到中等,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结合生产动态,选用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孔隙度等低渗透储层评价参数,将长81储层划分为3类:Ⅰ类为较好储层;Ⅱ类为中等储层;Ⅲ类为较差储层。研究区主要发育Ⅱ类和Ⅲ类储层.有少量的Ⅰ类储层.分类结果符合该地区实际。

  • 标签: 储层评价 评价参数 长81储层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镇地区中生界及以上地层主要经历了三叠系—侏罗系、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侏罗系—白垩系和白垩系—第四系地层不整合面对应的4期地层抬升与剥蚀事件。综合利用压实曲线外推法及地层趋势对比法估算了三叠纪以来4期构造抬升事件导致的地层剥蚀厚度,并对其进行了对比与验证,采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研究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三叠纪末延长组地层剥蚀厚度为345~465m、中侏罗世末延安组地层剥蚀厚度为150~220m,侏罗纪末安定组地层剥蚀厚度为160~250m,晚白垩世—新近纪末志丹群剥蚀厚度为980~1280m。构造沉降及抬升与剥蚀共同控制了研究区延长组地层的构造形态,自三叠纪以来,其表现为掀斜构造演化过程。

  • 标签: 剥蚀厚度 压实曲线 地层趋势对比 埋藏演化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