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科威特于2009年10月20日宣布,确定2020年实现太阳能占可再生能源5%的目标。科威特太阳能有希望从各种项目中获益,期望2020年通过太阳能技术提供其能量需求的5%。

  • 标签: 太阳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 科威特 能量需求
  • 简介:根据风能热泵系统的工作环境及匹配特性,针对给定供热面积的系统各参数选取方法以及垂直轴风力风轮设计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完成了额定功率为300W的风轮设计,并利用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叶尖速比下的性能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额定风速9.00m/s时,驱动压缩的最佳风轮转速为350~375r/min。结果表明,300W垂直轴风力的输出特性可满足风能热泵机组的工作要求,该数值分析结果可为风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示范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风能热泵 垂直轴风力机 风轮设计 数值模拟 性能分析
  • 简介: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大约7000万无电人口。这些地区通常远离电网,难以通过常规电网供电。仅我省无电行政村就有1589个,集中户数就有106463户;无电自然村有1112个,集中户数有41012户:无电分散户有136130户,无电户总计达283605户。光伏发电系统是解决这些地区用电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潜在的光伏市场非常大。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分离机 多功能 发展中国家 牛奶 电动
  • 简介: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消纳风能的方式,其中的压缩是这种能源利用方式的核心部件。建立了离心式蒸汽压缩数学模型,研究了压缩性能参数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压缩输入功率及吸气蒸汽参数与压缩流量、压比和转速间的关系,并通过耦合风力发电机模型,研究了定压比条件下,压缩流量和转速在风力发电机随机功率变化时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驱动的机械蒸汽压缩需要辅助能源来保证在较小的风力发电机输入功率情况下,压缩机能稳定运行在非喘振区。对于额定功率为160kW的压缩,在压比2.4条件下的最小输入功率为50kW。

  • 标签: 机械蒸汽压缩机 风力发电机 模拟研究 性能参数
  • 简介:针对内燃高温排气与ORC工质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组安全且环保的烷烃/CO2混合工质。为了解决混合工质泄漏后可燃的问题,按照美国ASTME681—2009标准提出测量异丁烷-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燃区域的实验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异丁烷的可燃下限随阻燃剂二氧化碳的加入基本不变,可燃上限随着阻燃剂的加入迅速减小。并基于临界火焰温度理论建立了预测异丁烷-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燃极限的模型,与试验值相比较表明,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异丁烷的可燃下限,上限预测误差较大。

  • 标签: 内燃机 余热 混合工质 可燃极限
  • 简介:建立了考虑线性热漏的不可逆双谐振通道能量选择性电子(energyselectiveelection,ESE)制冷模型,导出了制冷机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表达式,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系统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最优性能,通过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热漏、能量宽度、能量间距等设计参数对ESE制冷最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系统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都会随热漏的增加而减小;给定能量间距时,制冷率和制冷系数都会随能量宽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的能量宽度使制冷率或制冷系数达到最大值;给定能量宽度时,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会随能量间距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优的能量间距使制冷率或制冷系数达到最大值。合理地选取能量宽度、能量间距等参数,可以使不可逆的双谐振ESE制冷机设计于最大制冷率或最大制冷系数的状态。

  • 标签: 双谐振通道 能量选择性电子制冷机 有限时间热力学 性能优化
  • 简介:本文运用文中所提出的换热量增减法对PG6581B型燃余热锅炉的窄点温差与接近点温差进行联合优化,并运用优化结果说明“联合循环设备采购国际标准规定单压余热锅炉的窄点温差取15℃、双压和三压余热锅炉的窄点温差取10℃、省煤器接近点温差取5℃”不够合理。同时,说明某国外公司参与我国350MW级的燃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捆绑招标时,“余热锅炉的窄点温差取10℃、接近点温差取0℃”更不合理,有关方面应当注意。另外,给水在省煤器内不可能发生较大的汽化,即使发生少量的汽化对省煤器及余热锅炉的运行影响也相当小,笔者认为没有必要采取防范措施。

  • 标签: PG6581B型燃机余热锅炉 窄点温差 接近点温差 换热量增减法 联合优化
  • 简介:无锡开源太阳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12月中旬宣布,国内第一台太阳能电池硅晶全自动多线切片研制成功。其技术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我国硅晶全自动多线切片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切片机 全自动 多线 国内
  • 简介:三缸三排汽200MW汽轮机组由于结构安全上的原因,制造厂家一直认为不能改遣为供热发电两用。近来,天津市电科院提出了一种新技术,可将三缸三排汽纯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发电“两用”的热电联产机组,其原理已得到制造厂家认可,并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20392.4)。该文主要介绍其供热改造的机理,改造后的安全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按案例分析一台N200机组改成热电两用后,一个采暖期节约标煤38000吨,年收益5000万元。投资不超过1500万元(含热网首站),投资回收期不到3~4个月,是个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三赢改造工程。时值编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建议列入实施方案,择点示范,待取得经验后,大力推广。

  • 标签: 热电联产 供热改造 200MW汽轮机组 热电联产机组 两用机 排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