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柏格森生命哲学中揭示人类生命本质的“绵延”理论和体悟绵延的“直觉”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题材选择、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都成为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艺术实践者。《雅各布之屋》《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三部作品,以探究人之真实、人性之深刻和人生之生动不息为目的,试图复现人类触动人心的生命原态,突显文学作品书写人性之真的审美内涵。

  • 标签: 柏格森 生命哲学 伍尔夫 意识流小说
  • 简介:4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出现了一批以“童年回忆”为主题的小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叙述模式:叙述人称为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对全知叙事视角进行了变革。双重叙事视角的使用使文本呈现复调意味,具有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 标签: 儿童视角 东北作家群 叙述特征
  • 简介:王小波小说叙事艺术的新颖独创未能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在对其早期文本与成熟之作的比照中,作者认为,其中的元小说模式,不确定性的写作原则以及由此衍生的互文,改写,情节增殖等特征已凸显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但作家追求理性、智慧、有趣的一贯写作主张与后现代性的无主题、反本质特征不符,使其小说的后现代性最终未能完成.

  • 标签: 王小波 小说 叙事艺术 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
  • 简介:志怪小说从东晋产生发展到清朝,艺术风格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文章以《连城》和《吴王小女》为例,从审美风格、创作手法、语言风格和创作风格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各自的创作特点。可以发现,《连城》在创作上继承了《吴王小女》某些创作特点和优点。同时,《连城》也加入自己的创新,完善了结构,丰富了故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志怪艺术风格。

  • 标签: 连城 吴王小女 艺术风格 演变
  • 简介:在现代社会中,拉康的主体理论对于人们认识"主体"这一概念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和开创性的,尤其他的镜像理论影响更是深远。基于想象界的镜像阶段的主体只看到自我虚幻的统一性,将他人误认为自我从而成为一种异化主体;而进入象征界的主体则能够认识到主体与世界的分裂性,承认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他人。昆德拉小说中的无知者与清醒者两种人物形象恰恰是异化自我与认识自我的真实映照。

  • 标签: 拉康 昆德拉 异化主体 认识主体 自我
  • 简介:在传播学的视野下,以《剪灯新话》《剪灯余话》为对象,考察明代万历朝以前的小说传播过程。分析了这两种小说的作为传播者的作者、评论者和初刻者的特殊身份及其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创新点是用”两级传播”模式中的”意见领袖”理论阐释明初小说提倡者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分析了明初小说提倡者对小说的看法及其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创新点是用传播学的”失调论”阐释这些提倡者对小说的看法;勾勒出了明初小说传播的轮廓,创新点是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了明初小说为什么被禁以及为什么不堪一禁。

  • 标签: 明初小说 传播 意见领袖 失调论
  • 简介: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长短篇小说玛那瓦卡系列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玛那瓦卡系列小说是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她在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与独特的视角描写和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塑造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为争取女性独立而进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

  • 标签: 玛格丽特·劳伦斯 玛那瓦卡 妇女 生存 女性形象
  • 简介:翻译伦理是翻译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首先由安托瓦纳·贝尔曼提出.近年来,中外翻译学界对中文原著的翻译热忱颇见高涨,然而多数翻译作品往往因过分苛求被西方读者认可而与原著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及其英文译本RedSorghum的比较分析,弄清楚译者葛浩文的译文中是否合理地运用了译介伦理的思想,从而达到翻译忠实性与读者可读性的统一.希望为伦理角度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活力,为译者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红高粱 翻译伦理 忠实伦理 译者责任问题 可读性
  • 简介:东干语“把”字句是很有特色的句式,这种句式在东干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选取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俄文中篇小说《木木》为语料,将东干语译文与普通话译文中的“把”字句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以此探讨东干语中把字句的特点.

  • 标签: 东干语 把字句 普通话
  • 简介:本文以毛姆的小说《午餐》的人物语言分析为例证,阐述了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话语理论”。《午餐》中人物对话充分发挥运用了语学中关于会话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多样具体准则或技巧,但从文学的“话语——权力”理论视角分析,这部小说恰恰是对这些“原则”、“准则”下隐含的现实社会关系和话语权力关系的揭露与反讽。这种对照表明:现代语言学从语法到语义再到语用的重心移动,还必须进一步同“话语权力”观念结合起来,这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语言系统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 标签: 语用学 积极/消极脸面 礼貌原则 话语理论 话语权力
  • 简介:"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句式之一,适用于表达复杂和细微的意思。本文主要研究该句型的英译规律,以鲁迅先生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探讨"把"字句的英译问题。经实例统计和语料分析,得出将相应的现代汉语"把"字句译成英语时,应按照其不同的意义、作用和结构,选择适当方法应对。

  • 标签: “把”字句 句式 宾语 英译
  • 简介:闽南语、家乡话,是林语堂表达乡情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中,作者根据故事的人物、情节,用闽南话词语呈现出鲜明的地方风土人情、表达出对人物的爱憎情感,使全书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

  • 标签: 林语堂 闽南语 故乡情
  • 简介:贾平凹以其写作直面现实,表达了对当代生活的忧患和关注.其表现出的社会关怀和对当下现实投入的巨大热情、以及对当代文化转型期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蜕变的深邃思考,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普遍缺乏深刻有力的思想意识,对当代生活内在本质揭示乏力的现状下显得极有意义.

  • 标签: 贾平凹 长篇小说 现实主义品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历史文化 小说观
  • 简介:鲁迅的《伤逝》告诉我们一种貌相:当“人必生活着”成为可能之后,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与创造”。北村的《伤逝》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爱情最终是虚无而令人绝望的,无法拯救心灵。鲁迅和北村的《伤逝》中理想爱情模式的主体是错位的。面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绝望”,北村确立了以神性拯救为唯一的终极救赎之径,而鲁迅立在现实的土壤上信奉“绝望的抗战”。北村的愿望虽然美好,但在中国语境中,很难付诸实践。

  • 标签: 《伤逝》 经济权 神性拯救 反抗绝望
  • 简介:在“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出现了以女性为中心,却又缺乏充分的女性意识为支撑的“准女性主题”,这种主题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在文本中或失落,或隐藏。《百合花》中所呈现出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爱情的爱情”正是对这一主题最好的诠释。

  • 标签: 《百合花》 准女性主题 女性意识 性别特征
  • 简介: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作家中,池莉是最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之一。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池莉的小说走势更加强劲,销量经久不衰;加之她的作品被频繁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使她在文坛上保持着"高温"状态。从传播学、文艺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一部好的小说加上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是池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功的原因。

  • 标签: 池莉小说 影视改编 成因
  • 简介:在十七年成长小说中,英雄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革命英雄和模范英雄,《青春之歌》和《欧阳海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和欧阳海便是这两类形象的代表。这两类形象有诸多相似之处,主要是:人物的精神成长逐渐走向纯洁;在英雄成长过程中要突出党的作用;作者叙述英雄成长的过程时交代时代环境,使英雄成长与历史发展有机统一。这两类英雄形象的建构范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从革命英雄到模范英雄,其次是从走向集体到在集体中成长,还有从寻找爱情到拒绝爱情的背后体现出文学规范演进趋于激进化。

  • 标签: 成长 英雄 革命 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