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已成共识。心理障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如何,以及如何解决体育院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现在应密切关注的问题。2004年8-9月,我们就此问题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1、2002、2003、2004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文旨在探讨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学习成绩与其心理卫生状况的关系,为通过心理干预提高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体育院校 学生 心理卫生 学习成绩 SCL-90
  • 简介:采用实验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理工学院非体育专业30名女大学生12周健美操训练后进行有氧适能、身体形态等指标的测试,说明健美操对女性改善有氧适能、身体形态与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 标签: 健美操 有氧适能 身体形态 心理健康
  • 简介:以著名网球运动员麦肯罗等患有心理障碍的表现及田径十项全能世界巨星汤普森等重视运学心理训练,采用心理疗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获得成功的例子,阐明运动心理学对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心理疗法 心理素质
  • 简介:对普通高校国防生和普通本科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国防生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国防生的速度素质和爆发力素质与普通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国防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明显优于普通生,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生。

  • 标签: 国防生 普通生 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
  • 简介:一、前言在现代水球运功中,两支实力相当的队伍,在比赛中的比分往往是交错上升的,鹿死谁手,未到终场锣响,谁也不敢贸然下结论。尤其是最后一分钟的争夺,更为激烈。如在第四届世界水球锦标赛上,西德队与意大利队争夺A组魁首,战至最后一分钟时,曾一路落后的西德队反以8:7超出,意大利队奋力抗争,离终场二十秒时边锋切入成功,比分才追成8平。西德队不甘心平分秋色,利用中锋强攻,配合外国摆体射门,在

  • 标签: 心理状态 最后心理 比赛最后
  • 简介:本文主要就心理技能训练被忽视的原因、关于心理技能训练的误解,进行心理技能训练的必要性以及怎样进行心理技能训练等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使教练员、运动员重视心理技能训练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心理技能训练 误解 必要性 阶段
  • 简介:随着高校扩招,医学院校学生的体质和心理健康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采用《康奈尔易学指数(QVI)》和《症状自评量表》中M-R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三级模糊评价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表示:广东省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的体质情况不容乐观,精神病,抑郁,浮躁为代表的精神特征因素和以人际敏感,孤僻和偏执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因素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可有目的地引导大一新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健康的趣味性体育活动,针对特殊的群体应该采用心理咨询和心理引导的方式,加强专业性院校心理咨询的针对性。

  • 标签: 体质健康 高校对策 引导 健康指数
  • 简介:一、前言一般认为,在运动员选材中,基于运动员心理品质对顺利参加比赛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其心理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选材有一般内容,但更重专项特点的需要,因此,建立不同运动专项的心理选材标准具有实际意义。国内1980年开始有关研究,目前,对田径、游泳、体操、排球等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已有较系统的研究报道。但关于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有关问题,除我们在86年有一次本项研究的前期研究结果报道外,目前,还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我国测向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目前尚不清楚,其心理选材也无一较客观

  • 标签: 无线电测向 心理选材 心理品质 专项特点 特征模型 心理特性
  • 简介:前言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提出引起了竞技体育队伍不同社会群体强烈的社会心理震荡,并以一定的社会心理态势反映出来。这种社会心理态势主要指的是竞技体育群体对实施职业体育的社会态度与心理承受力,其实质是我国体育改革现实在群体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流。毫无疑问,它对于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赶超世界潮流将产生巨大潜能,或推波助澜,或设坝截流。因而,深入剖析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不同群体对实施职业体育的社会心理态势及其影响因素,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对

  • 标签: 职业体育 我国体育改革 心理态势 体育科学 影响因素 竟技体育
  • 简介:通过选用SCL-90量表对16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略低于国内其它专业大学生,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除一项因子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提示应关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测查 心理健康状况 对照组 SCL-90量表 国内 青年
  • 简介:运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200名体育舞蹈课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俱乐部制体育舞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提高大学生自尊自信、人际交往能力。但学生参与频度与外表评价、外表取向、体能评价、体能取向和体重关注、乐于交往、敢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等维度呈正相关。由此对体育舞蹈课程改革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课内外一体化 自尊自信 人际交往 大学生
  • 简介:一、前言1.体育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过程。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技术和练习活动中,其动机、兴趣、意志、竞争、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以及认识,感情等心理过程最容易突出的表现出来。它对学习和事业成就起事起动、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的作用,甚至也起到定性的作用。美国学者特尔曼从1921年起对16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系统的追踪观察达半个世纪,得也的结论:智力与成就有一定的关系,但决不是强正关系,至少有20%的人在成年后成就平平。将其与成就最大的20%的人相比,二者显著的差别不在于

  • 标签: 智力因素 心理导向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体育教学 智力超常
  • 简介:研究旨在探讨定向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和人格的促进效应,以期为普及和推动定向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教育部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随机抽取丽水职业技术学院134名学生进行为期近一年的实验观察,并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适应和人格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适应和人格的大多数维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定向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适应,积极影响大学生人格。

  • 标签: 定向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适应 人格
  • 简介:本文以一名青少年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心理技能训练对情绪状态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心理技能训练能较好的改善运动的积极情绪状态(心境状态、训练比赛满意感),降低消极情绪状态(心理疲劳、运动竞赛焦虑)。

  • 标签: 青少年套路运动员 心理技能训练 情绪状态
  • 简介:神经类型、反应速度及个性特点等后天不易改变的素质,历来是各运动项目心理选材的重点。长期以来,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对候选者进行考察和测试,以求提高选材的准确性。现推荐《80.8神经类型测试表》供教练员选材使用。《80.8表》是我国苏州大学体育系教师王文英、张卿华设计的。测试表由各种奇异的符号组成(见附

  • 标签: 个性过程 兼谈 心理选材
  • 简介: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不同运动量、不同体育锻炼心理体验与体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依据。

  • 标签: 体质弱势大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内在联系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2011年杭州市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能力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运动员在心理素质方面(包括积极和消极因素)不存在等级上的差异,但在“公众自我意识”的方面存在差异,其中二级运动员的“公众自我意识”最强;目前运动训练对运动员的“训练动力”有所帮助,但对其他心理能力指标的发展帮助不大;青少年运动员年龄的增加对消极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公众自我意识”方面,而且青少年运动员消极心理方面的“公众自我意识”可能是影响运动员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

  • 标签: 青少年运动员 心理能力 不同等级
  • 简介:近20年来,高原训练在世界范围内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恢复仍然是高原训练的难点这一,因此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本文将国内外高原训练常用医学生物学的恢复手段、训练学恢复手段以及心里学的恢复手段作一综述,供上高原的教练员参考,也供各高原训练基地在建设高原训练疲劳恢复室时借鉴。

  • 标签: 运动性疲劳 恢复 高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