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清代新疆较为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南北疆各钱局对铸造红钱的管理呈现出不十分严格的状况,进入流通领域的红钱呈现出不少乱象,比如“粗制滥造”、“缺笔少划”、“重量不一”等,而“脱厚重红钱”更是这种乱象的具体反映。

  • 标签: 红钱 厚重 社会环境 流通领域 清代
  • 简介:1973年10月南昌市园林处青云园艺场在基建工程中,发现古墓一座。我们配合进行了清理。该墓为卷拱砖室,平面呈长方形。封门砖作人字形结砌。墓全长4、宽1.74、高1.5米,分前后两室。墓壁平铺纵砌,底砖均铺作人字形。墓砖分长方形和楔形

  • 标签: 东汉墓 青云谱 人字形 基建工程 拱砖 随葬器物
  • 简介:一、道光通宝背满文宝汉文“南”(图一)该钱径28mm,厚1.2mm,穿5.5mm,重6.5g。

  • 标签: 钱币 清代 道光通宝
  • 简介: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北宋铜钱》一书,是中国钱币界的一件大事,受到了宋钱研究和收藏者的追捧。该书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补充了新的内容,在《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基础上,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登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书分版定论详尽,内容浩瀚不愧为宋钱研究史上的一部鸿篇巨著。

  • 标签: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研究成果 收藏者 研究史 北宋
  • 简介:2008年,我在和田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手中购得一枚阿克苏局铸天罡银币,据老人介绍该币出自和田农村。回来后,经仔细观察,发现该币与平时所见阿克苏天罡有所不同。

  • 标签: 阿克苏局 银币 2008年 维吾尔族 老人 和田
  • 简介:近年来,古食谱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人体骨骼中微量元素已经广泛地应用为重建古代食物结构、生存方法、经济生活变化的指示剂.加以合理的研究设计,微量元素的分析能为我们研究过去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提供重要的资料.

  • 标签: 食物结构 微量元素 古代 食谱 营养结构 生活习俗
  • 简介:对著名的DellaRobbia玻璃——无釉赤陶的元素分析曾使用了各种分析技术进行。如,PIXE,XRF,SEM-EDS,ICP-MS,ICP-AES等。样品是陈列在一个艺术博物馆展览厅中的无釉赤陶浮雕品。有学者对其五种颜色的分析首次采用了微拉曼技术及激光诱导转移技术。

  • 标签: 颜色 玻璃 测定 ICP-MS 转移技术 艺术博物馆
  • 简介:中国从司马迁作《史记》而下,史书中往往专门列有“平准书”或“食货志”,其中大都论及当时的货币,但这些都是从货币史、币制史的角度来写的,既不研究各种钱币之选材、重量、形态、制造、纹饰、文字,也不研究货币如何能耐用、怎样可防伪,因此这些并非是钱币学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更迭。大大小小政权大多推出体现自己政权的钱币,在社会上当时新莽所遗的各种钱币,甚至更早的先秦钱币

  • 标签: 钱币学 政权 纹饰 史书 《史记》 司马迁
  • 简介:穆斯堡尔技术是研究固体物质超精细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其它多种测试方法相比,穆斯堡尔方法以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强抗干扰能力,及其对试样的无破坏性等而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中。本文主要介绍穆斯堡尔技术在古陶制品、古瓷器及釉彩、古代铜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古代壁画等考古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进行评价与展望。

  • 标签: 考古研究 穆斯堡尔谱技术
  • 简介:清代是我国古陶瓷生产最辉煌的时期,烧造的瓷器品种繁多,各类颜色釉的制作水平达到了历史高峰.清代的红釉(彩)名称更是多达几十种,如"矾红"、"抹红"、"珊瑚红"、"红彩"、"钧红"、"均红"、"鲜红"、"郎窑红"、"牛血红"、"霁红"、"宝石红"、"豇豆红"、"釉里红"、"胭脂红"、"胭脂水"、"粉红"等.为弄清各种称谓红釉(彩)的主要呈色元素及其影响作用,本工作采用无损的X射线能谱分析(EDXRF)技术对清代瓷器的红釉(彩)进行系统测试,获得了各种红釉(彩)呈色元素定性及半定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清代红釉彩可以依据呈色元素划分为四类,即低温铁红彩(Fe)、高温铜红釉(Cu)、低温金红彩(Au)和朱砂红彩(HgS),并且各元素含量的改变会影响红釉(彩)呈色.

  • 标签: 清代陶瓷 红釉(彩) 呈色元素
  • 简介:目前《五藏论》的传本除敦煌出土之S.5614、P.2115、P.2378、P.2755、Дx.01325V残卷等五种及《医方类聚》本外,还有一种卷首附有金代医家张元素序文的抄本。经过对该本与敦煌本及《医方类聚》本的比较研究,可知其应是以1963年《江苏中医》第5期所刊赵有臣先生整理的《张仲景五藏论》为底本,整合参考了《医方类聚》本与1959年日本《汉方之临床》杂志之宫下三郎本的有关内容,又对部分文字作了修改、增补而成。可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造伪之作。

  • 标签: 张元素 《五藏论》 辨伪
  • 简介:去年2月,上海书店印影出版了台湾著名钱币学者蔡养吾先生编著的《衡门百泉》。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钱币研究者曾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某些学术交流,然而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台湾钱币著作尚属首次,这是我国政府改革开放政策在钱币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具体体现。目前,在台湾亦能读到上海,及至全国各地出版的钱币书刊,两岸钱币家携手共研中国钱币的春风已吹遍祖国大地。蔡养吾先生对于钱币收藏之富,鉴赏之精,为海内外瞩目。先生原籍江苏省苏州市,常用笔名“衡门”,寓所命为“友云轩”,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受到钱币学家王荫

  • 标签: 泉谱 钱币学 中国钱币 景印 上海书店 荫嘉
  • 简介:山西是一个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成果。面对大批地上地下珍贵文物,后人要承接、弘扬,承前启后,让世界了解山西,让山西走向世界。

  • 标签: 山西 招贴广告 文化元素 传统民俗 应用 当代
  • 简介:2002年8月13日-15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管会主持召开了鉴定会,古陶瓷完整器的元素成分无损分析方法研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文物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

  • 标签: 元素成分 分析方法研究 古陶瓷
  • 简介:一前言旧石器考古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门学科。经过几代旧石器考古学家的努力,到20世纪中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旧石器文化分期序列。它以欧洲冰期一间冰期地层和共生哺乳动物化石为基础,并以和分期相联系的标志性技术、工具为标志①。标志性技术和工具毕竟是人类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客观现象,可以在研究早期人类文化进化上发挥其独特作用。

  • 标签: 鄂尔多斯 乌兰木伦 石器技术 西方元素
  • 简介:该项目是由上海博物馆承担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研究课题,于2007年5月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清代系我国古代制瓷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由于常规的元素测试方法大多需要取样,国际和国内目前对清代官窑完整器的检测研究较少。课题组基于此前研究建立的古陶瓷完整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元素成分无损分析方法,率先对一大批珍贵的清代瓷器进行系统的成分测试,研究样品由古陶瓷专家选自上海博物馆的珍藏,器物标准、年代可靠,研究成果整体处于领先水平。

  • 标签: 元素成分 成分分析 课题组 清代 官窑 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