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我院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现有条件下如何更好的利用和开发护士人力资源,提高护士人力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以及今后护士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

  • 标签: 护士 人力资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应用于骨科护理理论教学,对提高N2护士小讲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本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N2护士共30人按工号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n15)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n=15)采用传统教学法,按自制评分表《微格教学评价表》比较2组护士讲课效果。结果试验组讲课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1。结论微格教学法在护理理论教学中有显着效果.可在N2护士小讲课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微格教学 骨科护理 小讲课 N2级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有糖尿病足高度危险的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方向。方法不同分级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指标比较。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腹部三以上手术[1]患者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样选取2021年06月21日-07月14日在我院综合外三科住院的腹部三以上手术患者80例为实施后组,2020年12月1日-2021年03月31日住院的腹部三以上手术患者160例为实施前组。实施前组160例患者采用常规肺功能锻炼管理,实施后组80例患者实施全面的肺功能锻炼,研究表明,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恢复患者呼吸功能、膈肌功能等,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健康及生活质量,减少恶化率,改善心理障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通过肺功能锻炼(缩唇呼吸、吹气球、呼吸训练器、腹式呼吸、咳嗽咳痰训练)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每日执行2-5次,每次5-10分钟及腹部三以上手术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率检查表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肺功能锻炼的依从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腹部三以上手术患者的依从性从31.25%提升至61.2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腹部三以上手术患者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腹部三级以上手术 肺功能锻炼 依从率
  • 简介:为了解目前中学生吸烟状况,探索中学生吸烟行为干预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学生控烟策略,笔者开展了菏泽市中学生吸烟行为干预模式研究,并于2002年10月份,对菏泽市3所中学的初一学生进行了基线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 标签: 学生吸烟 菏泽市 初中一年级 状况调查 行为干预模式 中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四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对三峡大学212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大四学生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差异更为突出,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四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总场连以上干部健康状况,为制定适合石总场各类居民的慢性疾病的预防及健康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12年9月~2012年10月对石总场连以上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参加检查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0.67%,心脏疾病患病率为12.70%,血糖异常率为19.98%,血脂异常率为17.12%,肝功能异常率为19.90%,B超显示脂肪肝患病率为23.13%;体重超标及肥胖率分别为40.31%、21.26%。结论定期的健康检查是发现疾病的有效手段,而针对检查结果针对特定人群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是提高石总场各类居民整体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连级以上干部 健康体检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使《国家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更符合基层需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需要,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设计了《国家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需求调研方案》。根据该方案,作者通过填写调查表和开展实地调研两种方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卫生监督信息化机构与队伍、卫生监督信息化相关情况和《国家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中业务系统功能需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宁夏 调研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三医院护士出国工作的意向动态,分析影响其出国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成都市400名三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影响或制约其出国工作的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有71人(17.75%)有出国工作的意向,因职称、学历、年龄段、婚姻及子女情况、月收入不同护士出国工作意愿存在差异(P<0.05),使护士产生出国工作意向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工作待遇低,而阻碍护士出国工作首要因素为家庭和社会责任履行暂时中断,爱的需要受挫。结论某些护士有出国工作的想法,因各种外因不同出国工作意向率存在差异。

  • 标签: 护士 三级医院 护士出国
  • 简介:文章总结和建立了针对根源解决焦点问题的政策思路模型-"切实落实防保功能的政策思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村疾病防制功能切实落实所需要对农村三卫生网及其组织体系、运作机制等进行的调整.

  • 标签: 疾病防制功能 政策 模型
  • 简介:目的了解2008年省市两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现况。方法采用《2008年全国健康教育业务工作调查表》对全国省级和市级健康教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和能力建设等。结果全国34个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中,有13个省级健康教育所为独立建制;428个地市级地区中,419个设有健康教育机构,机构设置率为97.89%。省市两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共2695人,其中省级616人,市级2079人。两健康教育机构共培训4576次,执行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和省级项目共计679个,在国家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30篇、发表科普文章2605篇。结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政府和健康教育机构的不懈努力,要不断加强机构建设、优化健康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素质。

  • 标签: 健康教育 资源配置 能力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取三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于我院工作且参加常规培训护士457人,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01月我院开展护士能级分层培训,运用于(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于我院工作且参加分层培训的护士503人为分层组。将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分层组在基础护理(95.43±2.29)、病房管理(96.22±1.38)、护理安全(94.23±3.57)、健康宣教(95.26±1.52)、、护理文书(97.54±2.16)院内感染(96.54±1.69)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分层组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评估能力、评判性思维、跨文化护理能力、管理才能、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宣教知识的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在临床工作1个月后调查,分层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三医院护士临床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在工作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标签: 护士能级 分层培训 临床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动态监测和预防压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压疮现患率调研工具精简数据组,对2015年1月29日和2015年4月9日某三甲等医院1375例住院患者压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压疮总现患率为6.91%,院内获得性压疮现患率为2.98%,压疮患者全身性减压措施采用率为55.6%,局部减压措施采用率为69.4%;压疮患者设有防压疮提示标识占40.0%;与非压疮患者比较,压疮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医院患者老龄化程度高,压疮患病率高于同类医院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防压疮知识培训,正确使用Braden评估表筛查高危患者,积极采取全身性和局部性减压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现患率 发生率 院内获得性压疮
  • 简介:目的:总结与分析某市级三甲医院CT、核磁共振成像仪等影像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通过搜集与查阅设备科、计财科、CT核磁室、经管科、人事科等部门与医院CT、核磁共振成像仪等设备相关资料,统计其运行成本,检查人数,收益,运行时间等数据,计算出设备利用率,保本使用量,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仪与16排螺旋CT等设备利用率高,收益好,投资回报期短;而高端双源螺旋CT投资数额较大,后期维护费用较高。结论:目前医院的16排螺旋CT设备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较好,投资回收期较短。为缩短高端双源螺旋CT投资回收期,就需挖潜提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急诊预检中应用五分诊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儿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儿13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预检中应用五分诊法,对照组预检时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并记录就诊至处置时间,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预检分诊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分诊准确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就诊至处置平均时间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急诊预检中应用五分诊法后,可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就诊至处置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五级分诊法 儿科 急诊预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