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及时发现、处理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高压,降低临床死亡率。方法将85例颅脑损伤、颅内引流术后的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对血压突发增高、瞳孔改变、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给予加强脱水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均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对ICP〉2.0kPa者给予加强脱水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好转率。结果对照组,死亡12例,观察组,死亡7例。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准确、可靠,较传统的观察法能更及时的发现病情变化,减少治疗的盲目性,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监测 脱水治疗
  • 简介:南通市中医院 1 江苏 226001 无锡市中医医院 2 江苏 214071 【摘要】目的 :研究并讨论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 60例本院于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30例,术后行常规护理)与研究组( 30例,术后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将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手术的质量。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的效果 。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接收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 100 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50 例)与观察组( 5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早起康复护理,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情况。 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 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8月内我院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按护理措施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营养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神经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中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共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构建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两组质量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可见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照差异显著(P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口腔癌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使用集束化护理有无降低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有无明显不同。方法 在本院进行口腔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70例开展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平均。对照组常规使用护理,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皮损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加以对比,观察护理应用的价值和效果。结果 干预后可见,观察组压力性皮损的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好一些。结论 临床口腔癌手术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之后,患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预防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护理应用 口腔癌 手术后 压力性损伤
  • 作者: 张敏金佳姜习凤张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对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73.2%vs.42.8%)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相仿,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在治疗各阶段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相近,其SAS评分和NR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NR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围术期护理当中,加强心理干预,强化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训练法对促进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58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训练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9例.联合训练组采取膀胱压力、容量和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的检测,判定膀胱功能等级和膀胱功能障碍类型,为患者制订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的训练处方.常规护理组采取传统留置尿管和间歇导尿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效果,训练后Barthel指数评定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膀胱功能训练效果比较,联合训练组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提高;2组膀胱功能训练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训练后联合训练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2组膀胱功能训练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联合训练解决了单纯的膀胱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强化了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避免了反复插导尿管,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会,减轻了在训练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起到协同联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联合训练 膀胱功能康复 效果研究
  • 作者: 石红鸽苏文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脊柱脊髓损伤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在护理前后的残余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尿细菌计数、导尿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五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均有明显减少,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更优,其差异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导尿操作,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残余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尿细菌计数和导尿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关节镜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挑选我院于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进行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人,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的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患者有显著效果,不仅能缓解病情,还能提高整体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 早期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适宜的复温速率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温速率分别控制为〈0.05%/h、0.05-0.09%/h和0.10~0.25℃/h。收集复温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格拉斯哥评分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复温达36.5℃时,复温速率〉O.10%/h组患者的颅内压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复温速率应控制于0.10℃/h以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复温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患使用健康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36名脊柱脊髓损伤并伴随着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患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对A组病患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下进行干预,B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最后对两组护理模式的干预下对病患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病患经过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下比使用常规护理模式A组,在干预后的排尿次数上、膀胱容量、参与尿量等多方面都优于A组病患,并且B组病患在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也明显低于A组病患,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并探讨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定期变换对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及对症治疗、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不进行定期变换,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均进行定期变换。观察并评估气管插管后第5d、第10d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周边气道黏膜红肿、破溃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相关标准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后第5d、10d的气道粘膜红肿、破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气管插管 套囊位置定期变换 气道黏膜损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2月收治的66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各项评分,分别为(95.33±1.58)、(96.82±1.74)、(94.23±1.81)、(96.82±1.68);观察组患者表达能力、记忆力、行动速度、地点判断各项评分,分别为(5.02±1.16)、(3.66±1.23)、(4.10±1.43)、(4.30±1.8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降低了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性好。

  • 标签: 早期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 合并颅内肿瘤患者 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器械性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 1 月 1 日 ~12 月31 日我院发生的8例MDRPI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和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性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医疗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后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干预价值,以期为提高患者的恢复水平及康复进度提供参考。结果 :选取我院在2020年6—2023年6月份收治的60例在手术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输尿管损伤者,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一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度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的总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均为96.67%,与对照组76.67%、73.33%相比, P<0.05干预组更优。结论 :针对输尿管内镜引导下的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损伤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程度,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因而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意义,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术后输尿管损伤 综合护理
  • 作者: 谢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临床护理研究》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时,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内容、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随机抽签法,调查发现,全部患者抽取时间开始于2021年3月,结束于2023年3月,各项指征检查后,确诊为:半月板损伤,而后提供手术治疗,该阶段内,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快速康复护理用于实验组,各组收纳半月板损伤患者35例,对比2组最终疗效。结果:实验组抽取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后,VAS评分相较对照组半月板损伤患者,测定数据表现低,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评分中,实验组VS对照组,数据有更高显示,P<0.05。结论:手术治疗阶段,快速康复护理有重要价值,既可减轻半月板损伤患者疼痛感,又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尽早恢复,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VAS评分;快速康复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为其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后所产生的效果。方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5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每组28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FMA评分、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更优表现,P<0.05。结论: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于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自身机体功能的恢复有确切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护理中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排尿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入组对象总计30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计算机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不同模式对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低,在院期间尿管留置时间较短,带管出院占比较低(P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性截瘫 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