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年过三十,体重增加是常见的事。一开始不会增加太多,一年一两磅,但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地越来越多。超标的体重,特别是腹部,可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心脏疾病 意味着 超重 体重增加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髋骨骨折患者若伴有心血管风险增加则不能从大量输血获得生存功能改善的益处”。研究人员发现60天内死亡走路需协助的患者比例约35%,无论患者是否有输血。研究人员称住院患者冠状动脉事件死亡率各组问无差异,60天内死亡率也相似。

  • 标签: 大量输血 手术后 髋关节 骨折患者 冠状动脉事件 医学杂志
  • 简介:过去一段时间,众多消息报道,均认为深海于油对防治心脏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深海鱼油含有大量的奥米加-3不饱和脂肪酸(Ω-3),特别是当中的EPA和DHA不饱和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些脂肪酸是人体不能自己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即人体必需脂肪酸);均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尤其二十二碳六烯酸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具有疏导清理心脏血管,防止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标签: 深海鱼油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亚麻油 不饱和脂肪酸 心血管系统 相似
  • 简介:根据美国MESA研究,对6698例参试者长达5年的随访显示.冠脉钙化评分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冠心病危险优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预测脑卒中风险则优于冠脉钙化评分。

  • 标签: 冠脉钙化 颈动脉膜 心血管 治疗方法 脑卒中
  • 简介:《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2012年9月24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使用绝经期激素治疗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这表明年龄是高血压进展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同时也说明绝经期采用激素治疗(MHT)会增加绝经后女性的高血压(BP)风险,该研究共纳入了43405例绝经后女性,JoanneLind(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部悉尼大学)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激素治疗 高血压 绝经期 风险 新南威尔士
  • 简介:医疗健康信息服务网站WebMD10月25日报道,根据发表在《循环: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以挪威人为对象的研究,慢性失眠症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将心脏病发作风险因素如年龄、血压、胆固醇以及肥胖纳入考虑后……,有失眠症的人比很少失眠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脏病发作”。然而,研究作者指出这种研究结果是高纬度区域如挪威特有的,这地方春夏时太阳很少落山,而冬天却不见太阳升起。尚不清楚这群研究对象的睡眠性呼吸暂停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慢性失眠症 风险因素 睡眠性呼吸暂停 美国心脏协会 信息服务
  • 简介:《健康日》报道,根据医学会议上公布的研究,“阻塞性动脉的形成并非千篇一律,男女患者即使冠状动脉斑块数量相同,但面临的心脏疾病风险有所区别”。在分析了48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以后,研究人员发现,当女性有大量斑块形成以及动脉过度硬化时,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高。但是,“当男性动脉含有‘非钙化斑块’,脂肪沉积物在动脉壁上时,却面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需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能性增大”。

  • 标签: 冠状动脉斑块 心脏病发作 疾病风险 女患者 主要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闭塞的3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系统狭窄闭塞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颈内动脉内膜切除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13例,以及支架血管成形术17例.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对颈动脉系统狭窄闭塞的外科治疗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显著性降低,但存在灌注明显延迟.术后与术前对比显示,所有患者灌注延迟的区域明显减少,其中分水岭区恢复正常,但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仍存在灌注延迟.结论通过灌注磁共振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3种外科治疗方法前、后单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 标签: 灌注磁共振 颈动脉系统狭窄 颈动脉系统闭塞 外科治疗 预后
  • 简介:《柳叶刀》(Lancet)杂志5月3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CLOTS3研究结果,该结果指出,在卒中后卧床患者中,周期性充气加压(IPC)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并且有可能改善生存率。

  • 标签: 周期性充气加压 卧床患者 卒中后 风险 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总结室安卡因、胺碘酮单用合用治疗LownⅡ~Ⅴ级室早为主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患者159例随机被分为3组,①A组:给室安卡因;②B组:给胺碘酮;③C组:给室安卡因,同时给胺碘酮,用法同B组.结果:(1)C组(合用组)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单用胺碘酮组(87.3%)和室安卡因组(77%),(P<0.005);(2)合用组早搏纠正时间(5.2天)较A、B组缩短;(3)合用组QTC延长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对于以LownⅡ级以上室早为主心律失常可以选用室安卡因胺碘酮,二者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

  • 标签: 室安卡因 胺碘酮 心律失常
  • 简介:《路透社》报道,根据发表在《英国泌尿学杂志》的研究,患有心脏疾病的男性更有可能后悔选择前列腺癌治疗。研究人员随访将近800例接受前列腺癌治疗(如放疗)以及有癌症复发征兆的患者,结果显示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后悔选择癌症治疗的可能性高达50%。

  • 标签: 男性患者 前列腺癌 心脏疾病 治疗 癌症复发 研究人员
  • 简介:《纽约时报》10月25日报道,根据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的女性心脏病发作卒中的风险是未感染女性的两至三倍”。研究人员分析数据以及校正患心脏疾病风险如吸烟、血压和体重之后,他们发现HPV感染者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是无病毒感染女性的2.3倍。然而,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这种关联确实存在,那么心脏疾病如同癌症,可能只常发生在一些HPV感染迟迟未消退的人当中”。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HPV感染 疾病风险 感染者 女性 卒中
  • 简介: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及aVR导联抬高幅度对冠状动脉左主干/三支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6例NSTE-ACS患者的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及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研究其对诊断左主干/三支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相关性.结果QRS波宽度及aVR导联ST段抬高是左主干/三支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9.04(95%CI,4.88~16.7)、7.10(95%CI,4.91~76.2);QRS间期≥90ms和aVR导联ST段抬高≥0.5mm预测左主干/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76%及88%、86%.结论QRS波增宽及aVR导联ST段抬高是NSTE-ACS患者左主干/三支病变较为灵敏的预测因子.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左主干 三支病变 QRS波宽度 AVR导联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应用TubridgeFD治疗的28例(共28个)颈内动脉囊状宽颈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①28个动脉瘤大小为11.3~44.0mm,平均(21.6±7.1)mm.共置入Tubridge支架33枚,除1枚支架未能完全打开外,其余均成功置入目标位置.②28个动脉瘤中18个动脉瘤内填塞了弹簧圈,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瘤颈残留2例,大部栓塞16例;10个动脉瘤采取单纯FD治疗,置入FD后造影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对比剂充盈方式改变,瘤内对比剂滞留明显,其中7例术后瘤体充盈体积明显减少(5例充盈率减少为0~50%,2例充盈率减少≥50%).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操作相关出血性或缺血性事件.③临床随访过程中(6~30个月,平均19个月),5例患者出现了短暂性的症状加重,13例患者症状缓解,6例改善,4例稳定.④术后25个动脉瘤获得DSA随访(5~24个月,平均9.9个月),其中18例动脉瘤影像学治愈(72%),6例改善(24%,仅为少量瘤颈残留),1例稳定(4%);支架覆盖的分支动脉均保持通畅,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结论Tubridge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巨大型动脉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但本组资料仅为单中心随访结果,长期疗效仍有待于前瞻性多中心的对照研究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操作 随访研究 血流导向装置 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一直被认为是安全的保障。CEA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搏动指数增高,被认为是颅内出血过度灌注的预测因素。为了明确了解这一监测指标的有效性,有学者使用TCD监测CEA术前、颈动脉阻断前、解除阻断后1、10min和术后30min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该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两个时期组:A组(1995-2007年)对CEA术后高血压的处理尚无正式的指南性文件。B组(2008-2012年间)指南中提到对术后高血压进行治疗。结果显示,A组中1.1%(11/1024)的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过度灌注,明显高于B组的0例(0/426,P=0.02)。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过度灌注综合征 大脑中动脉 颅内出血 动脉流速 切除术后
  • 简介:目的研究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MINI-MVR)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和)狭窄(MR-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的MR-MS患者88例,依据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MINI-MVR组(n=44)与MI-MVR组(n=44)。MINI-MVR组行右胸切口MINI-MVR治疗,MI-MVR组行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MIMVR)治疗。观察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自动复跳、除颤后复跳、手术时间等术中指标,术后12h引流量、使用呼吸机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等术后指标;比较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MINI-MVR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及自动复跳率均大于MI-MVR组,出血量、术中输注血浆、红细胞、血小板量及除颤复跳率均小于MI-MVR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MINI-MVR组术后12h引流量、使用呼吸机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MI-MVR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两组三尖瓣关闭不全率、抗凝过度率以及心功能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胸MINI-MVR治疗MR-MS的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可快速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1研究背景1967年,Yasargil等首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1],以颅外-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arterybypass,EIAB)为代表的血运重建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段曾风靡一时。198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论--EIAB并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2]。短时间内,EIAB治疗脑缺血的病例数急剧减少,但部分学者始终未放弃对此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由于精确定量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方法的出现,对1985年的临床试验结论进行重新评价的呼声不断,北美国家和日本已经开始了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工作[3-4]。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梗塞 大脑中动脉 血管旁路移植术 随机对照方案
  • 简介:国际颈动脉支架研究(internationalcarotidstentingstudy,ICSS)是在欧洲组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旨在对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与颈动脉支架置人术(carotidstenting,C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对亚组分析后显示,CAS与CEA比较,术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CAS后有更多的新发脑缺血灶。针对治疗后DWI所发现的新发缺血灶,对两组数目、单个体积及总体积和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纳入CAS组124例和CEA组107例),结果显示,CAS组患者较CEA组术后出现更多的缺血灶(50%比17%),术后出现脑缺血灶总体风险CAS相对CEA的RR值为8.8(95%CI:4.4-17.5,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基线血压偏低、合并糖尿病、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左侧颈动脉狭窄及CAS术中使用滤网式保护装置,术后出现脑缺血灶的风险更高。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 后脑缺血 亚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