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我患慢性心力衰竭.经常服用地高辛。一天我翻看《新编药物学》,见上面说地高辛有许多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再看看其他每一种药物.都有多多少少的不良反应。心中不免顾虑重重。请问,药品有不良反应.还可以服用吗?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高辛 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12例护理案例,讲述鱼骨图的具体实施方法。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鱼骨图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阶段性及多灶性的血管病。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动脉,以肾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多见。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闭塞,也可引起动脉瘤和夹层。其临床表现与受累动脉相关,肾动脉受累可表现为肾性高血压,颈动脉、椎动脉受累可表现为头痛、耳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等症状。我院神经内科收治3例肌纤维发育不良伴颅内外血管病变患者,报告于下: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肌纤维发育不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因突感心悸、心慌,急诊心电图(图1A)示:未见明显P波,心室率19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形,R—R间距规整。aVL导联呈R形。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彩超检查符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改变,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复查心电图(图1B)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右胸导联、下壁导联QRS波后可见一界限分明的低振幅小棘波(称Epsilon波),导致QRS波群酷似右束支阻滞形。

  • 标签: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PSILON波 QRS波群 心电图诊断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该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20mg/d的剂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40mg/d的剂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结论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给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良反应
  • 简介:虽然冠脉支架的发展大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的死亡率,但支架内血栓仍然影响着PCI术后的患者,甚至心梗和死亡率可达80%。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是支架类型或边缘夹层和支架膨胀不全,但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1年后发生的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VLST)的具体机制仍未明确。

  • 标签: 支架内血栓 药物涂层支架 膨胀不全 冠脉支架 血栓形成 粥样硬化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7年,加重7天”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楚,心率:76次/分,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6年。无药物过敏史。该患者7年前于劳累后出现心前区不适,表现为胸闷、气短,呈阵发性,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不良反应 心前区不适 发热 药物过敏史 肺呼吸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与脑卒中患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询问和查询病例资料等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门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门诊筛查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136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82侈0。结果脉压≥8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女性MAP〈80mmHg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舒张压控制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MAP的增加,脑卒中患病危险程度明显增高,OR值分别为1.053、2.987和1.024。以MAP≤75mmHg和≥95mmHg为节点,与≤75mmHg比较,≥95mmHg脑卒中的患病危险程度增加(OR=2.971,95%CI:1.097-8.050,P〈0.05)。结论MAP可以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来预测血压控制不良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MAP建议控制范围与正常成人MAP正常值不同。除MAP外,老年和伴有糖尿病也对脑卒中的患病率有影响。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糖尿病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胺碘酮(可达龙,Amiodarone)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我科在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曾发生3例该药引起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经及时的临床观察,对症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胺碘酮 心房颤动 护理
  • 简介:患者男性,57岁。因多次发作性心悸、晕厥在外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拟行射频消融术来本院就诊。常规体表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QRS波群电轴左偏,心率51次/次,P—R间期0.17s,QRS波群时限0.09s,V1、V2导联ST段起始部可见一正负双向小棘波,持续约40ms,V1~V3导联T波倒置。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Epsilon波。借阅外院心电图(图2)示:快速均齐宽大畸形QRS波群,

  • 标签: EPSILON波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 QRS波群时限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宽大畸形QRS波群
  • 简介: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大系列及设正常人对照的研究方法,区别常用降压药治疗后真正的不良反应抑或高血压本身的症状.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并行研究,1026例患者分为A组(卡托普利),B组(氨酰心安),C组(尼群地平),D组(卡+氨),E组(氨+尼),F组(尼+卡).观察药物降压效果、副作用、生活质量,观察期6个月.以正常人4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联合用药降压较单用效果更好,心率更稳定,撤药率更低.患者80%以上用药前存在各种症状,药后1/2以上症状消失.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症状者达74.4%,最多达12种症状,均非药物所致.有88.6%患者用药后出现新症状,药物不良反应仅指此类症状,药前性功能障碍男、女分别达76%、79.5%,药后为52.7%及67.0%.结论药物副作用及生活质量影响是选用药物的重要依据,并可影响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目前尚无只有疗效而无不良反应的降压药物,熟悉其不良反应,采取最低有效剂量方为上策.

  • 标签: 随机双盲 高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不良反应特征。方法选取高邮中医医院心内科于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应用ACEI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12例,其中男性243例,女性169例,年龄18~75岁,平均(52.5±4.9)岁。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发生时间、治疗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中,年龄<30岁和30~39岁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卡托普利致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为77.91%;其次为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分别为8.74%、7.04%;雷米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赖诺普利致不良反应比例较低,分别为2.91%、1.46%、1.46%和0.49%。ACEI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喘憋、咳嗽、咽部不适为主,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占65.05%;7.77%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皮肤,临床表现为皮疹、水肿、炎症、溃疡等;7.77%累及泌尿生殖系统,有尿频、蛋白尿、血尿等表现。另外还有7.04%累及心血管系统,4.85%累及血液系统,4.85%累及消化系统,2.18%累及关节肌肉。412例患者中,26例在用药当天即出现不良反应,占6.31%,386例在用药第2d后出现不良反应,占93.69%,不良反应的平均出现时间为(16.9±10.4)d。患者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处理后,绝大多数症状明显缓解并逐渐消失,其中30例患者复用药物后再次发生相同不良反应。结论应用ACEI发生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原因复杂,多数需对症治疗或停药才可消失,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内科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颅外和(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复发或死亡与卒中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有颅外和(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梗死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0例;选择药物治疗39例,血管内治疗23例。采集患者既往史(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个人史(包括吸烟、饮酒等)、血管病家族史及血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复发或死亡)的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54-19)个月。结果DSA结果显示,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17例(27.4%),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52例(83.9%,P=0.000,其中7例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卒中复发6例,死亡3例,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4.5%。复发或死亡发生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8例(8/39,20.5%)、血管内治疗患者1例(1/23,4.3%,P=0.170)。两种治疗方式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管内治疗有优于药物治疗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2.107,P=0.005)和治疗方式(OR:0.069,P=0.026)是终点事件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颅内动脉狭窄率(尤其M1段)远高于颅外动脉。对有中、重度动脉狭窄的青年患者采用血管内治疗是积极的选择。

  • 标签: 危险因素 治疗学 青年 颅内外动脉狭窄
  • 简介:ARVD患者因右心室出现异常是进行性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危险性很大,且每位患者都具有不可预测性.本研究用QTd作为一项判断和预测ARVD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可能性的一项指标来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8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疼痛以及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缓解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继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折术 疼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主要累及骨骼肌系统的遗传性单基因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悬殊,遗传方式多样.除受累骨骼肌萎缩及肌力下降外,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心电图常有异常,如心肌肥大、R波增高,Q波加深,但合并房室旁路者罕见.现将我院遇到家族多发性肌营养不良性心肌病并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简要报道如下.

  • 标签: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性心肌病 左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心肌病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的峰值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入院距发病时间2h以内的AMI患者60例,于入院即刻至发病10h期间,每2h测定1次血浆H-FABP的浓度。根据H-FABP峰值水平的平均值将患者划分为H-FABP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1个月、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靶病变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果与H-FABP低值组相比,H-FABP高值组发病后1个月、1年,MACE及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MACE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FABP酶峰水平的升高对AMI患者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不良心脏事件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0月~2016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CU病房行急诊PCI的286例STEMI患者,其中男性193例,女性93例,年龄40~80岁。根据住院1周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131例)和非MACE组(155例)。由心血管介入医师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PCI。入院时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HR、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CK-MB和M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OR=1.009,95%CI:1.001~1.016)、左室射血分数(OR=0.934,95%CI:0.905~0.963)、CK-MB(OR=1.003,95%CI:1.001~1.004)是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MHR升高是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MHR与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MHR越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越高。

  • 标签: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STEMI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