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小儿厌食症患儿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TTM的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80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TTM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健康相关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的遵医服药、定期监测、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相关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健康相关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给予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38例患者常规护理,为常规组;为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39例患者提供问题解决护理模式,为解决组。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评估护理措施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与常规组相比,解决组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均更低,且解决组用药依从率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并且,患者可遵医嘱进行用药,依从性较佳。

  • 标签: 问题解决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100 例来我院接受2 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50 例患者接受个体化营养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个体化 营养护理 2 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阶段个性化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个性化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腰椎功能评分及腰椎活动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JOA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腰椎前屈与后伸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分阶段个性化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康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腰椎活动度。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阶段个性化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缝隙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自我意志、情感表达、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无缝隙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与分析在发热门诊患者护理中加强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与疾病知晓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发热门诊救诊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用于发热门诊患者的效果理想,能够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知识知晓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发热门诊 规范化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疾病知识知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精神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具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 对其进行随机抽选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喹硫平,实验组:喹硫平联合 小剂量丙戊酸镁。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PAN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前 1周其 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 2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MO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前 1周其 MOSA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 2周、 4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采用抗精神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该方法效果确切。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小剂量丙戊酸镁 精神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及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方法:收录于2022.1-2023.6,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抽签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3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Butler量表评分更低,比较P<0.05。观察组日常行为更加规范,比较P<0.05。结论: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帮助慢性精神病患者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照顾,促进他们的康复和重返社会。

  • 标签: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日常行为规范 始动性缺乏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80例为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2周、入院4周、出院时的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结局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入院2周、入院4周、出院时的冲动自我控制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入院4周-出院伤人次数、毁物次数、保护性约束次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减少伤人次数、毁物次数、保护性约束次数,促进治疗,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暴力行为 男性精神病 预见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治疗,分别采用攻击风险评估量表及精神分裂症状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分别为(1.09±0.57)分、(28.14±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0.18)分、(35.26±4.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攻击行为,从而有助于该病的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早产儿1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嘱医行为及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参考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参考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状况为4.30%,明显优于对照组(16.13%)(P<0.05)。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可提升患儿家长遵医嘱行为,减少患儿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视网膜病变筛查 多元化护理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早产儿1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嘱医行为及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参考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参考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状况为4.30%,明显优于对照组(16.13%)(P<0.05)。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可提升患儿家长遵医嘱行为,减少患儿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视网膜病变筛查 多元化护理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