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12)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的观察对象,另将同一时期收治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分析观察组内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参数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妊娠高血压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更低于重度、轻度子痫前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测妊高征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够及早观察到患者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还能帮助临床确定其妊高征的严重程度,为疾病早期预防与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高征 子宫动脉 血流动力学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平原组与急进高原组大鼠体内莫沙必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7只Wistar大鼠相隔-周清洗期分别于平原(平原组)及高原地区(急进高原组)禁食12h后将0.0027g(约含莫沙必利0.10mg)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剂灌胃。于给药前(0h)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4、6、8、12、24h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莫沙必利平原组与急进高原组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药时曲线下面积从(2.909±0.385)μg/L·h增大到(9.549±2.019)μg/L·h,峰浓度增大,半衰期、达峰时间、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总清除率降低。结论急进高原后,莫沙必利在大鼠体内代谢过程发生明显改变,研究结果为平原和急进高原后临床合理应用莫沙必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莫沙必利 药代动力学 大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原病
  • 简介:8月底,由国内专业生物医药学知名媒体'生物谷'主办的'2014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健康管理领域领军人物、著名医学专家、健康体检企业、从事健康管理相关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机构等社会各界代表近200名,就健康管

  • 标签: 著名医学专家 生物医药 相关产品 公立医院 领军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物理环境护理调整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到2023年1月在某地的重症监护室中的60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为实验组,30名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行为发展评估结果,评估了物理环境护理调整的效果。结果:验组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体重增长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趋势(P < 0.05)。在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生理指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然而,实验组的患者在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上取得了更显著的进展(P < 0.05)。结论:重症监护室物理环境护理调整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采用行为和环境护理干预对疼痛感受和生命体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我院选择了100名新生儿,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名。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了行为和环境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只接受了常规护理。我院对比了两组在桡动脉采血后的疼痛评分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疼痛平均评分为2.72±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0±1.75(P<0.05)。研究组在采血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照组在采血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均有所增加,而呼吸频率则有所降低,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血时哭闹的平均时间为7.65±3.12秒,远少于对照组的17.57±3.14秒(P<0.05)。结论: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实施行为和环境护理干预,既可以明显降低疼痛感受,又能够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行为和环境护理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生命体征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胰岛素环境下大鼠肝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RL大鼠肝细胞株,用高胰岛素诱导其形成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观察葛根素对肝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调节高胰岛素环境下大鼠肝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增加肝细胞NO的合成。结论:葛根素可通过适度调节肝细胞NO的产生,从而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转化,改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在钛-6铝-4钒(Ti-6Al-4V)合金微粒环境下观察重组成骨蛋白-1(recombinantOP-1,rOP-1)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防治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根据小鼠颅顶骨前成骨细胞亚克隆14(MC3T3-E1)中是否加入Ti-6Al-4V微粒和rOP-1,分为微粒组(5、10、15μg/mLTi-6Al-4V)、处理组(微粒组加入200ng/mLrOP-1)、阳性组(加入200ng/mLrOP-1)和对照组,检测各组24、72、120h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72h碱性磷酸酶(akalinephosphatase,AK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及120h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①rOP-1无促进Ti-6Al-4V微粒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OP-1可提高成骨细胞分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逆转Ti-6Al-4V微粒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茜素红S染色后Ti-6Al-4V微粒钙结节数量随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和微粒组比较,加入rOP-1后钙结节数量呈增多趋势。结论Ti-6Al-4V微粒环境下,rOP-1无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能力,能提高细胞分化矿化能力,rOP-1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一种方法。

  • 标签: 钛合金微粒 重组成骨蛋白-1 成骨细胞 骨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