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量肝素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新生儿硬肿症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实验组加用超微量肝素治疗。结果两组未发生明显药物副反应,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相关症状改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微量肝素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考虑。

  • 标签: 超微量肝素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在结核分枝杆菌中使用微量 MIC法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 76例,选取时间段为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将所选取患者的痰液使用利福平、异烟肼 MICIT960液体培养法及改良罗氏比例法进行药敏检测,所呈现结果不一致的进行分离株标本,将标本与两种药物的敏感性使用 MIC法进行检测,其基因型表达情况使用线性杂交法进行检验,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对相同患者的异质性分离株的检测中发现 MGIT960与微量 MIC法的检验结果间差异并无显著差异,但改良罗氏比例法与微量 MIC法间的差异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临床上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筛查时,在使用线性探针杂交法进行检测时,加以使用微量 MIC法能够进行早期、快速的诊断结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量 MIC法 结核分枝杆菌 异质性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10种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锂、镍、钒、铬、碘、氟的含量变化。方法随机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者对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抑郁症患者与健康者上述10种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明显升高(p<0.05),锂、镍显著升高(p<0.01);锰明显降低(p<0.05),锌、碘显著降低(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钒、铬、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存在着代谢异常,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血清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广泛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在孕期,不合理的营养结构不仅会影响母体自身的健康状况,还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因此了解孕期微量营养素的补充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现有的研究报道,本文将从国内外孕期微量营养素补充的现况及其对妊娠结局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微量营养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儿微量元素含量及免疫功能水平,研究对微量元素含量不足的健康小儿采取补充微量元素对免疫功能水平影响,研究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在小儿以毛细支气管炎为代表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中的意义。方法1、随机选取500例2岁以下的健康婴幼儿检测锌(Zn)、铁(Fe)、钙(Ca)、铜(Cu)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T细胞亚群;2、从微量元素含量不足的小儿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根据微量元素锌、钙、铁缺乏情况进行相应补充,3个月后检测Zn、Fe、Ca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对比其变化情况。3、随访1年内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健康婴幼儿反复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结果500例小儿中,低锌32.0%;低钙26.8%;低铁24.0%;低铜4.0%;经补充微量元素后与治疗前对比,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显著提高(P<0.01),通过补充微量元素使小儿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达到正常水平后,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浓度明显升高,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明显增加,提示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与小儿免疫功能水平密切相关。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小儿与反复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微量元素含量正常小儿。讨论本地区小儿微量元素不足较普遍,低锌、低钙、低铁较为常见,低铜比例较低;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可引起小儿免疫功能水平下降,是反复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可改善小儿免疫功能水平,对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微量元素,免疫功能,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对抚触、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早产儿30例,随机将这些早产儿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一组有15例。对照组的早产生给予一些常规性的治疗与护理在一天之后再给予喂养。而观察组的早产儿在给予常规性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与微量喂养等护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不耐受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儿在胃肠外营养时间比对照组的早产儿短,对照组早产儿的不耐受率要高于观察组早产儿。结论抚触、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很明显,不仅有助于改善早产儿胃肠的动力,而且有助于提升早产儿胃肠道喂养过程中的耐受性。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抚触 早期微量喂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尿糖采用干化学试纸带葡萄糖氧化酶法,尿微量白蛋白采用胶体金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进行检验。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mAb)的联合检验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动物实验和文献报道,分析微量元素锌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索。结果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与微量元素锌关系密切,锌缺乏会引起或加重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发展,影响机体免疫。结论明确微量元素锌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存在的关系,对积极探索治疗方案、评价临床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 微量元素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探讨微量泵治疗心衰的效果以及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中我愿选择的利用微量泵进行治疗的心衰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在进行治疗时选用相同方法的28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进行统计和归纳,对对小号组的满意程度为98.52%,对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76.23%,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效果良好,在治疗中实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微量泵注射液药物治疗心衰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量泵 心衰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本实验采用红细胞比积测定法观察Epo基因经直接注射及电针介导两种转移方法在小鼠骨骼肌的转移效果。结果发现,Epo基因直接注射不能引起Hct的明显变化,而电针介导的Epo基因转移可导致Hct的显著增高,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认为,采用Hct作为检测指标,Epo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研究基因转移的好方法。

  • 标签: 红细胞比积 促红细胞生成素 基因转移 基因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后的头皮针在新生儿静脉微量血清采集中应用的意义。临床上新生儿静脉采血,一般常用深静脉,如股静脉、颈外静脉,对新生儿的创伤和痛苦较大,并且常常造成穿刺损伤,新生儿家长难于接受,并在寒冷的冬天因过份暴露造成新生儿着凉而加重病情。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院从2004年1月以来采用了改良后的头皮针应用于新生儿微量静脉采血,经过不断探讨,无论在减轻痛苦、操作方法的简化及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检测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针刺挤压取血法,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头皮针 静脉采血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的160例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液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微量注射泵使用方便、用药安全可靠、剂量准确、省时省力。结论微量注射泵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护理手段是保证微量注射泵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U-mAlb(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肾功能正常19例、轻度损伤16例、重度损伤1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的25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2组U-mAlb(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尿糖(3.65±1.16)mmol/L及U-mAlb(26.56±3.16)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肾功能损伤加重,尿糖及U-mAlb水平显著增加。结论随着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加重,其U-mAlb水平明显上升,因此可通过检测U-mAlb水平对糖尿病肾损伤进行诊断。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血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测定28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生儿与62例健康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组血清锌、铁、镁均低于正常,全血铅、血清铜均高于正常。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的失衡,与感染所造成的机体伤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和调理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新生儿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保存人微量精液的冻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捐献的部分精液样本,比较自制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人精子复苏后的冷冻复苏率、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超显微结构和受精能力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Strawtop法冻存人精子的冷冻复苏率(46.8%±17.1%)显著高于麦管法(23.1%±13.7%,P=0.001);与冷冻前(18.9%±11.6%)相比,麦管法(33.5%±15.0%)冷冻精子复苏后的DFI显著增加(P=0.019),而Strawtop法冻融人精子的DFI(23.4%±11.7%)与冷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Strawtop法对冷冻精子超显微结构的损伤低于麦管法;Strawtop法冻融精子、麦管法冻融精子和新鲜精子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受精后48 h(第2日)的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rawtop法冷冻人微量精液冷冻复苏率高于麦管法,复苏精子的损伤较小,且复苏后无需离心洗涤即可直接用于ICS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精子症 严重少精子症 微量精液冷冻 麦管法 Strawtop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方法收集2014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0例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疾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A组(Ⅰ期28例)、观察B组(Ⅱ期31例),观察C组(Ⅱ期19例),利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al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转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病程的不断加重患者各项尿微蛋白水平指标均明显升高。结论尿微量蛋白各项指标在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中十分敏感,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具有很高的检验价值。

  • 标签: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 高血压 肾损害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注入肝素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应用微量泵注入肝素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35例患者的资料,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的肝素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运用微量泵注入肝素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全程,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及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肝素 微量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总结相关实践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间接诊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50例(组I),并选取正常早孕期妇女50例(组Ⅱ)和非孕育龄期健康妇女50例(组Ⅲ)作者为研究对象对三组铁(Fe)、铜(Cu)、镉(Cd)、锌(Zn)等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中,组I的镁、钙、铜等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组Ⅱ于(P<0.05),且组I的铁、锌、镁、钙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镉(Cd)、铅(Pb)含量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而铜(Cu)、镁(Mg)、铁(Fe)、铜(Cu)、锌(Zn)、镁(Mg)、钙(Ca)等指标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组Ⅱ的铜(C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P<0.05),而Z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P<0.05),早期先兆流产组Fe、Zn、Mg以及Ca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早期先兆流产组Mg、Ca、Cu等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组Ⅱ(P<0.05)。结论通过微量元素检测能够了解孕妇妊娠早期身体状况,适当补充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食物,对降低先兆流产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微量元素检测 早期先兆流产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及脐带血中微量元素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应用BH51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BH2100钨舟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检测365例临产孕妇的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清中铜、锌、镁、钙、铁、铅、镉的含量。结果新生儿脐血清中铁,锌含量与新生儿体重有关;孕妇血清中铜含量与正常体重儿体重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脐带血微量元素含量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关。

  • 标签: 脐血微量元素新生儿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