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对肺孤立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孤立结节患者10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诊断,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后发现,螺旋CT相比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该诊断方式可清晰显示患者肺孤立结节的病变情况。结论对肺孤立结节患者采取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同时可结合患者以往病史做出更加正确的疾病诊断。

  • 标签: 肺孤立性结节 诊断 螺旋CT 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肝脏孤立髓外浆细胞瘤(SEP)的超声、CT及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Gd-EOB-DTPAMRI)影像学检查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7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例肝脏SE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超声造影、CT平扫及增强扫描、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检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术后患者门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1月12日。影像学检查记录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密度或信号、强化特征、继发表现。记录手术治疗情况、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期间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示右半肝s7段探及范围约24mm×19mm的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动脉相迅速增强。腹部CT检查:平扫期右半肝团块状稍低密度影,CT值为34-64HU,边界清楚,邻近肝脏包膜无明显外凸。CT增强检查动脉期示包块明显均匀强化,其内可见肝右动脉后上段分支走行;门静脉期包块持续强化,强化程度稍低于正常肝实质,CT值为77-102HU;平衡期包块强化程度减低,cT值为41-98HU。动脉期最大密度投影图像示包块内可见增粗血管影走行;门静脉期最大密度投影图像示包块与肝右静脉、下腔静脉毗邻,邻近肝右静脉受压移位改变。Gd-EOB-DTPAMRI检查:右半肝稍长T。、稍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其内未见明显脂质成分及出血、钙化。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均匀强化,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肝实质;平衡期强化减低;肝胆期呈低信号,包块与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毗邻,肝右静脉呈受压移位表现,肝脏未见明显肝硬化结节表现。完善检查后,患者行腹腔镜右半肝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 标签: 肝脏肿瘤 髓外浆细胞瘤 断层成像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孤立粒细胞肉瘤较罕见,本文旨在探讨了解孤立颅内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例孤立颅内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左额叶肿瘤术前误诊为脑膜瘤。行手术全切除,肿瘤累及硬脑膜及临近额眶骨,术后免疫组化确诊粒细胞肉瘤。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术后配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外周血象无异常。结论:孤立颅内粒细胞肉瘤临床罕见,易误诊为脑膜瘤或恶性淋巴瘤。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对局部浸润可配合放疗,而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者不宜常规化疗,宜长期随访并监测血象,注意出现髓系白血病的可能。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颅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MSCT低剂量扫描诊断孤立肺结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60例孤立肺结节患者为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结节(n=31)和恶性结节(n=29)。患者均接受CT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分析其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常规剂量组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CT低剂量扫描诊断孤立肺结节的辐射剂量较低,且其鉴别孤立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与常规剂量相若。

  • 标签: MSCT 低剂量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 简介:【摘要】:孤立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时需要明确良恶性质,恶性的需要手术干预,所以对于结节的性质诊断是一项重点。临床上一般是对个体进行CT检查,确定结节存在之后,选择合适的结节进行活检,确定具体的性质。过去进行活检一般是对肺部进行穿刺,获取到病变的结节组织,再进行病理检查。新时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穿刺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出现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相对来说优势更加突出。该技术在孤立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可以准确快速的定位穿刺位置,指导医生顺利操作,并且实时监督穿刺操作进程,方便及时发现问题;也能明确显示出探针、吸管与穿刺部位的关系,避免损伤皮肤和组织等。整体来说,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突出。

  • 标签: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孤立性肺结节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孤立肺结节患者中实施CT影像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孤立肺结节患者50例,患者均需要接受CT影像技术诊断,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病理检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影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在孤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影像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分别为96.43%(27/28)、90.91%(20/22)、94.00%(47/50)。结论:在孤立肺结节患者中实施CT影像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影像技术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臭恒恒,你不要再回来啦!这个班是我的天下啦,哈哈哈哈!”深夜,我梦见同班的女生琪琪化身成一个穿着斗篷的小女巫,她大声狞笑着,挥舞着手里的魔杖,把我弹飞了出去,而同学们部在冷漠地看着我……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目的探讨孤立肾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0年5月~2000年8月收治的12例孤立肾病变患者.6例肾结石行肾盂切开取石术.2例孤立肾肿瘤,其中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2次行肿瘤剜除术.4例外伤肾出血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继发性出血而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6例孤立肾结石随访0.5月~6年,平均3.3年,肾功能好转.2例孤立肾肿瘤中,1例于剜除手术后4年复发而再次行剜除肿瘤,半年后死于肺转移.另1例未复发.4例肾外伤均痊愈.结论对于孤立肾病变应早期积极处理,尽量减少肾单位的丢失.

  • 标签: 孤立肾 治疗 肾病变 肾肿瘤 复发 肺转移
  • 简介:最近,因为我在外地出差,很少了解女儿每天在学校里的详细情况。有天晚上,妻子和我在网上聊天,她说我们家的女儿缘缘今天放学回来后哭了好久。我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她说因为缘缘在班级里受到了孤立!

  • 标签: 事件 孩子 网上聊天 女儿 妻子 学校
  • 简介:富裕的时候,我们忽略了爱。自满的时候,我们忘记了爱。即使是在快乐和悲伤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想到爱。只有时间让我们明白爱是多么重要。所以,何不在生活中给爱留一个位置?不用等那么久.就从今天开始吧。

  • 标签: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和盆腔炎囊肿(盆腔囊肿)临床鉴别中超声诊断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妇科选出60例疑似妇科囊肿者(30例卵巢囊肿,28例盆腔囊肿,2例其它),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均实施超声诊断,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度、两种病种超声特征。结果:60例疑似妇科囊肿疾病者在超声诊断中检出率为91.67%,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相符(P>0.05);30例卵巢囊肿弱回声信号占比率73.33%,收缩末期峰值流速(22.89±4.73)cm/s,舒张末期峰值流速(7.43±2.63)cm/s,数据略比28例盆腔囊肿高;血流阻力指数(0.62±0.10),略比盆腔囊肿低,不同病种超声特征具备显著差异(P<0.05);超声诊断准确度91.67%,灵敏度94.64%,特异度50%。结论:在超声诊断中卵巢巧克力囊肿多显示弱回声信号,血流阻力指数偏小,峰值流速偏大,可精准鉴别盆腔炎囊肿与卵巢巧克力囊肿

  • 标签: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盆腔炎性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孤立纤维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5例眼附属器SF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总结并分析患者的病史、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征、分型及治疗方法,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依照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SFT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学分类。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21例(60.0%)、女性14例(40.0%);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23例(65.7%),左眼12例(34.3%)。年龄44(35,54)岁,范围为17~83岁。病程12(6,36)个月,范围为2个月至11年。临床表现包括眼球突出、眼球转动受限、复视及流泪等。肿瘤可发生于眼眶任何部位,以眶上部多见(19例,73.1%)。所有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影像学检查,肿瘤显示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流信号。MRI检查显示加权成像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加权成像T2WI信号显著增强,呈中高混杂信号。肿瘤长径2.1(1.5,2.6)cm。组织病理学分型:经典型23例(65.7%),巨细胞型2例(5.7%),黏液型8例(22.9%),恶性2例(5.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均对Vimentin、CD34、STAT6呈阳性表达;21例(60.0%)BCL-2呈阳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为1.0%~10.0%。按照Demicco风险分层,35例患者均为低风险。术后获取随访资料25例,随访时间88(61,124)个月,范围为2年至14年7个月。2例复发,无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眼附属器SFT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缓慢生长的肿块,多数为经典型SFT,影像学表现多样。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预后较好,可于术后多年复发,需长期密切随访。

  • 标签: 眼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预后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孤立纤维肿瘤(SFT)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肿瘤,近些年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对其认识逐渐加深,因而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SFT的命名及分级标准改变较大。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中枢神经系统SFT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在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导下,综合分析新合并的Ⅰ~Ⅲ级颅内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表现。14例行CT检查,12例加行增强扫描;16例行MRI检查,14例加行增强扫描。术后病理,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5例。结果:6例呈类圆形,10例呈分叶状,6例见蘑菇状结节,5例见坏死囊变;T1WI呈等信号7例、呈低等不均匀信号9例;T2WI呈混杂信号11例、呈等信号5例。12例DWI呈低或等偏低信号,4例呈混杂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部分明显强化13例,轻度强化3例。9例可见血管流空信号。9例见肿瘤与硬膜以窄基底相连,5例见脑膜尾征。6例引起邻近骨骼骨质破坏,未见骨质增生、硬化改变。结论:颅内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影像表现有相似处,鉴别有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通过仔细分析影像征象,可提高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率。

  • 标签: 脑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后循环缺血单发性 眩晕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后循环缺血单发性 眩晕 偏头痛
  • 简介:摘要肾上腺肠源囊肿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为体检发现肾上腺占位入院,术前诊断考虑肾上腺单纯囊肿,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回报为肾上腺肠源囊肿。术后1年随访无复发,恢复良好。肾上腺肠源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囊肿 肠源性 肾上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并复习阑尾粘液囊肿,并为盆腔肿瘤提供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22年3月的阑尾粘液囊肿诊断为盆腔肿瘤和腹腔肿瘤患者3例临床资料。结果:因为阑尾粘液囊肿的发病率低,较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无典型体征及症状,导致误诊率极高。其中病例1患者因同时患有椎管狭窄,临床表现与盆腔肿瘤压迫神经导致一侧下肢麻木的症状相似,且B超及全腹部CT平扫特征与盆腔肿瘤相似,误诊为盆腔肿瘤,故阑尾粘液囊肿应与盆腔肿瘤相鉴别。

  • 标签: 阑尾粘液性囊肿 误诊 泌尿系结石 输卵管卵巢脓肿 输卵管积水 卵巢黏液肿瘤 卵巢囊肿 鉴别诊断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因突然发热左上腹持续剧痛1天而于1995—01—13入院.查体:体温39℃,呼吸26/min,血压13.3/6.0kPa,脉搏94/min.神清,心肺无异常发现,腹软,肝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边缘,触痛(+),左上放压痛(+),反跳痛

  • 标签: 单纯性囊肿 病例报告 脾囊肿 持续性 发热 神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