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曾在93高龄属马的离休著名影人张瑞芳大姐淮海中路寓所客厅的西壁上,看到悬有两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书赠的墨宝。其一为郭老于1959年题的一首“旧作”:风雷叱罢月华生,人是婵娟倍有情。回首嘉陵江畔路,湘累一曲伴潮声。

  • 标签: 郭沫若 1959年 嘉陵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7
  • 简介:郭沫若揭示了《墨子》思想中,郭沫若对墨子思想中只有一点稍加肯定,因而他没有把《墨经》研究放在《墨子的思想》和《孔墨的批判》中

  • 标签: 墨学研究 郭沫若墨学
  • 简介:乐嘉煊是我国世界语运动的开拓者。1938年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以世界语对外宣传中国抗战,得到郭沫若的赏识;在文化工作委员会期间,担任财务总管,成为郭沫若的得力助手。本文详细讲述了乐嘉煊与郭沫若交往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战斗友谊。

  • 标签: 郭沫若 乐嘉煊 第三厅 世界语
  • 简介:郭沫若接触加皮尔的作品,是在留日期间。郭沫若笔下提及加皮尔的地方并不多,值得重视的有这样几处:因为喜欢太戈尔,又因为喜欢歌德,便和哲学上的泛社论思想接近了。或者可以说,我本来是有些泛神论的倾向,所以才特别喜欢有那些倾向的诗人的。我由太戈尔的

  • 标签: 皮尔 尔还 本体论思想 因为我爱 我的母亲 邦尼
  • 简介:泰戈尔和郭沫若都是自己民族的文化巨人。他们虽然在活动领域的广泛这一点上相当类似,但在思想、信念上却有很大的差异。要不是郭沫若多次说明自己深受泰戈尔的影响,这个差异足以阻止人们把他们联系起来考察。至今为止,国内学术界虽还没有专门的文章来论述泰戈尔对郭沫若的影响,但在研究郭沫若的文章里,在谈论泰戈尔与中国关系的文章里,这一影响都经常被

  • 标签: 郭沫若诗歌 内在律 孟加拉文 自由体诗 新月集 吉檀迦利
  • 简介:夏征农(1904-),现代作家,原名夏正和,笔名夏子美、黎夫等。江西丰城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书记等职。

  • 标签: 郭沫若 夏征农 诗歌 艺术风格
  • 简介:1978年初,郭沫若先生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谈论过中国的寿称。华罗庚问:“古时,人们对高寿的人都给予了美称,如七十岁为‘古稀’,八十、九士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具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怎么称呼呢?”

  • 标签: 郭沫若 华罗庚 数学家
  • 简介:郭沫若与抗战新闻文化廖永祥作为抗战文化的旗手,郭沫若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斗争、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成就,近年来许多研究他的论著,是谈得很多的。他在抗战新闻文化方面的贡献,却鲜有文章论及。众所周知,文学家、学者参加报刊工作,这是抗战新闻文化的一大特色。然...

  • 标签: 郭沫若 《新华日报》 《救亡日报》 国民党军 新闻文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在我国,许多学者并不是自觉的专门比较学家,但由于他们经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学贯中西,因此,也就自然地时常拿各种知识进行比较。在他们的各种论著中,这种比较随处可见。并且,由于这些学者根本不是把自己的研究约束在法国学派或美国学派的框架内,而是在自己自由意识指导下进行研究,这样,他们的比较研究就各呈异彩,独具个性。我国这

  • 标签: 内在律 比较诗学 法国学派 西方诗学 平行研究 论诗
  • 简介:郭沫若曾经说过:在日本人中,但凡研究中国学问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田中庆太郎;恰如在上海,但凡研究日本学问的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内山完造那样。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研究古文字,在资料提供和出版两方面,得到田中庆太郎的大力支持,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标签: 田中庆太郎 郭沫若研究 文求堂 内山完造 不知道 汉籍
  • 简介:回顾郭沫若诗歌研究历程,涉及诗韵部分的论述略显薄弱,研究范围较窄,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文学与音韵学的结合,可为郭沫若诗歌研究另辟蹊径。郭沫若精通旧学又长于现代诗歌创作,他在古体诗创作中分别运用了上古韵、"平水韵"及现代音韵,用韵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韵谱以《郭沫若全集》及《〈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为范围,依声调分类,分列某部韵谱及某部合韵谱,为进一步分析郭沫若诗歌用韵提供依据。

  • 标签: 郭沫若 古体诗 韵谱
  • 简介:对陈寅恪《论〈再生缘〉》的高度评价1957—1967年我在《光明日报》工作期间,郭沫若在报上连续掀起多次学术讨论的热潮,如关于《胡笳十八拍》作者蔡文姬的著作权问题、曹操评价问题、为武则天翻案,以后又有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讨论。这

  • 标签: 郭沫若 再生 陈端生 考证 基本认识 余英时
  • 简介:读九月二十八日申报,朱应鹏的"照例文章。少不了的"介绍徐蔚南的"法国小说"后二天的《艺术界》,有一篇汪倜然介绍郭沫若翻译的《法网》从头至尾找不出郭沫若译的名字,又是和以前赵铭彝在《艺术界》介绍郭沫若翻译的《银匣》同样的玩艺,不晓得是介绍者故意删去译者的姓名呢,还是《艺术界》编辑朱应鹏(艺术三家之一家)的小心?这是当然咯,郭沫若现在是跟暴徒共党贺、叶在一起,

  • 标签: 郭沫若 姓名 不幸 艺术界 法国小说 翻译
  • 简介:汪静之在《女神》周年纪念会上结识郭沫若,从此与郭沫若结下了深厚友谊。汪静之爱看郭沫若翻译的《茵梦湖》,他们都非常欣赏对方的诗作。汪静之的作品不但记录下了郭沫若1925年的生活状况,并且在多处记录了他与郭沫若的友谊。

  • 标签: 汪静之 郭沫若 友谊
  • 简介:滕王阁是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自1926年以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只是耳闻目睹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或以文而思阁,从这篇千古流传的著名诗文中去想象滕王阁的气势和面貌以及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种种登临之美,而无缘与真阁实景相见。这是为什么呢?

  • 标签: 郭沫若 纵火犯 滕王阁 火灾事故
  • 简介: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传统形式。俳句最初是连歌的首句,也叫起句,发句,后独立出来,即称俳句。俳句句式是5、7、5的17个音组成。在

  • 标签: 日本 俳句 郭沫若 诗歌 艺术风格
  • 简介:全国性抗战时期,郭沫若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推动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在文化抗战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文化抗战思想,对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郭沫若文化抗战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抗战是全民族的持久的抗战;战时文化工作必须一切服从抗日战争;反对汉奸文化和文化专制主义;抗战文化必须"走出去"等。

  • 标签: 郭沫若 文化抗战思想 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 简介:郭沫若和冯乃超二人.是诗人,也是政治家。二人从1926年开始结交·就一同战斗,直到郭沫若逝世,这在创造社成员之间是少有的。

  • 标签: 终生交往 共同战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郭沫若揭示了《墨子》思想中,郭沫若对墨子思想中只有一点稍加肯定,因而他没有把《墨经》研究放在《墨子的思想》和《孔墨的批判》中

  • 标签: 墨学研究 郭沫若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