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时间对重症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117例重度肺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实验1组40例、实验2组39例。分别选择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常规0.5h静滴、静脉泵2h静脉泵4h.疗程5~14d.比较三组实验室数据变化值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X^2分别=5.67、4.18,P均〈0.05)。而两实验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12,P〉0.05)。三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三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04、4.36、8.08,P均〈0.05),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15、0.74、O.70、3.05,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实验1组、实验2组患者体温、WBC、CRP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q分别=2.27、2.63:2.13、2.85:3.25、3.69,P均〈0.05)。而实验1组、实验2组的体温、WBC、CRP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0.39、0.73、0.47,P均〉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时间延长后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时间延长至4h与2h比较,临床疗效无明显改善。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重症肺炎 输注时间
  • 简介:本研究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兔骨髓穿刺液获得间充质干细胞。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6只(对照),给予普通饲料饲养;高脂饮食组12只,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MSC注射组12只,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后静脉注射5×10^7MSC。分别于实验前,实验第5周,第9周和第13周测体重和空腹血脂水平。实验第13周时处死所有动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主动脉外膜滋养血管。结果表明,MSC注射组与高脂饮食组相比,主动脉窦斑块面积显著增大(斑块面积占血管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3.35±3.51)%和(11.39±3.08)%,P〈0.05),整体主动脉斑块形成明显增多(斑块面积占主动脉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6.64±12.70)%和(57.61±9.00)%,P〈0.05)。MSC注射组兔主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增生明显,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论:异基因MSC促进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采用MSC或包含MSC的细胞进行细胞治疗时应采取策略,减少MSC促进斑块形成的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治疗 内皮 间充质干细胞 滋养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悬浮红细胞(PRC)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和酶联对3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PRC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PRC前血清TNF-α、IFN-γ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2周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PRC对肺癌患者地疗效具有重要地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干扰素
  • 简介:本研究建立髓腔内外周造血干细胞(IBM—PBSCT)动物移植模型并观察该方法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选取雌性C57BL/6小鼠为移植受鼠,于第0天接受全身照射(TBI)4Gy后,经rhG—CSF动员的雄性BABL/c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1×10^7),2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观察各组小鼠GVHD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髓腔内PBSCT组的受鼠GVHD发生率较尾静脉组明显减低(p〈0.05),移植后在受鼠体内观察到供鼠来源的Y染色体存在。结论:与尾静脉比较,髓腔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仅能减少GVHD的发生,而且更有利于干细胞植入。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腔内输注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七氟烷联合靶控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麻醉时应用七氟烷联合靶控瑞芬太尼。结果:经相应麻醉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苏醒时间等各指标呈良好趋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结论:在全身麻醉处理中,七氟烷联合靶控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预防性血小板中血栓弹力图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院内,40例血液肿瘤患者,2019年2月-2021年10月,以患者是否出血为分组,出血组患者共17例,未出血组患者23例,对患者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出血组患者PLT、MA低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K值、R值以及α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MA值与PTL存在强相关性(P<0.05);K值、R值与PTL则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预防性血小板中,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所具价值明显,其所具参数MA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肿瘤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小板抗体检测对肿瘤患者血小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的一年间收集的需行血小板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小板抗体检测,记录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有输血史、无输血史患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同时将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组内再分组,两小组分别采用随机和配合性的方法,比较两小组患者的效果。结果:120例肿瘤患者经血小板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患者18例,阳性率为15.00%,其中,有既往输血史和无既往输血史患者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3.94%(17/71)、2.04%(1/4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既往输血史的患者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检出率逐渐升高。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经随机或配合性后,配合性组输血1h后CCI、输血24h后CCI以及输血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随机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多次输血容易使患者产生同种抗体,影响输血效果,而在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患者实施配合性,则可大大提升输血疗效,避免因此带来的血液资源浪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肿瘤 血小板输注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应用靶控异丙酚对其清醒镇静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的接受剖宫产手术16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注射芬太尼之后,研究组患者采取2ug/mL靶控系统,手术开始到结束靶浓度为3.3ug/mL,对照组应用2mg/kg后改为静脉恒速,按照80-150ug/kg.min进行维持麻醉。对两种方式对患者清醒和镇静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各个观察指标结果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采用靶控异丙酚的方法较静脉恒速效果显著,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清醒镇静效果,有利于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 标签: 靶控输注 异丙酚 剖宫产术 清醒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麻醉中靶控瑞芬太尼合丙泊酚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为2021.1~2022.1在我院就诊的76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数字予以分组,38例予以靶控瑞芬太尼合丙泊酚麻醉者纳入研究组,38例予以靶控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明显较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较短,意识消失时间明显较短,P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的红细胞制品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的红细胞制品制备为洗涤红细胞使用,并跟踪其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共发现13例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红细胞制品,其中有8袋红细胞悬液(8/27297,0.029%)和5袋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5/9365,0.053%),5名患者抗筛阳性洗涤红细胞后,注有效且无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结论 将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的红细胞制品制备成洗涤红细胞使用,有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并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献血员 意外抗体筛查 洗涤红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人血白蛋白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高于人血白蛋白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人血白蛋白组白蛋白升高值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人血白蛋白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人血白蛋白临床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查找及处理低白蛋白的原因,减少盲目使用人血白蛋白,加强合理用药。

  • 标签: 低白蛋白血症 人血白蛋白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悬浮红细胞量对受血者血钙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1-2023.1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为对象。根据24 h内输血量分为常规输血组(n=40,输血量≤18 U)和大量输血组(n=40,输血量>18 U)。比较两组血清钙离子浓度及低钙血症发生率。结果  输血后1 h、24 h常规输血组血清钙离子浓度高于大量输血组(P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输注量 血钙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对新生儿高危药物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并列举数据对比,判定护理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的50例高危药物治疗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结果 经统计数据分析,观察组护理管理效果突出且安全性有保障,仅有1例不安全事件发生,且患儿家长对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性表示认可、满意,相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管理实施于新生儿高危药物管理工作中,其方案内容的管理流程安全性显高,可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患儿家长对该项护理管理服务表示一致的认同,故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管理 新生儿 输注高危药物 管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收治的20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和细节护理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输液室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的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增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管理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改善,令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 标签: 护患沟通 健康教育 英夫利西单抗 克罗恩病 输注护理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单纯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与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免疫重建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CAR-T细胞治疗的61例RRM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接受抗BCMA靶点者26例,接受抗BCMA联合抗CD19靶点者35例。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AR-T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B细胞(CD19+)及NK细胞(CD16+CD56+),免疫比浊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对比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重建规律。结果CAR-T细胞后,CD8+ T淋巴细胞恢复最快,BCMA组与BCMA+CD19组分别在后3个月和后1个月时恢复至前水平[BCMA:695(357, 1264)个/μl对424(280, 646)个/μl;BCMA+CD19:546(279, 1672)个/μl对314(214, 466)个/μl]。两组NK细胞均在后3个月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171(120, 244)个/μl、153(101, 218)个/μl(正常参考范围150~1100个/μl)],但BCMA组不能维持在稳定水平。两组CD4+ T淋巴细胞恢复缓慢,后12个月内仍处于持续低水平,多数患者未观察到恢复。CD4+/CD8+比值倒置持续1年以上。两组CD19+ B细胞均在后3个月恢复至前水平[BCMA:62(10, 72)个/μl对57(24, 78)个/μl;BCMA+CD19:40(4, 94)个/μl对29(14, 46)个/μl]。BCMA组IgG在后12个月恢复至前水平[7.82(6.03, 9.64)g/L对6.92(4.62, 12.76)g/L],BCMA+CD19组未恢复。IgA先后在后9个月和12个月恢复至前水平[BCMA:0.46(0.07, 0.51)g/L对0.22(0.12, 4.01)g/L;BCMA+CD19:0.46(0.22, 0.98)g/L对0.27(0.10, 0.53)g/L]。两组IgM在后6个月恢复至前水平[BCMA:0.43(0.06, 0.60)g/L对0.20(0.13, 0.37)g/L;BCMA+CD19:0.53(0.10, 0.80)g/L对0.16(0.11, 0.28)g/L]。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重建及免疫球蛋白恢复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MM患者中,可基本不考虑单纯抗BCMA CAR-T与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治疗之间免疫重建的差异而选择合适的靶抗原。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IC-17011271、ChiCTR-OIC-17011272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单纯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与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免疫重建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CAR-T细胞治疗的61例RRM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接受抗BCMA靶点者26例,接受抗BCMA联合抗CD19靶点者35例。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AR-T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B细胞(CD19+)及NK细胞(CD16+CD56+),免疫比浊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对比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重建规律。结果CAR-T细胞后,CD8+ T淋巴细胞恢复最快,BCMA组与BCMA+CD19组分别在后3个月和后1个月时恢复至前水平[BCMA:695(357, 1264)个/μl对424(280, 646)个/μl;BCMA+CD19:546(279, 1672)个/μl对314(214, 466)个/μl]。两组NK细胞均在后3个月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171(120, 244)个/μl、153(101, 218)个/μl(正常参考范围150~1100个/μl)],但BCMA组不能维持在稳定水平。两组CD4+ T淋巴细胞恢复缓慢,后12个月内仍处于持续低水平,多数患者未观察到恢复。CD4+/CD8+比值倒置持续1年以上。两组CD19+ B细胞均在后3个月恢复至前水平[BCMA:62(10, 72)个/μl对57(24, 78)个/μl;BCMA+CD19:40(4, 94)个/μl对29(14, 46)个/μl]。BCMA组IgG在后12个月恢复至前水平[7.82(6.03, 9.64)g/L对6.92(4.62, 12.76)g/L],BCMA+CD19组未恢复。IgA先后在后9个月和12个月恢复至前水平[BCMA:0.46(0.07, 0.51)g/L对0.22(0.12, 4.01)g/L;BCMA+CD19:0.46(0.22, 0.98)g/L对0.27(0.10, 0.53)g/L]。两组IgM在后6个月恢复至前水平[BCMA:0.43(0.06, 0.60)g/L对0.20(0.13, 0.37)g/L;BCMA+CD19:0.53(0.10, 0.80)g/L对0.16(0.11, 0.28)g/L]。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重建及免疫球蛋白恢复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MM患者中,可基本不考虑单纯抗BCMA CAR-T与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治疗之间免疫重建的差异而选择合适的靶抗原。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IC-17011271、ChiCTR-OIC-17011272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治疗+精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较为有效,期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静脉泵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荧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荧光素钠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262例静脉荧光素钠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随时询问自觉症状,推前后测量血压、脉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262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1例在过敏试验过程中发生了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结论静脉荧光素钠时,病人不宜空腹,要先做好过敏试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相关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和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荧光素钠 静脉推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