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发生于颅骨的骨病,肿瘤诊断。方法对28例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28例中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7例行头颅CT扫描。3例经PET/CT检查;7例行头颅MRI检查;1例同时做MRA扫描;9例拍摄颅骨平片,其中2例为母子,又行拍摄头颅及胸部平片。全部病例经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方式电话或预约复诊;时间三个月到术后两年。结果(1)骨病有颅骨外板外血肿机化2例;(2)脑脊膜脊髓膨出症2例;(3)颅锁发育不全3例;(4)朗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5)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6)颅骨肿瘤①颅骨良性骨瘤3例;②原发于颅骨恶性肿瘤3例其中颅底骨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恶变1例;右颧骨纤维肉瘤1例。③颅骨转移瘤肺癌3例,其中肺癌(小细胞)2例;肺癌(非小细胞)1例;宫颈癌2例;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颅骨转移瘤各1例;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1例。结论发生在颅骨的骨病、骨肿瘤诊断中,CT及PET/CT检查对骨破坏的特征最有价值,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 标签: 颅骨 骨病 骨肿瘤 CT PET/CT
  • 简介:甲状腺癌占人类所有恶性肿瘤的1%,是所有内分泌器官中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其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大约占60%~70%,主要发生在青、中年,女性好发,女:男为2~4:1。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过去十年取得重要进展,人们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也促进了新的肿瘤分类的建立,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甲状腺 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女绝经后发生卵巢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为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2010年2月-2012年1月到本院就治的112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良性、恶性、交界性卵巢肿瘤所占比例分别为59.82%、34.82%、5.36%;卵巢肿瘤多发于(60.2±5.8)岁的绝经后妇女;恶性卵巢肿瘤一般多见于卵巢肿瘤超过10cm者。结论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恶性率较高,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诊断、治疗。

  • 标签: 卵巢肿瘤 绝经后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5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分析发现,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为52例,占80.0%;4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占67.7%;发病高峰年龄在40~49岁,为23例,占35.4%;肿瘤直径2~5cm的患者为35例,占53.8%。病灶主要为单侧和单个包块且左侧多于右侧部位。经免疫组化分析,其中ER和PR以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36/65)、52.3%(34/65)、55.4%(36/65);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65/65),p53阳性表达率为53.8%(35/6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人群的生命健康,同时患者预后主要与病理分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关。因此,需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则能够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 恶性肿瘤 病理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14例宫颈微偏离腺癌(MDA)临床病理学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14例宫颈MDA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ER、PR、HPV16/18等免疫表型。结果14例患者平均年龄48.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水样溢液,伴或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或宫颈糜烂。术前病理活检确诊为8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6个月和7个月死亡,3例转移,4例健在,余4例失访。结论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高度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增粗变硬者,应尽量深取组织(〉5mm),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EA、p53(+)及CA125、E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宫颈 微偏离腺癌 临床病理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1例阑尾GCC进行研究。结果本例阑尾GCC为男性。镜检肿瘤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内含黏液,核位于一侧,无明显异型性,以小巢或腺泡状结构排列为主,腺泡中央无腔隙,癌组织侵及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但阑尾腔表面黏膜未见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gA,NSE,CEA,CK均阳性,Ki67阳性率为6%。结论阑尾GCC由散在的多潜能细胞分化而来,具有神经内分泌和黏蛋白分化特点,是阑尾类癌的一种亚型,诊断主要依靠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观察,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可能和肿瘤组成成分及浸润程度有关。

  • 标签: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临床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细胞学检查中TCT的检出结果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45.24%,明显高于宫颈刮片的27.8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相比符合率较低,锥切或全子宫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较高。结论建立高效的筛查体系,及时对宫颈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需要临床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继续努力和探讨,希望提高诊治宫颈疾病的水平。

  • 标签: 宫颈疾病 病理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高雪氏病的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脾脏高雪氏病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免疫组化(Vim、CD68、CD163、LCA)染色及特殊染色(PAS),光镜观察,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光镜下见脾脏内有高雪氏细胞。免疫组化染色Vim、CD68、CD163、LCA均弥漫性(+),S100(-),PAS染色胞质(+)。结论脾脏高雪氏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苷脂代谢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应与Nieman-pick病、脾白血病、脾原发性淋巴瘤等鉴别。

  • 标签: 脾高雪氏病 临床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DPHCC患者10例,回顾性描述其肿块大体形态、病理切片镜下形态、免疫组化特征。结果10例DPHCC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57.4(41~73)岁,其中3例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最大径为6.1 (3.0~10.1) cm。大体类型:巨块型2例,单块型2例,多结节型4例,单结节型2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假腺样、粗梁状、巢状及实性片状排列,细胞呈肝细胞样,胞质中等、嗜碱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形或略不规则,核膜较厚,染色质粗块状,大部分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多见,少数可见灶性坏死,未见瘤巨细胞及间变细胞。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19(CK19)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8强弱不等阳性10例,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大部分阳性,肝细胞抗原部分阳性,糖类抗原199强弱不等的阳性,绒毛蛋白部分阳性,婆罗双树样基因-4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30%~70%。结论DPHCC具有肝细胞癌特征并同时表达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的标志物,病理诊断主要依据独特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CK19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

  • 标签: 双表型肝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1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36例胸腺瘤根据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胸腺瘤A型9例,AB型19例,Bl型2例,B2型4洌,B3型2例;Ma~aoka分期I期20例,Ⅱ期9例,Ⅲ期4洌,Ⅳ期3例。15例获12-95个月随访,Masao—ka分期Ⅲ、Ⅳ期者生存率较I、Ⅱ期降低(P均<0.05),且5年生存率低于3年(P<0.05)。结论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可以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胸腺瘤 肿瘤 组织学类型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冷冻切片病理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4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卵巢肿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同时给予常规石蜡切片作为金标准进行判定。结果在50例患者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30例,交界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5例。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32例,交界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5例,冷冻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6.0%,误诊4例,误诊率8.0%。结论卵巢肿瘤冷冻切片病理临床诊断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对确定卵巢肿瘤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40例卵巢的黏液性肿瘤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0例卵巢的黏液性肿瘤中,30例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例。肿瘤系囊性或者囊实性且常为多房,其内则系胶冻样的黏稠物质以及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其中良性者表面多光滑,并且壁薄,而交界性者表面则基本光滑,并且掺杂着乳头状多簇增生的区域,但恶性者表面呈多房且为囊实性。结论患者卵巢的黏液性肿瘤,以良性肿瘤最为多见,而交界性的肿瘤则比较少见,当表现为交界性肿瘤时,往往需多点取材,从而排除患者早期的浸润发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松果体区肿瘤(PRTs)的病理分布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经手术治疗并取得完整病理资料的133例PRT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133例患者中生殖细胞肿瘤61例(45.9%),松果体实质肿瘤17例(12.8%),神经上皮肿瘤28例(21.1%),其他肿瘤27例(20.2%)。生殖细胞肿瘤中男女比例为14.25:1,平均15.3岁。松果体实质肿瘤中男女比例为2.4:1,平均24.7岁。神经上皮肿瘤中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28.1岁。有33例血清免疫学检查异常,除1例为转移瘤外,其余均为生殖细胞肿瘤。结论PRTs病理类型多样,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及活检均不能准确判断病理类型,积极手术获得完整病理标本对于PRTs的病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松果体区肿瘤 临床病理 生殖细胞肿瘤 松果体实质肿瘤 血清免疫学检查 神经上皮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预后。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对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进行病理临床分析。结果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癌组织主要由立方形腺上皮细胞和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呈筛孔状腔隙、管状、实体状排列,腔隙内含嗜碱性和嗜伊红分泌物;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中例1表面上皮有移行;免疫组化:3例CK、H-CK、P63、S-100(浆,核)、EMA、Bcl-2均(+),例3CerBb-2(±),P53(+),例2CD117(+),AAT(±)、SMA(-),PAS/AB(+)。结论发生在食管的腺样囊性癌很少见,诊断标准及组织细胞起源建议严格定义,起源于唾腺的诊断腺样囊性癌,凡起源于其它部位或组织者应冠以腺样囊性癌。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食管 组织起源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992—2007年间发现在妊娠期间发生卵巢肿瘤的患者8例,并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结果:本调查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病率约为0.095/1000次妊娠。8名病例中有4例(50.0%)为生殖细胞肿瘤,3例(37.5%)为侵袭性的上皮性肿瘤,1例(12.5%)为交界性卵巢肿瘤。按手术-病理分期,2例(25.0%)患者诊断时为临床I期,且这些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6例(75.0%)为进展期卵巢肿瘤,随访5年,有3例(37.5%)死亡。预后与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分期明显相关(P〈0.05)。这些患者中完成妊娠并产下健康婴儿的有7例,其余1例胎儿因早产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所有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有7名患者接受了化疗,5年生存率为72.5%。结论:持续存在的卵巢肿块,以及腹水提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能,且妊娠合并进展期卵巢肿瘤预后较差。

  • 标签: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期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