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系统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及额外薪酬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风险投资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一业绩敏感度,且这种相对较高的薪酬一业绩敏感度也使高管薪酬在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比较时表现出较高的额外薪酬水平。从上市公司特征看,风险投资对高管薪酬一业绩敏感度与额外薪酬水平的影响主要出现在民营企业。从风险投资自身特征来看,相对于低声誉的风险投资,高声誉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影响力更强。研究结果总体表明即使在公司IPO以后,风险投资仍然会在公司中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影响高管的薪酬合约。

  • 标签: 风险投资 薪酬-业绩敏感度 额外薪酬水平 薪酬合约
  • 简介:从产权性质的视角,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研究环境不确定情况下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环境不确定性与投资偏离度正相关,环境不确定的存在会使企业偏离最佳投资规模从而出现投资效率偏低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情况下,国有企业既有可能表现出投资过度也有可能表现出投资不足的行为,且投资过度行为比投资不足行为更加严重;非国有企业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可能出现投资不足情况。

  • 标签: 环境不确定性 产权性质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投资效率
  • 简介:论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即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进一步基于产权性质的视角,研究表明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设置更高的审计定价,而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该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投入程度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到外部独立审计师的审计定价。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审计师基于风险导向原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从而降低所面临的风险和审计投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标签: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产权性质 审计定价
  • 简介:本文以2003~2013年的基金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衡量基金公司绩效,基于基金公司性质研究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资基金公司绩效优于合资基金公司;基于"国有资源帮助之手"理论,国有控股基金公司绩效优于非国有控股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国有性质强化了股权结构与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基金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所在地城市的政治背景与基金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基金公司所在地城市是否是金融中心对基金公司绩效影响不大。

  • 标签: 基金公司 股权结构 绩效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两类代理成本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并且进一步考察了企业所有权性质对两类代理成本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关系的调节效应,依此探讨信息不对称和所有权性质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类代理成本越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越低;相比而言,国有企业更多地体现为第一类代理成本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损害;非国有企业更多地体现为第二类代理成本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损害。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文献,是基于DeFran-coeta1.(2011)的拓展性研究。同时,本文的结论对于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监管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关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会计信息可比性 代理成本 所有权性质
  • 简介:<正>今年8月,我们对化油器厂、汽配三厂两个城区企业1997年1至7月的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了审计.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核实,97年1至7月,化油器厂实现利润11.1万元,比去年同期利润0.3万元增长10.8万元;汽配三厂实现利润38.8万元,比去年同期利润21.7万元增长17.1万元.从审计情况看,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以及产品销售利润率的提高.为了挖掘盈利潜力,我们对被审计单位的产品成本进行了审计分析.从上列被审计单位的产品成本构成来看,产品成本中,材料消耗占绝大部分(汽配三厂占60%以上,化油器厂占70%左右).可见,降低材料成本是主要的因素.同样的产品,消耗少,功能好,就能提高产品利润率.据统计,1997年1至7月,化油器厂、汽配三厂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消耗价值分别为245.9万元和264.6万元,若通过加强材料成本管理,上列材料消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使利润分别增加2.46万元和2.65万元.

  • 标签: 材料成本管理 化油器 加强材料 材料消耗 产品成本 被审计单位
  • 简介:近年来,随着各监督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单位或个人在财经领域违规违纪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与以前相比,违规违纪手法更具隐蔽性,检查发现问题的难度更大。从审计工作实践来看,要想获取更真实的材料较以往更难。所以,研究审计取证方法非常重要.现结合审计工作,谈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真实材料的方法。

  • 标签: 真实材料 手法 审计取证方法 审计工作 执法力度 监督部门
  • 简介:近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燃气管道的迁、移、改(俗称改管)现象十分普遍。燃气管道的改管主要是因以下原因引起的:一是因市政建设的需要;二是因用户使用原因需要;三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有的管道改造仅仅是局部的、对企业的资产价值未产生实质性影响,而有的则对资产价值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对这些管道进行迁,移、改,有的是能收到一定赔偿的,有的则是没有赔偿。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几种情况都会出现,甚至有时全交织在一起,这就给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围扰,因此对燃气改管支出的性质界定走燃气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燃气管道 性质界定 财务处理 企业生产经营 市政建设 资产价值
  • 简介:本文研究控制权转移前业绩、收购方性质对控制权转移绩效的影响。以1994—2007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从长期绩效来看,亏损公司控制权转移后,业绩明显上升;盈利公司被转让给无经验的民营收购方后,业绩明显下降,转让给国有收购方和有经验的民营收购方后,业绩没有明显变化。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转让给国有收购方和有经验的民营收购方的市场反应明显优于转让给无经验的民营收购方。

  • 标签: 收购方性质 控制权转移 绩效
  • 简介:一、经验: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  理论上,作为一种由制度安排所体现的制度实践,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理论来指导。而准则制定的实践活动则表明,会计理论,包括准则制定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在指导、影响准则制定的理论体系中,总体指导思想,主要是对会计准则性质、作用等的概括起着决定性作用;指导思想不同,准则制定的具体行动就会各异,而所形成的准则在实施的有效性、适用性等方面也自然有别。  历史上,会计准则的性质通常被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概括为:(1)它是一种技术手段;(2)它具有“经济后果”;(3)它是政治程序的产物。①这三种不同认识所产生的准则必然存在差异

  • 标签: 准则制定 会计准则性质 企业会计准则 契约性质 利益相关者 制定机构
  • 简介:审计文件材料立卷的方法张津生审计文件材料立卷要遵循一般文书立卷所运用的方法,还应从审计文件材料的专门性出发,研究它的立卷方法。(一)关于按职能分类的方法。这一方法,其关键是要把审计文件材料和行政文件材料分开。再在此基础上,按照审计监督的不同种类、不同...

  • 标签: 审计文件 审计项目 审计案卷 文件材料 审计机关 被审计单位
  • 简介:利用2007-2011年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职工特征和薪酬信息,研究在中国特有工资制度下职工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薪酬支付。研究发现:企业支付给高学历职工更高薪酬,给予不同岗位职工不同的薪酬待遇;国有产权和垄断强化了学历的工资效应,并使岗位价值贡献与薪酬支付出现错配;在岗位业绩无法准确衡量的情况下,学历对岗位薪酬有交互作用。结论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错配了学历与岗位薪酬。研究从企业层面提供的有关教育工资效应的经验证据是对宏观或个人层面文献的有益补充,也拓展了普通职工薪酬类文献,有助于理解职工教育特征在职工薪酬支付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教育工资效应 职工教育背景 职工薪酬 国有股权 垄断
  • 简介: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中标率,施工企业往往以低于业主标底5%、8%甚至10%以上中标,而且,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远距离施工项目增多,工程索赔难度加大。在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势下,施工企业只有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才有可能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材料

  • 标签: 建筑业 施工企业 中国 材料成本管理 工程质量 施工项目
  • 简介:招标采购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采购的一种主要形式,招标采购的目的是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采购到质优价廉的物资。因此,招标采购审计的目的也就是审核招标采购是否公开、公正,是否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物资。本文分内部控制的初步测试、总体的分析性复核、招标前、招标过程、

  • 标签: 招标采购 采购审计 原材料 企事业单位 政府机关 内部控制
  • 简介:招标采购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采购的一种主要形式,招标采购的目的是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采购到质优价廉的物资。因此,招标采购审计的目的也就是审核招标采购是否公开、公正,是否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物资。本文分内部控制的初步测试、总体的分析性复核、招标前、招标过程、招标后五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原材料招标采购审计。

  • 标签: 招标采购 采购审计 原材料 企事业单位 政府机关 内部控制
  • 简介:文章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腐败行为发现的可能性将上市公司高管腐败分为显性腐败和隐性腐败。实证研究发现:(1)对于显性腐败,高管高薪可以起到抑制腐败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天生与政府存在亲属关系,这种抑制作用要弱于非国有企业;(2)对于隐性腐败,高薪并不能起到抑制腐败的功效,并且高管薪酬与隐性腐败存在正相关关系,支持了管理层权力理论。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隐性腐败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 标签: 高管薪酬 高管腐败 产权性质 在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