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首都位置需要考虑一系列原则,首都靠近全国生产力分布中心、靠近人口分布中心及靠近国土中心这三个方面的互相关系需要着重探讨。在分析历史上汉民族生产力分布中心东移和建国后几十年一系列情况变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看清北京作为首都的不足。根据首都靠近全国生产力分布中心这个首要原则,郑州、徐州两地中任一地作为首都分别具有较多的优势。

  • 标签: 首都位置 生产力分布中心
  • 简介:本文依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勘察调研,对汉白公渠、宋白渠别口和丰利渠、元王御史渠等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诸引泾渠道的渠口位置做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元末天元渠、清袁保恒新渠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标签: 泾河 泾渠 渠口位置
  • 简介:楚汉时期重要地名"青阳"的位置一直是未得确解的千年谜题。本文指出,秦汉时的青阳,指的是长沙郡(国)青阳县,治地位于今湖南湘阴北境青山岛上;史籍所谓"荆王献青阳以西",指的是前278年楚顷襄王通过楚秦会盟,把湘江以西以洞庭平原为主体的区域割给秦国;史籍所谓"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八字,意为越人水攻长沙(后),(北上)聚舟船于青阳。青阳位置谜题的解决,有利于楚国末年以至汉初洞庭平原自然面貌的认识。

  • 标签: 青阳 长沙 青草山 青山岛
  • 简介:<正>近几年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文章,考证杜甫在秦州、成州诗作中的地名,使杜甫在甘肃的行踪已自渐清晰。本文就杜诗龙门镇的位置谈一点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教正。杜甫《龙门镇》诗云:

  • 标签: 水经注 甘肃天水 西汉水 成县 仇池山 秦州
  • 简介:<正>北宋中后期,为了对付西夏,举朝上下曾为经略河湟西蕃(藏族)地区而煞费心机。到末年,先后在今甘肃、青海二省交界的黄河流域地区设置了河州、湟州(乐州)、鄯州(西宁州)、廓州和积石军、震武军等州军,下辖城、堡、寨、关等几十处。

  • 标签: 河湟地区 黄河流域 河州 北宋中后期 循化 甘肃
  • 简介:<正>一九八五年夏,我随秦汉长城考察队去内蒙古考察五天,其中以半天时间去乌拉山西段找寻赵长城遗迹。回校后草《高阙地望考》一文,刊于《陕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新近读了鲍桐的

  • 标签: 赵长城 匈奴列传 秦始皇 十三年 朔方 史记
  • 简介:考证认为先秦的巴子江州城应该在今渝中半岛,秦张仪所筑江州城相沿巴子江州城,西汉相承,东汉曾一度迁到江北嘴一带,后称为北府城,故将渝中半岛的旧城称为南城,可能是在东汉末年江州城还迁南城。三国以前的江州城大小范围难以确定,但三国李严所筑的城围16里,应该在今大小梁子下半城从朝天嘴到南纪门间,城围大约在6640米左右,里面有郡城、县城、仓城三个小城,总共面积在3.5平方公里左右。宋代彭大雅所筑城范围与后来明洪武戴鼎所筑城相当,城围大约在7000米左右,城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南北已经面临长江、嘉陵江一线,形成东门薰风门、西门镇西门、南门太平门、北门千斯门四个开门,今临江门、校场口、南纪门一线以西可能最初并不在城墙内,宋镇西门应该在这个线上。但明洪武以后的城墙要比彭大雅所筑宋城和明初戴鼎所筑城围长1000多米左右,面积约5平方公里,可能与明洪武以后的历次增修拓展有关。宋代渝州城可能仍是夯土城,故才记载戴鼎"因旧址筑石城",故发现的西水门到朝天门的城墙,高处应该为清代城墙,包裹的城墙应该是明洪武初包裹宋代夯土形成的明初石墙。三国李严大城至少有两个城门,宋代重庆城门四开门,闭门多少待考,闭门只留有洪崖门之名。明清以后城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门,城门名称变化较少,只是明代将人和门称仁和门,太安门称为大安门、金紫门称为金子门、西水门称为福兴门、储奇门称为出奇门。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要重视考古材料,但要认识到考古学材料的局限,尽可能尽全空间点,更要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知考古材料。

  • 标签: 古代 重庆 主城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