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含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在多药肺结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2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含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含莫西沙星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病灶吸收与空洞闭合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后患者痰菌的阴转率。结果实验组多药肺结核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其病灶吸收与空洞闭合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痰菌转阴率远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多药肺结核患者中优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所于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6例多药肺结核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6LZPtoKP/18LZPtoP治疗(胸腺肽方案),观察组基于此,加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加用环丝氨酸(Cs)胶囊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转归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2.86%)高于对照组(60.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7.9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1.06,P>0.05)。结论针对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Cs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环丝氨酸 胸腺肽 耐多药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对于CABG术后患者运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56位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经门诊评估及筛查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运动干预组,追踪随访8周。结果8周后运动干预组抑郁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量提高也更显著。结论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适量规律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CABG术后 抑郁 心脏康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化疗的方式对于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对两组肺结核病患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进行治疗。所有治疗期程为7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5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化疗对于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化疗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黄芪注射液辅助应用在多药肺结核患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着重分析黄芪注射液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25例进行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加行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以及免疫功能改善状况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痰涂片转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药肺结核患者接受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升其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黄芪注射液 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检测革兰阴性菌中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的qacE-sul1基因,为临床提供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信息。方法:使用稀释计数法测定6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季胺盐复合物(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使用改良的表型筛选试验检测QACs的表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检测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sul1。结果: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超过其推荐消毒浓度的8倍;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表型筛选试验14株阳性;11株qacE-sul1基因阳性.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全长基因测序并登陆美国核酸数据库(Genebank).注册号:AY769739;结论: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已出现由遗传物质介导的高QACs的细菌;衣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表型筛选试验能有效地检测高QACs的细菌表型。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季胺盐复合物 耐药 qacE—sul1基因 表型筛选试验 季铵盐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难治结核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1.1-2016.12.31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结核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28例患者中,有36例为难治,且其胸腔积液高达3cm及以上,并能够抽出一定量的积液,对其行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和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三个月后,其中有16例积液完全被吸收、9例有轻度胸膜肥厚粘连、5例因胸腔塌陷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另6例行中药治疗后积液吸收明显。结论在难治结核胸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外,同时应综合应用药物化疗、胸腔置管引流、糖皮质激素、外科手术、中医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特点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纤维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纤维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例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后,患者自述不适症状消失或缓解,各项指标恢复或趋于正常,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全面了解非酒精脂肪肝病,及早检查,及早明确诊断,有助于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退行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的17例病患的资料,从而对腰及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十七例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47±2.69)月。术前患者平均VAS评分(6.78±0.93)分,ODI评分(68.84±7.14)%,Cobb角(21.51±9.49)°;术后随访患者平均VAS评分(2.39±0.94)分,ODI评分(30.74±9.12)%,Cobb角(5.31±3.44)°,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82.35%。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移位,内固定断裂情况,且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对退行腰椎侧凸椎管狭窄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的治疗退行腰椎侧凸。

  • 标签: 退行性腰椎侧凸 后路手术 椎管狭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上腹顽固内脏痛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治疗效果和安全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并接受过CT引导下双侧腹腔神经丛毁阻滞治疗的中上腹顽固内脏痛患者共20例,最终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了率、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中上腹顽固内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与之相关的吗啡用量也有所降低。另外,疼痛的缓解会持续六个月或者直到患者的死亡。同时,在所有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腹泻,有8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有1例患者出现了一过下肢无力,并没有出现于手术相关的死亡情况。结论在CT的引导下采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中上腹顽固内脏痛进行治疗,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具有疗效佳、安全高的特点。

  • 标签: 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 中上腹 顽固性 癌性 内脏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系统硬化症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62例系统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口服。对比2组治疗后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并统计有效及安全。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均低于参考组,且前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2组相关积分、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硬化症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减轻皮肤硬度、雷诺现象,改善关节功能,且有效和安全均比较理想。

  • 标签: 沙利度胺 系统性硬化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一、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病因学探讨NAFLD是脂肪组织和(或)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在肝脏的表现形式,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S)的组成成分之一,亦有证据显示,NAFLD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NAFLD的发展趋势仍未明了,其通常进展较为缓慢,也可迅速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坏死。从临床角度来看,NAFLD的主要危害在于其继发的糖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损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NAFLD、采取什么措施逆转代谢异常是临床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 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NAFLD 糖脂代谢异常 LIVE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顽固劳力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劳力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顽固劳力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 药物治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探讨小儿外部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儿外部脑积水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外部脑积水患者,观察他们的临床表现,对他们进行CT扫描,同时对患儿的脑萎缩及硬膜下的积液实施有效地鉴别诊断。结果以上患儿全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蛛网膜的下腔增宽现象,其中,以双额顶与大脑前纵裂表现得最为普遍,为100%;有64例表现双侧裂池增宽,占总数的80%;有20例表现额顶叶脑沟增宽加深,占总数的25%;有16例表现脑基底池增宽,占总数的20%;有8例表现脑室轻度扩大,占总数的10%。对以上小儿外部脑积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在1年的CT随访过程中,有72例患儿的外部脑积水已经完全消失,8例患儿的外部脑积水有显著地减少,治愈率为90%。结论可以得知,进行CT检查与随访观测,可以提高小儿外部脑积水的诊断与鉴别率,为以后的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具有重大价值,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群体 外部性脑积水 CT诊断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应用效果及优越。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74例周围面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使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比较,观察者治疗前、后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35例(94.5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8例(75.68%),观察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面瘫患者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优越,应用价值显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周围性面瘫 治疗效果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紫癜肾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88例小儿过敏紫癜肾炎患者,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前者给予西医治疗,后者采用西医联合槐杞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优于对照组的77.3%(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尿红细胞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P<0.05)。结论西医联合槐杞黄治疗小儿过敏紫癜肾炎疗效显著,且安全高。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预防保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方法选取我院结核科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38例,实验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疗联合卡介茵多糖核酸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预防保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肝损害情况。结论实验组的肝总损害率为18.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肝总损害率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预防性保肝治疗 肺结核 肝损害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