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以德育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下,检验医学教育的实习阶段,必须建立新的实习模式。以加强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教过程中穿插讲座,讲授检验医学的新知识,让学生学习新技术、新进展,并加强临床意义的教学,弥补教材滞后的缺点,使他们成为检验医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 标签: 检验医学 实习生 临床带教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我院监护室临床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护理学家 NKongho研制的关怀能力量表( CAI)、西班牙学者 Moreno-JimUnez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测试监护室工作年限< 5年的青年护士应用人文关怀教模式前后的关怀能力、职业倦怠等情况,分析人文关怀在教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干预前后监护室青年护士的关怀能力、职业倦怠情况、三基考试成绩、临床突发事件应对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文关怀对于青年护士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监护室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微型钢板与张力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87例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治疗组给予微型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张力内固定治疗,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予微型钢板与张力内固定治疗均可治疗髌骨骨折,但对比显示微型钢板治疗效果更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型钢板 张力带内固定 髌骨骨折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骨科实习护生临床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引入SBAR沟通模式,建立护生观察与报告病情的标准化沟通模式,通过培训规范护生对患者资料的收集、评估过程。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教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提高,操作考试中与沟通和评估有关的操作得分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沟通模式使护生学会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患者病情,提高了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护生对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 标签: SBAR 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骨痂出现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愈合时间情况。结果在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92%,显著多于对照组7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痂出现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优良率,加快疾病恢复速度,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美容整形手术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加药物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增加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的VAS得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次、镇痛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的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频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美容整形手术疼痛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放松式 激励式 心理护理 美容整形 手术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内科护理教中情境教学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护理实习的实习生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小儿呼吸内科护理传统方法教,观察组则给予小儿呼吸内科护理情境教学法教。对比两组的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呼吸内科护理教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质量,更有利于实习生素质方面的提高,比较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呼吸内科护理带教 情境教学法 临床应用
  • 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量的中专、大专、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教的效果。2007年以来,我科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学历层次,选择不同的教老师,采用了“一对一”教方法。依据实习大纲,制定相应的教计划,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护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教学 质量控制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闭合复位锁髓内钉内固定应用于胫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胫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行闭合复位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骨折程度进行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未见锁钉松动、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骨骨折
  • 简介:局部皮肤碘酒灼伤是由于骨科手术多采用碘酒消毒、乙醇脱碘,当抬高肢体消毒时碘酒由高处流向低处而渗进止血内层而无法脱碘,加之局部组织受压,造成局部皮肤灼伤。针对此并发症,我科采用了一种将手术贴膜严密贴敷于止血带下缘及该处皮肤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避免了碘酒造成皮肤灼伤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为此产生的医疗纠纷。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碘/副作用 抗感染药 局部/副作用 烧伤 化学/预防和控制 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外两种不同方式延续护理在携带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院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的192例患者按能否在院内picc专科门诊行导管维护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112例。对照组为下级区域医院实施的院外延续护理,观察组为我院实施的院内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延续护理方式发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知晓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6%,低于对照组的2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度观察组(94.01±8.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8.11±1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picc专科门诊延续护理方式可提高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度。

  • 标签: PICC出院带管患者 院内外两种不同延续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教制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选择本院新入科的74名护士,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传统跟班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导师教制,将两种教模式的新护士考核成绩以及对教方式的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护生在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床边综合能力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护生在教方式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59%vs72.97%),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教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可显著提升护士的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有助于护士综合发展。

  • 标签: 导师带教制 新入科护士 培训
  • 简介: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了程序化管理,运用PDCA程序四个环节即:制订总体计划、实施计划措施、实行教学质量制、反馈处理。进一步提高护生及教老师整体素质,确保临床教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批“实用型”护理人才,逐步使我院教学管理朝着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实习 质量控制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效果观察。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共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经诊断均有输尿管结石症状并且采取手术治疗后出院携带双“J”管。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对比 输尿管结石 双&ldquo J&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性护理知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88例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实习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教基础上运用隐性护理知识。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合格率以及临床实践合格率分别为100.0%和97.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实习生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中应用隐性护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隐性护理知识 心血管内科 护理带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外伤蒂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9例手外伤实施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实施手外伤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均获成功,皮瓣全部存活,平均住院时间为22.5d。所有患者进行半年后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似,日常生活劳动不受影响。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皮瓣移植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手外伤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实施锁髓内钉治疗,既可提高骨折愈合情况,又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和锁髓内钉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锁髓内钉治疗,研讨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讨组较参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均良好,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患者,能有效促进其快速恢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 带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造口患者使用舒适实用型底盘护满意度的影响调查。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使用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和常规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34.58,p<0.01)。结论使用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对提高造口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带 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教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教中的教效果提高护理实习生的适应性,保障教工作的的顺利开展。方法针对于手术护理实习生的教,以人为本,同时为护理实习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教,使护理实习生更快适应手术室的特殊要求,熟练掌握手术室的基本操作。结果个性化教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素质,提高了临床教的效果。结论个性化教的应用可以激励实习护士学习手术室的相关知识,同时能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个性化教学 带教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