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发病情况山东省济宁市某养猪场,饲养160余头育肥猪,发现一圈猪舍中两头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高热,次日相继另有三头出现类似症状。随后请当地兽医治疗,用解热、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投药后病情好转,又复发,病程持续数天至半月不等,80%发病猪只转归死亡,随后到笔者处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猪瘟 诊治 发病情况 治疗效果
  • 简介:我县某小型猪场,存栏商品架子猪150余头。2004年9月10日,购进苗猪36头,三天后相继发病,呈暴发趋势。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粪便干燥,尿黄,皮肤发白,个别猪发病后皮肤泛红。应用青霉素,丁胺卡那,安乃近等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并出现死亡病例,遂邀笔者前去诊治,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血液学检验,最后确诊为猪红细胞,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 血液学检验 防制措施
  • 简介:红细胞为春到秋季奶牛的常见,虽致死率不高,但严重影响牛生长发育。笔者选择一个奶牛饲养场分别采集不同日龄奶牛的血液,检查感染程度。然后采用不同药物防治,以筛选出最有效药物。1调查对象试验动物在遵化市某牛场选择178头奶牛用于试验。2调查方法2.1奶牛红细胞感染率的检测对各种年龄的奶牛进行采血,包括:犊牛、青年牛、泌乳牛,对各种年龄的奶牛进行采血液学镜检的方法,检测红细胞感染及感染强度。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青年牛 药物防治 泌乳牛 感染强度 感染程度
  • 简介:近年来,猪红细胞在我地流行趋势日增,是造成猪牛羊等家畜死亡的一种主要传染病。流行特点从临床上看,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发病家畜不分品种年龄。传播途径以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吸血昆虫传播为主。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接触可发生传播。被红细胞污染的注射器、针头、耳标钳、剪毛剪、输精器等可经血液传播。吸血昆

  • 标签: 奶牛 附红细胞体病 诊断 治疗 临床症状
  • 简介:奶牛红细胞是由红细胞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红细胞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类微生物。该病原体可引起牛发热、黄疸、贫血和产奶量下降等症状。1发病情况2012年7月25日,沈阳苏家屯区王某自家养殖的奶牛发病,牛消瘦,四肢无力,疲倦喜卧,起立缓慢,牛倒卧届需较长时间才能重新站立。食欲不振。曾在附近兽医院注射过青霉素,但效果不佳。2临床症状牛消瘦,精神沉郁,四肢无力,疲倦喜卧,起立缓慢。食欲不振,瘤胃蠕动音弱,腹泻,尿黄。呼吸急促,鼻有灰白浆性鼻液,流泪。眼结膜黄染,口唇苍白。体温是40.4℃,心跳106次/分。

  • 标签: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诊治报告 人畜共患传染病 附红细胞体感染 发病情况 四肢无力
  • 简介:某地一头犬长期消瘦,在一次出现场回来后突然发病,经临床和血液检查分析,确诊为红细胞感染,经及时治疗,该犬已痊愈。现将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附红细胞体感染 诊治 检查分析 消瘦 发病
  • 简介:猪弓形体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原虫;猪红细胞是由猪嗜血性支原体——红细胞寄生于猪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寄生虫。两者都是近几年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传染性寄生虫,均以8~10月间的高温季节较为多见,两者都有高热稽留(40.5℃~42℃)、皮肤变色等相同症状,临床上很容易混淆,要注意鉴别。在传播途径上,猪弓形体是猫;而猪红细胞是蚊蝇或胎盘垂址传播。在发病年龄上,猪弓形体多发于50~100千克的猪;而猪红细胞多发于20~40千克的小架子猪。在症状上,猪弓形体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后期呼吸高度困难,体表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猪红细胞有贫血、轻微黄疸症状。在病理剖检上,弓形体

  • 标签: 猪弓形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1发病情况2011年9月,南阳市南郊某养殖户饲养的10头奶牛有1头发病,主要症状是高烧、眼结膜潮红、流泪等,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体温升高到4.1℃~42℃,1~2d后死亡。接着,又有3头奶牛发病,这次因及时诊断和治疗,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发病情况 药物治疗 体温升高 养殖户
  • 简介:1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26头,有一猪圈7头育肥猪突然发病,养殖户认为是链球菌感染,先后用青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不见好的治疗效果。3d后波及同猪舍的2头怀孕母猪、23头仔猪及12头育肥猪。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早产,并产下弱、死仔等现象。经询问畜主,该猪场已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的疫苗注射。自发病起,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猪蓝耳病 混合感染 弓形虫病 诊治 发病情况
  • 简介:猪瘟是翁安县猪群的常发常见,临床症状以发热、出血、广泛性炎症为主。红细胞是一种可通过摄食含有该病原的血液或被该病原污染的饲料、饮水、粪、尿等直接感染;或通过被污染的各种器械被感染;可通过吸血昆虫等媒介传播;通过交配传播及胎盘垂直传播等高度传染性人畜共患病。又称红皮、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目前国际上已将其归类为支原体属。病原体附着于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一般多为隐性感染。急性期以发热(40~41.5℃)、贫血、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高度传染性 人畜共患病 混合感染 媒介传播 垂直传播
  • 简介: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肌肉或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咳嗽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迅速,病程5~7天;红细胞是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程约8~30天,死亡率高。这两种混合感染后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给养猪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猪流行性感冒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流行性感冒病毒 诊治 接触性传染病
  • 简介:一、猪红细胞,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流行过,临床上常与其它疾病并发感染,并可继发感染多种疾病。我区在2003年入夏以来,连续阴雨、潮湿,首先从我区的北部与河南、山东交界的乡镇颜集、张集、古井、牛集、魏岗等乡镇传人我区,其病势凶猛、传播迅速,呈暴发型流行。给我区的养猪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

  • 标签: 谯城区 附红细胞体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7月底8月初我县降雨时间长,强度大,高温高湿天气多。部分动物圈舍进水,饲养环境较差。8月15日杨疃镇部分农户生猪零星发病,病猪不食,高热不退,皮肤发紫,用青霉素、黄胺甲氧嘧啶、血虫净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19日逐渐向东向南扩散,24日全县有9个乡镇出现疫情,发病率6.3%,病死率23.6%,发病以仔猪、架子猪比例更高,更易死亡。散养户生猪发病率死亡率高,占发病总数的82.3%。

  • 标签: 非典型猪瘟 附红细胞体 诊疗报告 混合感染 发病率 高温高湿
  • 简介:羊的消化道线虫种类很多,给养羊业造成了不少危害,其中捻转血矛线虫的危害较为严重。羊焦虫是由寄生在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焦虫引起,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红细胞是由红细胞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当这些疾病混合感染后对羊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笔者就所遇到的此类疾病的混合感染病例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混合感染 焦虫病 附红细胞体病 消化道线虫 捻转血矛线虫 贝斯
  • 简介:红细胞红细胞引起的牛、猪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寄生在红细胞内,也可游离于血浆中。此2001年度我县有个别猪场发病,今年不同规模的养猪场生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怀孕母猪呈爆发性流行,引起流产、死胎,影响了我县养猪生产发展,造成养猪业很大的危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惨重。

  • 标签: 附红细胞 母猪 繁殖障碍 养猪业 经济损失 发病特点
  • 简介:红体细胞作为近年来最新流行的猪之一,已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腾冲市固东镇自2003年以来常有该病发生,肉食品检疫中也曾先后多次检出感染该病的病猪肉,给当地养猪业造成较大危害。本文以45例畜的治疗为例,介绍了猪红体细胞的治疗原理、治疗方法。

  • 标签: 附红体细胞病 诊治
  • 简介:发病情况。河北省临城县西镇村刘某饲养的100多头猪,其中,小猪30头,2个多月龄,引进已有1个多月。2003年9月10日,小猪突然发病,并死亡2头,病猪5头,后来病猪逐渐增多,并波及大猪。当地兽医诊断为猪感冒,按感冒治疗,肌肉注射安痛定、青霉素、磺胺嘧啶,连用3天,不但效果不明显,反而有个别的病猪发生死亡。后来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 标签: 感染病例 2003年9月 混合 猪瘟 发病情况 兽医诊断
  • 简介:禽住白细胞原虫多在夏、秋季节发病,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在138—225日龄的鸡群中暴发。因此,一定要认真地加以防治。

  • 标签: 禽住白细胞原虫病 防治 症状 诊断
  • 简介:摘要:螺旋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微生物,其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犬为该病易感动物之一。临床上以血便为主要特征。笔者通过在千山区兽医站门诊工作过程中确诊的12例犬螺旋的诊断和治疗,作以阐述。

  • 标签: 螺旋体 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