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 61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1 例,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肺部感染控制治疗效果,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组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手术治疗组进行小脑幕切迹切开联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值;并发症。结果联合手术治疗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值、术后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方面相较手术治疗组更好,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治疗措施效果理想,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状态,并缩短住院的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小脑幕切迹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组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手术治疗组进行小脑幕切迹切开联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 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 ADL评分值;并发症。结果:联合手术治疗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 ADL评分值、术后 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方面相较手术治疗组更好, 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治疗措施效果理想,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状态,并缩短住院的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小脑幕切迹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于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ICU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气管切开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采取传统开放气管切开的对照组、采取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研究组,两组各40例。为两组进行临床护理并比较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危重症患者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与临床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ICU 危重症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对口引流保留皮桥与肛瘘切开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肛瘘切开,实验组行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痊愈后及6个月随访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为(22.5±4.6)d,对照组为(31.4±4.7)d,实验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很好地保留肛门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 肛瘘切开术 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应用气管切开治疗的 7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9.7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实验组 BE、 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 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术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应用气管切开治疗的7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9.7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BE、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术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切开挂线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肛周脓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均为28例,A组实施切开挂线治疗,B组则行切开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89.29%)显著高于B组(71.43%,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治疗,效果好于切开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肛周脓肿问题进行两种手术形式的对比分析,即切开挂线切开引流,对疗效做以临床讨论。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肛周脓肿,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观察组则为切开挂线,分析不同策略的成效。 结果: 从 手术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12.2±2.7 ) min 、( 18.3±0.9 ) d 和( 15.1±2.7 ) d ,对照组为 ( 16.8±3.1 ) min 、( 26.1±1.8 ) d 和( 24.7±1.9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安全有效。 结论: 采用 切开挂线对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跟更为安全,可以控制并发症,减少脓肿复发,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用时,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属于急救手术,不仅可减少后遗症的额发生,还可有效增加通气量和改善通气道功能,方便吸痰提高抢救效率,挽救危重病人生命。正规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病人的变化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从而将病情治愈率提高。接下来本文要讲述如何防止脑出血行气管切开后发生并发症,以及如何开展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 标签: 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患者 78例分别以研究组与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护理效果、 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综合护理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 作用
  • 简介:从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可以知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治疗单纯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有效,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后UBM检查示前房角开放均>2个象限,(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使Nd

  • 标签: 切开术治疗 周边虹膜 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切开引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切开挂线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34%)低于对照组(32.76%),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挂线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肛周脓肿切开、对照组给予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的12个月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时应首先考虑切开挂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以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切开挂线切开引流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52 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治疗与切开引流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评价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肛瘘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数据,实验组优于对比组( P < 0.05 )。 结论 :在肛周脓肿临床治疗期间,切开挂线的整体疗效更满意,不仅能够加快手术创面愈合,也能降低肛周脓肿的复发率以及肛瘘发生率,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手段,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引流术 切开挂线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患者78例分别以研究组与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综合护理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采取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50例患者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分析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的血氧饱和度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后的第1天和第7天血氧饱和度在95%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平均时间为(10.25±1.32)d,平均住院时间为(12.25±1.68)d,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平均时间为(16.85±2.25)d,平均住院时间(18.58±2.16)d,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发现,采取气管切开手术的重性颅脑损伤患者要降低出现气道梗阻的情况,要选择合适的气管切开套管,术后采取正确手段进行气道湿化,选择合适的实际进行吸痰,管道固定到位,正确管理气囊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气管切开术 气道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行气管切开中应用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高,且可使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得到显著降低,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