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创建于1935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事业,拥有丰富的桑、蚕种质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年承担多项国家、市科研项目,可繁育原种2万张、普种35万张。

  • 标签: 科学技术推广 重庆市 研究院 蚕业 中国西南地区 良种繁育
  • 简介: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挂牌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系直属于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蚕桑种质资源保护、桑蚕品种选育、实用技术研究、科学普及培训、技术推广服务和良种试验繁育等职责。现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配套单位、重庆市桑蚕品种资源保护单位、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和西南大学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

  • 标签: 科学技术 重庆市 研究院 蚕业 科研事业单位 蚕桑产业
  • 简介: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挂牌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系直属于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蚕桑种质资源保护、桑蚕品种选育、实用技术研究、科学普及培训、技术推广服务和良种试验繁育等职责。现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配套单位、重庆市桑蚕品种资源保护单位、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和西南大学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

  • 标签: 科学技术 重庆市 研究院 蚕业 科研事业单位 蚕桑产业
  • 简介:云南省罗平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距昆明市243公里.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的优势较为突出。但是.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致使一部分群众还处在贫困状态。为了加快罗平县的经济发展步伐.尽快使农民脱贫致富,我们结合县情,在反复对蓖麻的种植、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台考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1994年提出了我县农业发展的又一条途径——综合开发蓖麻资源。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组建了开发机构.制定了“四步”综合开发的目标和措施。

  • 标签: 综合开发 经济发展 开发机构 农民脱贫 优势资源 科学技术
  • 简介:本刊讯在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的温室内.种植的小西瓜主要有黄金丽人,美金无籽、金小兰、金小凤、黑美人、红小玉、黄小玉等多个品种,这类小果型西瓜一年四季都可供应市场,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一是这种小西瓜个头如碗大.外观精美秀丽,

  • 标签: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供应市场 小西瓜 培育 小果型西瓜 实验基地
  • 简介:本刊讯最近,笔者从广西科技厅有关公告获悉,广西15个水果项目被评为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广西常绿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及常绿关联性状SCoT标记研究,广西甜瓜黄斑病毒(MYSV)的分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广西野生毛葡萄响应炭疽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及功能基因挖掘,卡亡果与扁桃cpD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广西毛葡萄酒香气物质变化规律及酿造贮藏工艺对其影响研究,广西葡萄霜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嫁接诱导厚皮甜瓜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变异机理研究,柁果成熟衰老过程中乙烯受体ETR1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

  • 标签: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广西 水果 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因表达与调控 野生毛葡萄
  • 简介:曾勉(1901—1988),号勉之,男,汉族,浙江瑞安人。园艺教育学家,园艺学家,柑桔专家。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1928—1934年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授,从事柑桔、杨梅、梅、银杏等多种园艺植物的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

  • 标签: 中国农业科学院 柑桔 研究所 所长 园艺学家 东南大学
  • 简介:生产课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对学生积累生产实践经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影响动物科学专业生产课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 标签: 动物科学 专业生产课 教学效果 问题分析 教学改革
  • 简介:  我国自然气候资源十分丰富,自北向南跨越六大气候带,多样性的地形、土壤、降雨、光照等自然条件,构成了多种农业生态类型,特别是纬度的大跨度和海拔的巨大差异,产生了多种生态环境类型,使得几乎所有果树作物都可以在我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几乎所有果树作物都可以通过优化生态布局而生产出优质产品,并不同程度地拉开成熟期.  ……

  • 标签: 产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 我国果树
  • 简介:《蚕学通讯》季刊自1982年以著名蚕遗传学家蒋同庆教授为首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百家争鸣”、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的领导下,在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以上两届编委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刊登蚕业科技论文,积极报道国内外蚕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研究动态等,公开发行,为我国蚕业科技.生产、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科学管理 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蚕业科技 主动适应 刊物质量
  • 简介:武胜,隶属小平故里—广安市,地处嘉陵江中下游,辖31个乡镇,幅员面积966km^2,总人口85万,其中农业人口73万,先后纳入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成功列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县,是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武胜有着悠久的蚕桑生产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蚕茧比重占据全市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当时南充地区第一、四川省第三产茧大县。近年来,武胜深入贯彻中央、省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依托蚕桑发展历史沉淀的产业基础和群众基础,强力推进蚕桑产业恢复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经过2016年准备、2017年探索,截至目前,全县新建优质蚕桑基地0.1万hm^2(1.5万亩),农业产值达到1.5亿元,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现将具体做法汇报于后。

  • 标签: 蚕桑基地 科学发展 政府主导 现场会 嘉陵江中下游 农业人口
  • 简介:2001年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铜梁县开始实施,大庙镇石院村2社被定为实施示范社.全社36户、125人,其中在家务农的31户、104人.有耕地6.47hm2,其中田3.3hm2、土3.1hm2.在课题实施前的2000年,全社有桑树32000余株,其中小桑园1.3hm2、18000余株,年养蚕120张、产茧3500kg、收入42360元,单张产29.2kg、收入353元.从2001年开始大育苗、大栽桑,大力引进蚕桑新品种,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到2003年发展到全社养蚕223.6张、产茧7678kg、收入92136元,单张产茧34.3kg、收入412.06元.全社户平养蚕7.2张、收入2972.1元.课题实施3年来,增加养蚕103.6张、增产蚕茧4086kg、增加收入49776元,分别增长86.3%、115.8%、117.5%.单张产茧增加5.1kg、增收59.06元,分别增长17.5%和16.7%.全社实现年667m2桑养蚕3.1张、养蚕直接收入1279.66元.现将该社实施蚕业课题的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结构调整 蚕桑科学 养蚕经济 大庙镇 石院村 蚕业
  • 简介:5月20日,广西科学技术厅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成果发布推介会,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应邀参加了此次推介会。推介会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荣获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进行推介。项目负责人潘志新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研究取得的核心成果:建立适合广西实际的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优质蚕种繁育技术体系以及创新建立蚕种质量追溯新模式等关键技术体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56篇,其中SCI论文1篇;项目成果极大提升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技术水平,也补充完善我国蚕种质量技术标准体系,为蚕种质量安全和优质蚕种足量供应提供技术保障;成果转化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20.35亿元,新增利润11.80亿元,其中农民新增收入18.06亿元,新增利润11.33亿元;累计为蚕农挽回经济损失1.57亿元,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为保证广西蚕茧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科学技术奖励 技术推广 广西 蚕业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技术标准体系
  • 简介:通过剖析广西蚕业50年科技发展历程,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科技创新成就,重点分析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品种创新、种养技术、资源利用等科技创新的手段及成效;客观分析了广西蚕业科技创新存在的种业、技术、人才、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不足,提出了广西蚕业今后在科技创新方面需着重从产业多样化、种业集团化、技术省力化、产业高效化方面发展的思路。

  • 标签: 广西蚕业 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所以来共获得科研成果15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51项,院(市)级奖项31项,其他奖项11项,通过鉴定53项。另外,获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项,7个品种通过审定,建成各级科研平台17个。

  • 标签: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研成果 研究所 平台 柑桔 软件著作权
  • 简介:农科专业存在招生、专业思想、就业对口率等方面不足,究其原因,与农科类学生招生计划数量、就业环境、就业起薪和社会认识等因素息息相关。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近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分析,可看出农科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农科专业应用性、实践性优势,又能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行业认识,破解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难题,为高校提升农科专业认同、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 标签: 农科专业 就业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