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用血只检测ABO血型和Rh抗D同型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用血安全,RH系统输注不匹配的血液容易产生抗体,患者发生溶血等血清学反应。

  • 标签: 血型,RH分型,输血安全,精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检测结果。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 要 阐述了ABO血型与Rh血型在分型,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产生方式、种类数量及分布,控制抗原合成的基因座位数量和位置,血型抗体种类,血型鉴定方法,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时机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ABO血型 Rh血型 比较
  • 简介:本文采用单克隆抗A、抗B、抗H抗体结合高灵敏度的酶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精液的精子进行了ABO血型检验,均正确做出鉴定。该方法可用于微量物证的法医学检验,具有简便、高灵敏等特点,适合推广利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法医血清学 ABO血型 精子 生物素抗体 ABC复合物
  • 简介:临床上鉴定血型的传统方法为试管法和玻片法,但是长期临床应用发现此两种方法敏感性较差,检测结果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且结果不能长期保存。自从微柱凝胶检测技术问世,全自动血型仪应用于医院和血站。笔者就全自动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型检测 全自动血型仪 手工试管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那天夜里,熄灯号悠长的颤音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下揪住了他的心。揪得他七慌八乱,离凌晨五点仅剩七个小时了呀!“娘,您路上劳累,就先歇吧!”他截断娘绵长无尽的话,抓起军上衣,想赶紧在左口袋上沿儿缝上部队代号、姓名和血型。娘把军衣从他手里扯过去:“让娘缝。”“我会缝。到部队一年,我连被子都会缝呢!”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并提出了血型(bloodgroup)的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发现,也标志着一门新学科——免疫血液学的创立。最初,免疫血液学主要涉及血型、血细胞抗原和抗体及特异性血液蛋白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研究。

  • 标签: 血型 免疫学检测 基因检测
  • 简介: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0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1].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0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 标签: 血型鉴定 血型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异常在孕妇中所占比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盐水试管凝集法进行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血清效价大于164者有18例,异常检查率9%。结论在产前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疾病发

  • 标签: 血型抗体 溶血病
  • 简介:摘要血型检测不同于其它的检验,其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当发生输血反应时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就血型检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血型鉴定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输血反应产生的原因以及患者产生输血反应时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以期加强血型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 标签: 血型检测 输血反应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受血者标本和献血员红细胞标本均采用血型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上传检测结果,并自动匹配与受血者的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的血袋,交叉配血试采取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凝聚胺法验进行,实现输血精准化。结果:90%以上受血者实施精准化输血后可获得与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完全相合的输血,且与实施前相比可显著降低有输血史、多次输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且可提升疑难配血在不规则抗体阳性下的成功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治产生Rh系统抗体,提升了输血安全性和疑难配血成功率。

  • 标签: 精准化输血 Rh血型抗原 检测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血型标本中意外抗体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和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对2012?2015年申请配血和抗体筛查的共1216例临床标本中意外抗体进行筛查和抗体特异性的鉴定。结果1216例标本中602例(49.5%)为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均阳性,其中312例(25.7%)间抗检测出意外抗体,女性206例,占总阳性比为66.0%。共查见6个系统的意外抗体,以Rh系统的抗体最高,其佘依次为MNS系统>ABO系统>Kidd系统>Lewis系统>Duffy系统。结论临床血型标本中意外抗体检出率比较,女性占比高,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意外抗体筛查及特异性确定,可避免受血者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抗体检测能提高临床配血的相合率,保障输血及时、安全、有效。

  • 标签: 意外抗体抗 人球蛋白实验 疑难配血 抗筛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开展妊娠期常规RH血型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门诊和住院部接诊的620例孕妇的RH血型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在620例孕妇样本中,筛查出5例RH阴性血型,RH阴性血型概率为0.81%,其中有3例存在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8%。所有RH阴性血孕妇中因急诊在本院完成分娩1例,其余均转入综合性医院分娩,所有人均未发生妊娠不良后果。结论基层医院更应该重视对孕妇进行常规RH血型检测,这项检测对孕妇,特别是有过流产、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等经历的孕妇意义重大,根据检测结果必要时可考虑将孕妇转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分娩。

  • 标签: 基层医院 孕妇 RH血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输血前采用Rh血型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84例接受临床输血干预的患者,根据病史对患者分为研究组(n=92)和常规组(n=92),其中没有或单次接受输血干预的患者,定义为常规组,多次输血干预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Rh血型检测。分析应用价值。结果共184例接受输血干预的患者,其RhD抗原频率为97.83%、RhC抗原频率为93.48%、Rhc抗原频率为52.17%、RhE抗原频率为43.48%、Rhe抗原频率为96.74%。同时经过Rh血型系统抗原测定,双群结果共有19例,其中研究组共有13例,占比68.42%(13/19),常规组共有6例,占比31.58%(6/19),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RhD抗原阳性率为(11.96%),常规组RhD抗原阳性率为(3.26%),差异显著(P<0.05)。结论输血前对其进行Rh血型检测,能够保障输血更安全。

  • 标签: Rh血型检测 输血前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早期脑卒中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入我院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照病情分为缺血型脑卒中组47例;出血型脑卒中组23例。同时选取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vWF抗原水平、D-二聚体抗原水平。应用SPSS.22版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检验探究缺血型与出血型脑卒中在VWF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上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vWF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组vWF抗原水平与D二聚体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脑卒中患者D-二聚体抗原水平与vWF抗原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18,P=0.003)。结论早期脑卒中患者的血浆VWF和D-二聚体可用于临床检测脑卒中的发生,且具有中等程度正相关性,但二者均无分型差异。

  • 标签: 脑卒中 vWF D-二聚体
  • 简介:人类血型,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膜表面分子结构的型别。现在已经发现的人类红细胞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Rh型等几十个血型系统。但血型并不是人和动物的专利,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血型。据科学家统计,目前已发现的500多种蔬菜、果实等植物中就有1130多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血型。如萝卜叶、苹果、草莓、南天竹、甘蓝、南瓜、梨、辣椒、山茶、辛夷等60多种植物是O型;葡萄、李子、荞麦皮、咖喱粉、花椒粉、单叶枫等40多种植物是AB

  • 标签: 植物血型 血型之谜
  • 作者: 青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绵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3-01谈起血型,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是通过参加无偿献血、健康体检或生病住院等方式,经过筛查,了解了自己的血型。过去很多人可能一生也不知道自己血液的血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在只要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医院都会筛查出新生儿的血型。因为每个人的血液有着不同血型,平添了人们对血型的强烈好奇心,也自然成为了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话题。议论最多的是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你看某某人性格急躁,争强好胜多半是A型血;你看她性情随和、不争名利,可能是B型血;多愁善感、性格内向的就是O型血,AB型血人的性格就看他偏A还是偏B。”在没有学习医学知识以前,我也被蒙蔽了,但学习医学后,才发现可能很多人错误的把心理学中对性格类型的分类A型、B型和C型性格,与A、B、O血型错误的画了等号。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1血型遗传1900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以来,血型被用来描述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后来相继发现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都有各自的型,如今血型已作为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人类的血型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形和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三种。2红细胞血型系统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红细胞血型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BO、Rh、H血型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膜表面各种血型抗原系统的统称。根据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认定,截止到2011年共发现有30种主要血型系统,328中抗原。2.1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那(Karl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国际输血协会的命名为ABO,001。其血型基因位于第9对染色体上,基因名为ABO,由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形基因,因此表型为A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AA或AO,同样表型为B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BB或BO。目前发现的ABO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已有200多个。人们常说的ABO血型,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A、B抗原决定的。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天在席间来了个星座血型专家,于是大家自然谈起了星座、血型,还有个性啦,男女交友这类的事……大家正热闹地起哄着,忽然有人对着发愣的我丢过来一个问题:"侯大哥,你到底相不相信血型和星座这类说法?"我?其实我也没认真思考过信或不信的问题。"那你刚刚在发什么愣呢?"我只是忽然想起关于我弟弟血型的事……

  • 标签: 底相 告诉我 八年 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