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儿时走多了夜路,我特别喜爱黑暗中的居家灯火。成年后经常为文字垃圾所苦,我渴望在作品中找到思想的宝石。一个作品,假如没有什么让人眼睛发亮,没有什么让人心灵震撼,即使洋洋几十万字,我也只能称其为小作品。相反,一个让人眼睛发亮、心灵震撼的作品,即使只有寥寥几十、几百字,都可能构成一个大作品。因为其中有思想的宝石。

  • 标签: 记忆 作品 宝石 眼睛 心灵
  • 简介:在《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中,巫鸿教授对中国礼仪美术的表现方式、历史进程及其背后的政治、宗教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图像艺术来探寻民族的集体记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尤其是宗教文化和神话以及宗教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 标签: 礼仪美术 集体记忆 宗教文化
  • 简介:记忆里,小时候最惊奇的一件事,是上小学的前一年,随爷爷、母亲和哥哥,去大同看望当兵的父亲。营房在城外,去城里游玩,来去都要经过城门洞子。

  • 标签: 记忆 惊奇 小时候 当兵
  • 简介:一、当"自我"成为问题:文明史视野与现代性危机近年来,文化记忆、历史记忆、怀旧文化、口述史写作,成了人文学科乃至大众文化的热议对象。记忆为何能够在当代文化现象中获得广泛关注?记忆又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理论加以把握?记忆文化是否只是一种现代性的现象,或仅仅属于当代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在一个怀旧风靡、消费历史的时代,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究竟是冗余还是匮乏?什么是好的记忆

  • 标签: 文化记忆 文明史 现代性危机 认知 诗意 历史记忆
  • 简介:在台湾问题上针锋相对中国过去有一个流行的说法:“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而在中美建交以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我无论是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副部长、部长,还是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国大使,听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是台湾,说得比较多的是台湾问题。像我在美国工作那几年,1999年驻美使馆就台湾问题与美方交涉70多次,2000年达93次。为什么会这么多呢?

  • 标签: 外交部发言人 台湾问题 记忆 快乐 美国大使 阶级斗争
  • 简介:说到成都,记忆之门开启.最初,成都于我是一个女孩的形象.回到童年.那时,我正在上小学四五年级.有一天,班主任将一位陌生但大方的女孩带进教室,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新同学,刚从成都转学过来.那时,相对于江南,成都是那么的遥远,遥远,而又神秘,仿佛超越想象,仿佛属于另一个世界.我们只知道它是四川的首府,坐火车要几天几夜方能抵达.那么遥远的地方,一辈子都不见得有机会去,我们都如此想.而这个女孩的来临,顿时将成都拉近,并具体化为一个清纯而动人的形象.不得不承认,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她.她有好听的名字,身材匀称,皮肤特别白净,是那种透明的白.十岁光景,我哪里懂得什么身材方面的问题,就是觉得她好看,怎么看都好看.好几回,还在梦中见过她呢.当然,那时,这样的梦是不能透露给任何人的.否则,我的小男子汉形象就会受到毁坏.

  • 标签: 人的形象 成都 记忆 印象 味道 声音
  • 简介:世纪之交的中国影坛正在返朴归真,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孙周的《漂亮妈妈》不仅在国际上频频获得大奖和好评,而且以非职业演员、黑白胶片和平民视角标示出中国电影人对电影和生活的领悟。相对于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叙事风格,这些影片试图切近当今中国社会,表达一种比较民族化的情感,可以说,以小叙事和情感取胜是这些影片的突出特点。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到《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越来越不像所谓“第五代导演”,他从重造型、写意、寓言走向了关注个体的人,风格由绚烂趋向朴实。这是一次生命由不平、呐喊到达平易、通达的人生领悟的精神

  • 标签: 张艺谋 《我的父亲母亲》 孙周 小议 传统精神 第六代导演
  • 简介:"文革"十年迷雾的流散是于骤然间开始的,应运而生的"伤痕文学"可以说毫无心理准备,因而对于民族创伤的料理难免急切和草率,至于"十年"历史资源的勘探与开掘则同样流于表象和浮泛.它仅仅告诉了我们"历史是这样的",却回答不了"历史何以这样".

  • 标签: “伤痕文学” “反思小说” 历史叙事 文化大革命 “文革” 真实
  • 简介: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漫派激荡人心的文学故事,巴尔扎克式充满挫折又从未退缩过的传奇人生,

  • 标签: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
  • 简介:尽管莫言常常强调自己对当下现实有一种很强的“参与的态度”,但正如许多针对50后作家的批评,他们在不断强有力地重述中国当代史时,对当下现实的介入也表现得越来越孱弱无力。莫言1976年当兵离开农村,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开始他的文坛生涯,1995年妻女随军迁往北京。研究者大都注意到类似“离乡进城”经历对作家书写农村与底层世界造成的隔膜感,但仅仅着眼于城乡二元格局,

  • 标签: 《生死疲劳》 莫言 “历史” 有效期 解放军艺术学院 创作
  • 简介:英国学者西蒙·沙玛说:“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射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建构。”也就是说,所有的风景都是有意识的,特别是对诗歌而言。诗人沉浸于观看,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获得对风景的感知和控制,从而让风景得以成型,这意味着以某种秩序建构一幅图画:它的色彩、线条和次序。而这个过程,从实践过程讲,非常具体,而从想象力角度讲,又是极其抽象。

  • 标签: 毕晓普 现代诗人 毕肖普 沙玛 射于 雷顿
  • 简介:戏曲是融时间性与空间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艺术创造的结晶,它以一种综合的表现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综合的表现形式,与中国古代“乐”的泛称较为契合。中国古代的“乐”是一个“综合概念”、或者说是一个“集合概念”,即诗、乐(音乐)、舞三者相结合,是音乐及其延伸意义的泛称。中国戏曲的唱念、器乐及做打,并不是各自独立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融入、

  • 标签: 音乐形态 音乐记忆 采茶戏 中国戏曲 曲牌 客家
  • 简介:“三农问题”是乡土中国所有问题的集结点与重心,而这其中,“农民”又是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如何认识农民,如何实现农民自身主体的现代性,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力图解决的中心问题。在新世纪急剧变化的新时代历史文化语境中,梁鸿以其独特的乡村记忆、乡村情感来阐释“中国梁庄”系列非虚构写作的脉络、肌理与内在症结。作为这一问题的“自叙传”式书写,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思想架构与内在的情感逻辑,有助于从情感深处理解今日中国之农民。

  • 标签: 乡土文学 乡土中国 梁鸿 梁庄 农民
  • 简介:童年和故乡是永恒的生命记忆,是作家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情感源头。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与源头所在。遗憾的是,原生性、本土性的乡村正在消失,作为具有完整乡村记忆的中国“70后”一代人,有责任与义务去书写正在消失的乡村、乡村记忆与乡村情感。文章对台湾作家房慧真的评论,阐释了乡村、岛屿、河流、故土之于这位“70后”作家的独特记忆、情感和价值,具有回乡、归乡、寻根、安魂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与启示。

  • 标签: 乡土文学 房慧真 台湾 乡土记忆
  • 简介:作为“70后”乡土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家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细致真实地展现了“70后”一代复杂而又独具个性的乡村记忆和经验。“三部曲”既是作者有意识的依托乡村记忆对乡土风物的呈现和乡土精神的反思,又是作者承续千百年来的乡村集体记忆在作品中的无意识表达,还原展现作家自我内化的生命体验对乡土中国古老文明深层的关怀、投射和凝思。这极大地丰富了当下乡土文学表达的现代经验,拓展了乡土文学创作的多维空间。

  • 标签: 乡土文学 叶炜 乡土中国 集体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