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WMO/GEO国际沙尘暴预警系统专家会议于2007年11月7-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次会议由WMO/GEO,WMOSDSRDP项目主办,西班牙国家气象研究所、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承办。共有来自欧美、亚洲和非洲的近10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 标签: 预警系统 沙尘暴 太平洋区域 评估系统 国际 亚洲
  • 简介: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分布变动情况,对于选取能见度目标物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Googleearth、GPS、数码照相、visio2003软件等技术手段配合制作出新的能见度目标物分布,有助于提高台站能见度观测业务质量。

  • 标签: 气象站 探测环境 能见度 目标物 应用
  • 简介:通过对2008年2月初发生的义乌雨凇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雨凇加降雪的反复交替冻结,易造成难以估计的重大损失;义乌雨凇在隆冬季节的1月下旬前后居多,且有较大降水过程并伴有较强偏北风的环境中;该次雨凇过程是在较强的拉尼娜事件、异常稳定的欧亚中高纬度阻塞高压与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南支槽的异常活跃与700hPa逆温层的长时间异常偏强、充沛而深厚的水汽层等天气背景下发生的。在探空T—lnp图上有趋强的逆温层且最强出现在800hPa层次附近,气温可达到2~3℃是冰粒或雪花融化成雨滴,在该暖层以下的低层有较厚冷空气温度达到-4℃左右,是保持过冷雨滴而形成雨凇的物理机制。雨凇过程结束时,探空迹线表现为逆温层升高并趋向消失,同时500hPa以上的高层开始变干且变干层次逐渐降低。

  • 标签: 雨凇 天气背景 T—lnp图 征状
  • 简介:对2007年做出的各项气候预测进行了回顾,汛期预报中预测的西北大部、淮河流域和福建3块多雨区基本正确,它们都是根据地气的基本原理预测得到。月降水预报取得平均70.5分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地气系统的活动规律较单纯;年度预报则基本上失败了,这是因为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6.9级强震,破坏了地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使预报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还对2008年8月的月降水预测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地气图 气候预测 地气环流(地下气象)
  • 简介:由于受测站西南方山脉阻挡,雷达天线仰角为0.5度的常规PPI扫描难以探测到新安江流域回波高度在10km左右的梅雨暴雨回,而3km等高面回波则能清楚地反映此类暴雨回波的活动过程,其在梅雨暴雨的监测,预报中有重要意义,3km等高面回波能有效地过滤地物回波和超折射回波。

  • 标签: 713雷达 3km等高面 回波图 浙江气象台 暴雨回波 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