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交流、宣传和公众教育问题专家组(ET/COPE)在中国南京召开专家组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11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希腊、中国香港、肯尼亚、瑞士、新西兰和英国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毛恒青和吕明辉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象服务 专家组 委员会 WMO 会议简介 系统
  • 简介: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公众对于信息的接触渠道悄悄发生着变化。作为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气象服务,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更好地做好公共气象服务这道菜。本文就如何借助新媒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气象服务 新媒体 应用研究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多发易发频发的国情,不断拓展公共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领域,丰富服务产品,不断创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加快现代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盟(市)、县(旗)三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 标签: 气象服务 优势 防灾减灾服务 气象防灾减灾 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经济
  • 简介:依托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项目“雷电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及其防护试验研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试验与广州市气象局合作,于2008年进行的“广东闪电综合观测试验”中开展了对闪电环境下自动气象站电源线和信号线以及埋地电缆的感应电压和电流特征的观测研究,

  • 标签: 防护工程 破坏效应 电子设备 试验室 电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1)奥运开幕式、闭幕式重要天气过程的分析和多模式预报。参加奥运天气会商的预报方法包括经典统计方法、动力统计方法及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其中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有:GRAPES_Meso模式、AREMS模式、WRF模式及ARPS模式。此外,中尺度分析LAPS系统也参与了对中尺度系统的诊断分析。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气象服务 奥运 灾害天气 数值模式预报 中尺度系统
  • 简介:随着我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省台713雷达数字化图像、数字化展宽云图、农气气候产品等的上网共享、省台客观预报方法套用的自动化、客观指导预报产品的不断增多,使省台预报工作站所能显示的信息大大增多,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它不仅要能显示以前的图形图像产品,而且还须显示文字预报、农气产品、遥感产品、气候公报、数字传真图、气象要素实况等,同时还要能显示客观预报方法套用结果并进行客观预报方法套用.进行预报输入,打印云图节目表

  • 标签: 江西省 综合显示系统 客观预报方法 气象台 扩充内存 预报工作站
  • 简介: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待开发的交通自愿碳减排项目。本文采用CCER方法学中的"快速公交项目",计算北京市2012年公共自行车系统自愿碳减排量,并估算收益。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年公共自行车自愿碳减排量为43.95tCO_2,出售可获得1538元的收益。同时估算得到北京市2015年公共自行车碳减排量为6874.5tCO_2,出售可获得约24万的收益。因此,北京等交通需求膨胀的特大型城市,随着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持续壮大发展,公共自行车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望通过碳交易实现较大提升空间。

  • 标签: 公共自行车 自愿碳减排 盈利能力 基准线情景 减排量
  • 简介:党的十八大在谋划“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这些高瞻远瞩的精辟论断为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标签: 气象服务工作 防灾减灾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气象防灾减灾 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
  • 简介:近几年在全国气象部门战略性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级办公的管理职能做了较大调整,许多情况发生了变化,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即"三个转变"),努力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即"三个服务"),力争使办公工作管理制度化、服务优质化、参谋有效化,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办公工作.

  • 标签: 做好新形势下 办公室工作 新形势下办公室
  • 简介:1概况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栋博士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中尺度气象合作研究所(CIMMS:TheCooperativeInstituteforMe—soscaleMeteorologicalStudies)开展合作研究。期间与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NSSL:NationalSevereStormLaboratory)的雷电研究团队进行了交流。NSSL在强风暴监测、预警、预报和理论研究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雷电研究团队现由MacGorman教授领导,主要研究领域涵盖雷暴闪电活动的探测和机理、雷电数值模式,以及闪电放电物理机制等。团队中的大多数成员主要从事与雷暴电学有关的探测和理论研究,近些年的主要成果涉及新型闪电探测数据的应用、不同类型雷暴的闪电活动特征、闪电的三维发展结构与雷暴动力和微物理结构关系,以及雷暴电荷结构与放电特征关系等方面。此外,

  • 标签: 雷暴电荷结构 强风暴 实验室 美国 电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传统意义上的气象是围绕预报的,而现代意义上的气象应围绕需求而展开。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适时提出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深刻地抓住了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需求。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确立气象公共行政管理建制,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的社会管理建制,另一方面是气象公共行政的内部管理建制。

  • 标签: 行政管理制度 气象部门 公共行政 安全 资源 气象事业发展
  • 简介:通过对色键以及虚拟演播技术原理的了解,深入探讨色键及虚拟演播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运用,分析了虚拟演播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环节.并介绍了键控技术的新发展、新技术.

  • 标签: 色键 虚拟演播室 气象节目 制作
  • 简介:1概况2018年10月9-19日,国家气候中心陈鲜艳和邹旭恺访问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中心(ESSIC:EarthSystemScienceInterdisciplinaryCenter)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气候变化科学所(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ClimateChangeScienceInstitute),与美方科研人员在气候服务、干旱监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 标签: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 气候变化 交叉学科 科研人员
  • 简介:根据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工作安排,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等单位将共同主办2009年全国气象软科学“公共气象服务与灾害管理”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在2009年5月上旬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 标签: 气象服务 学术研讨会 灾害管理 软科学 专题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简介: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和气象事业发展对雷电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7月成立了“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并于2003年10月召开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实验将立足于雷电物理及其防护技术的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与雷电监测、雷电预报和雷电防护有关的重要

  • 标签: 雷电物理 防护工程 气象监测 天气预报 闪电定位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是在原风能太阳能资源研究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于2006年2月,挂靠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立足于解决我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评价能力及水平,在科学技术层面上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太阳能资源 实验室 风能 资源开发利用 基础理论
  • 简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2007年8月29日正式接受.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张峰主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淙斌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两年来实验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健全了领导班子、确定了关键岗位、成立了实验学术委员会及顾问专家组,完成了实验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定;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书中的基本科研能力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灾害天气 科技部 组织 大气物理研究所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