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8月20日至11月12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宇星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进行了短期交流访问。本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与NCAR的学者合作,进行中国地区对流可分辨尺度的气候模拟,并参加对流可分辨尺度的气候模拟研讨会。通过访问,笔者进一步了解了当前对流可分辨尺度气候模拟的国际前沿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与访问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成了一整套中国地区10年暖季的气候模拟,且开展了针对中国地区气溶胶影响的研究。

  • 标签: 大气 美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气候模拟 分辨尺度
  • 简介:中国气象局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的建设是中国气象局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即将实施的雷电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了更好地建设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和促进大气电学、雷电物理研究及人工引雷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联合组成雷电考察代表团一行8人于2006年2月12-20日赴美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访问。代表团先后考察访问了纽约MCG公司、

  • 标签: 国际合作 雷电 测试中心 美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 简介:1出访概况应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邀请,2015年2月26日至2016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李贵才副研究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此次赴美旨在就卫星产品检验与应用等问题学习美方的经验与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建立稳定的交流与联系。

  • 标签: 马里兰大学 NOAA 合作 美国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已逐步意识到其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很多关键的科学和环境挑战业已出现,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渔业崩溃以及栖息地的不断减少,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

  • 标签: 海洋大气 美国 规划 教育 全球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 简介:2018年6月3—1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建研究员赴美国参加了美国气象学会第25届数值天气预报会议。此次会议日程安排紧凑,共包含了16个分会和2个海报分会,所有分会均采用大会集中报告的形式,分会的主题涵盖了当前国际数值模式发展领域的绝大部分焦点问题,如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的新进展、物理过程参数化的新方法、资料同化的新技术、集合和概率预报的新技术及其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模式预报检验的新方法等,参会专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 标签: 美国气象学会 数值天气预报 会议总结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区域数值模式 灾害性天气预报
  • 简介:1概况2017年12月11-15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2017年度秋季会议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市召开。此次会议是AGU的第48届年会,会议主题是“你将发现什么?”。会议对所有感兴趣的地球和空间科学的人员开放。来自全球地球物理领域的科技人员2万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以往历届会议相同,会议涉及大气科学、海洋、地质、地震等所有地球科学领域,交流方式包括口头报告、墙报。

  • 标签: 地球物理 物理学会 会议简介 美国 秋季 新奥尔良
  • 简介:1概况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栋博士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中尺度气象合作研究所(CIMMS:TheCooperativeInstituteforMe—soscaleMeteorologicalStudies)开展合作研究。期间与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NSSL:NationalSevereStormLaboratory)的雷电研究团队进行了交流。NSSL在强风暴监测、预警、预报和理论研究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雷电研究团队现由MacGorman教授领导,主要研究领域涵盖雷暴闪电活动的探测和机理、雷电数值模式,以及闪电放电物理机制等。团队中的大多数成员主要从事与雷暴电学有关的探测和理论研究,近些年的主要成果涉及新型闪电探测数据的应用、不同类型雷暴的闪电活动特征、闪电的三维发展结构与雷暴动力和微物理结构关系,以及雷暴电荷结构与放电特征关系等方面。此外,

  • 标签: 雷暴电荷结构 强风暴 实验室 美国 电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土地、大气和水资源系(DepartmentofLand,AirandWaterResources)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马建中研究员于2018年6月20日至8月1日赴美国对该校进行短期访问。此次访问的目的是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地表能量收支与卫星资料对比分析问题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并进一步建立在大气化学-气溶胶-辐射-天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合作关系。

  • 标签: 美国加州大学 戴维斯 短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气环流
  • 简介:进入2005年夏季,太平洋和大西洋不断出现的,被不同国家的人们冠以美丽名称的台风和飓风系统频繁从海上进入陆地,访问人类的居住地,带来了无辜的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其中和2005年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台风卡努、彩蝶、泰利、玛娃、珊瑚、麦莎等相呼应,登陆美国南部海岸的大西洋飓风卡特里娜“一鸣惊人”,很可能成为2005年全球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截止2005年9月,大约造成了近千人死亡和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 标签: 美国南部 电子邮件 采访 科学 韦伯 学者
  • 简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全球温室气体参比网络(GlobalGreenhouseGasRefereneeNetwork)首席科学家PieterTans教授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唏研究员于2018年5月13日至6月2日赴美国NOAA的ESRL实验室和科罗拉多州及加利福尼亚州野外科学试验场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科罗拉多大学之极地与高山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实验室、高精度设备(HPD)研发加工厂进行了技术访问.

  • 标签: 技术访问 管理局 美国 大气 海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1概况由国家能源局安排,美国能源基金会和中国风能协会具体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龙源集团、东润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1名专家组成风能太阳能预报考察团,

  • 标签: 太阳能 风能 预报 美国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 简介: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浙江省大气探测中心和华云公司5名技术人员于2011年6月中旬赴美国Mensor公司、加拿大MI(MeasurementsInternational)公司和加拿大国家标准计量研究所进行测量仪器校准技术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内容为美国Mensor公司自动压力校准器的原理、操作和维护,加拿大MI公司高精度测温电桥的原理、操作和维护。

  • 标签: 技术培训 仪器校准 加拿大 美国 测量 中国气象局
  • 简介:1概况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Amet—icanGeophysicalUnion)成立于1919年,是一个非营利的国际科学组织,现今在全球拥有来自135个国家的6万多名会员。AGU的活动着重在组织和传递国际地球物理学跨学科的资讯,其学术活动包含4个领域:大气和海洋科学、固体地球科学、水文学和空间科学。

  • 标签: 地球物理学 物理学会 会议简介 美国 秋季 固体地球科学
  • 简介: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的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的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 标签: 美国 全球变暖 气候政策 民意调查
  • 简介:1概况2018年10月9-19日,国家气候中心陈鲜艳和邹旭恺访问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中心(ESSIC:EarthSystemScienceInterdisciplinaryCenter)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气候变化科学所(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ClimateChangeScienceInstitute),与美方科研人员在气候服务、干旱监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 标签: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 气候变化 交叉学科 科研人员
  • 简介:本报告是在大气科学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时期编写的。今天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意识到天气、空气质量、气候和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并需要更加精密的产品和服务。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对大气科学和太阳系的认识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意识到更多的领域等待我们去认知。新型观测和计算工具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能力。然而,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对大气科学研究的投入仍然相对不足,这就给必须提出如何最佳分配资源的决策层带来了挑战。

  • 标签: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大气科学 科学研究 空间天气预报 资助 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