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水利施工、垦荒建设和抗洪救灾等时,曾经多次遭受到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严重威胁,主要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围湖造田中,多个农场曾发生出血热流行,经大力灭鼠大幅度降低鼠密度后,有效控制了流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灭鼠达标活动中,涌现出大量灭鼠先进单位,积累了许多在不同场所灭鼠的做法、效果与经验。

  • 标签: 灭鼠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农业生产 抗洪救灾
  • 简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是一项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以及法学等基础学科和许多边缘学科的具体工作,是集专业性、政策性、法律性为一体的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保障,是预防和控制人类传染病传播的重要举措,是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心工作。因此,

  • 标签: 公共场所 健康体检 心理状态 服务理念 首问负责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量化管理原则与公共场所卫生分级管理方法的分析,探讨搞好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构建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设想,以期改善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 量化分级 措施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7-02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生活质量在地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过于陈旧的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监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卫生监督和社会的需求。为了使质量检测更加灵敏,科学。当前有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的评价。本文将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监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讨论和研究。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消毒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995年、1996年我们对全省部分地(市)的公共场所进行了抽检。从用品用具消毒方面看,1996年比1995年合格率有很大提高,(t=2.5718,0.05>P>0.01),茶杯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9.6%,11.4%;茶杯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36.4%;毛巾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9.2%、40.9%;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9.7%,45.5%;其它用品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0.1%、61.4%。从调查中可看到公共场所完善消毒设施,规范消毒操作程序,强化从业人员消毒意识,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管理尤为重要。

  • 标签: 用品用具 消毒 公共场所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对大庆地区处于高寒、多风的地区,游泳已成为广大群众的首选娱乐活动之一.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能用上安全、健康的游泳水质,2004年6~7月,我们对大庆市各大游泳馆(室内)场所包括各大厂、矿、大型宾馆游泳水质进行卫生学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卫生状况分析 场所卫生状况 大庆市游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医院核医学科诊疗常规放射防护监测结果,为实现放射防护优化与安全运行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剂量学实验室鉴定,连续测量污染物表面,计算污染物表面单位面积水平,并测量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核医学科与周围环境最大辐射水平值为280μGy/h;工作场所表面最大污染值为7.83Bq/c㎡;年人均有效剂量为(1.332±00.12)mSy。结论为了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并保证运行安全,核医学科应做到合理布局,并健全完善放射防护管理体系,注重操作环节个体防护,减少操作放射性药物环节,减少不必要的照射,从而进一步保障医生与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监测结果 表面污染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监管场所单位空间内人员相对密集,流动性差,敏感度高,所管人员患传染病尤其是呼吸系统传染病后,如若个人防护措施、院感防护体系和临床治疗不当,会在所管人员内部、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群体中发生扩散,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在做好患呼吸系统传染病人员治疗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所管人员的日常管理,防止医疗人员和管理者发生职业暴露、防止所管人员之间发生相互感染、防止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行研究。

  • 标签: 呼吸系统传染病 监管场所 所管人员
  • 简介:摘要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卫生部门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深入的探析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文化娱乐场所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探讨何蓉蓉,邬一鸣,潘文莉,史燕,宗泽民,郑孟高本文试图以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宁波市海曙区1993年度监测的56家文化娱乐场所进行综合评价。文化娱乐场所分类为OK厅、录像厅、舞厅,其监测内容含噪声、二氧化碳、空气细菌总数、茶...

  • 标签: 场所监测 文化娱乐场所 监测综合
  • 简介:1996年3~10月间,对洛阳市公共场所电话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对电话机的送话筒、手柄及按键三个部位进行采样。检测指标包括细菌学指标和HBsAg。结果发现,电话机各部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及HB_sAg污染,其中以大肠菌群污染最为严重。

  • 标签: 电话机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住宿业卫生管理工作模式,对松江区九亭镇的宾馆、旅店、招待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松江区九亭镇的住宿场所从2013-2015年进行卫生监督量化评分,通过巡查的方法填写相应的量化评分表。结果量化评分后A、B、C级单位所占比例逐年提升,住宿业各项功能指标的得分也逐年提高。结论开展住宿业量化分级工作,是巡查管理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提高九亭镇住宿业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完善和健全住宿业巡查监管的长效机制。

  • 标签: 住宿场所 量化分级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公共场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中公共场所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群聚集场所而受到关注,其卫生状况和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大众的身体健康。在“非典”期间,国家卫生部门加强了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控制和消毒工作,对于阻断疾病的传播环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与卫生监测问题进行了探究。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 监测
  • 简介:《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经审议通过,已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作者通过对该《条例》实施以来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公共场所 控制吸烟 卫生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火炸药小试和中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及浓度情况,为保障火炸药行业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对车间进行定点采样。结果被检测的14种化学物质和粉尘浓度波动范围较大,其中乙酸乙酯和铝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监测点超标率为4.0%;硝化甘油最高浓度(CMC)监测点超标率为7.7%;三硝基甲苯、乙酸乙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监测点超标率为39.4%;超限倍数监测点超标率为3.3%。结论火炸药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以三硝基甲苯、黑索今、奥克托今、乙酸乙酯、硝化甘油等化学物质和粉尘为主,浓度波动范围较大。CSTEL监测点超标率较高,说明火炸药行业作业人员工作过程中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较短,但短时间浓度较高。提示作业场所中接触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

  • 标签: 火炸药 职业危害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