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合功能锻炼法促进乳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4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合功能锻炼法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14.2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功能锻炼法促进乳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复合功能锻炼法 乳癌术后 患肢功能 康复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时加强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性。方法筛选2014年01月~2015年12月因指屈肌腱损伤入住本院进行救治的36例患者,分组后,对照组内18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治疗组内18例则加以早期功能锻炼,对两组护理效果、康复水平进行客观评定。结果两组实施2种护理措施后,对照组18例手部功能活动情况优良率66.67%(12/18),治疗组为94.44%(17/18)(P<0.05)。结论对于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在康复护理工作中加强早期功能锻炼,不仅能加快患者恢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其手部功能活动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常规护理 指屈肌腱损伤 康复护理 早期功能锻炼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社区收治的骨折患者19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骨折各个时期的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以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所有患者中,有94.7%的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锻炼,有89.5%的患者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患者术后恢复率达100%。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中进行健康教育能增进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折患者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1例胸外科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康复运动锻炼,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Borg运动强度自觉量表得分、6min步行距离、SF-36量表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康复运动能有效地提高肺部功能,促进肺癌术后患者恢复。

  • 标签: 肺癌 康复锻炼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对COPD康复期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COPD康复期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的COPD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呼吸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8.6±1.2天、10.6±2.5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呼吸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能够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心理护理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160例,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冠脉搭桥术前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呼吸锻炼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发生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分折。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ICU住院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非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OPCAB患者术前行呼吸锻炼是必要的。

  • 标签: 呼吸锻炼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174例骨科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7)和对照组(n=8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大于对照组,功能锻炼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康复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模式更有利于骨科术后患者的康复,提高术后功能锻炼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 术后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较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添加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有较显著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折患者 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颈椎失稳患者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失稳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理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体角度位移、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角度、水平位移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失稳患者采用针刺理疗法治疗的同时,配合颈肌功能锻炼治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椎失稳 针刺理疗 颈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观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直观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中应用直观式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患者病情的康复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直观式健康教育 骨科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护理流程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恢复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干预后指标评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期间给予标准护理流程利于患者机体改善与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护理流程 脑出血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各40例。两组均在根治术后行功能锻炼,对比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锻炼依从行和功能恢复效果,并掌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后,研究组功能锻炼达标率为95.0%,锻炼依从良好率为97.5%,分别优于对比组的80.0%、8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比组为85.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开展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锻炼效果,促进康复,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循证护理 乳腺癌 根治术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病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约1.1亿左右,发病率有人报导为18.8%,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关健,目前,我镇卫生院对本镇2011年—2012年公卫项目体检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日三次测量基础血压高于WHO规定的高血压标准正常值高限者采用“一册一卡”的三级动态管理模式。“一册一卡”是指卫生院建有《高血压患者管理名册》给高血压患者发放体验卡。每个月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患者在更换药物,调节剂量,每次测量血压分别记录在《高血压患者管理名册》和体检卡上,分级管理是按照患者血压水平分为三个等级进行管理,一级是按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二级是按血压在140/90mmHg-160/100mmHg之间,三级是按血压140/90mmHg以下。三个等级进行管理。这种“一册一卡”的三级动态管理模式对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有一定帮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只属于医生管理病人的单相管理模式,缺乏患者参与。

  • 标签: 体育锻炼 穴位按摩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薰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薰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17~52岁,平均32.4岁。左侧25例,右侧16例。横断骨折28例、粉碎骨折11例、纵形骨折2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11例、环形钢丝固定12例、改良环形钢丝8字张力带固定8例、AO张力带固定4例、髌骨爪固定6例。膝关节活动度5°~30°,平均18°。治疗4周后评定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至随访结束时未发生再次黏连。治疗4周后,按照Judet疗效评定法评定,优27例,良10例,可4例。结论中药薰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可有效增加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膝关节僵硬 髌骨骨折 并发症 薰洗 功能锻炼 CPM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方法对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骨伤科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使用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进行选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功能锻炼指标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P<0.05)。结论将选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护理方法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升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改善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长,促使患者尽快的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肱骨干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传统护理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传统护理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患者心理支持、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调节、功能锻炼)能提高肱骨干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主动性,促进其患肢的功能恢复。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肱骨干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小儿下肢骨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探析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儿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效果的积极作用。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较,患儿的下肢关节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7.5%。结论对小儿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小儿 下肢骨折 术后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康复锻炼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护理中的重点、训练的原则及程序与注意点。方法收集20例施行TKA的患者,按照程序指导患者早期训练,并按患者全身情况、个体差异及时进行调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度>90°,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5°~110°,评分优良率90%,明显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患者术后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和主动地进行康复锻炼对日后的效果尤为重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 康复程序 早期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其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左右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均接受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36例均在此基础上接受术后护理干预,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以及内旋、外旋等活动角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以及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积极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患肢功能尽快康复,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干预 患肢 功能锻炼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效果,以找到有效的护理途径,建立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脑梗塞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康复中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期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康复功能锻炼知识的了解程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塞 康复功能锻炼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