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特异性,灵敏性,并对提高消化道检出率进行比较。单克隆抗体法包括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Hb-mAb和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TF-mAb两项胶体金法检测。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标本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结果单项匹拉米洞化学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8.3%(58/120),单项Hb-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3.3%(76/120),单项TF-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73.6%(88/120),3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至91.6%(110/120)。110例健康体检者用匹拉米洞化学法有12人阳性,假阳性率10.8%。结论粪便中转铁蛋白检测在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互补,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匹拉米洞 隐血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13例肝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3例患者在治疗以后均有良好效果。结论破裂手术时应注意尽快阻断第1肝门以减少继续出血。

  • 标签: 肝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感冒的预防、平时预防、病因的预防措施、环境因素的预防措施、生活起居饮食的预防措施、精神因素的预防措施、三个平时的方法、春夏秋冬的简单预防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一种能够降低破伤风抗毒素阳性反应的方法方法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结果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有效降低了TAT的假阳性率。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脱敏注射
  • 简介:摘要成功的静脉穿刺是保证静脉输液、输血的前提,掌握静脉穿刺成功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静脉穿刺的新方法,1.局部血管扩张法2.易见回血法3.扎两根止血带法4非握拳穿刺法5.进针角度的选择6.扎穿后的补救方法7.拔针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穿刺 回血 血管扩张 止血带 穿刺角度 补救 拔针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化学名字2-苯甲酸,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功效。阿司匹林最早记录在《中国药典》二部,对于感冒、发热、肌肉痛或压痛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风湿及类风湿病的一线药物。但是,阿司匹林属于是西药,长期使用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能作用于幽门导致幽门痉挛,并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对胃等器官产生刺激,增加胃肠道出血发生率。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阿司匹林出血了不同的剂型,如肠溶片、泡腾片等,使得临床上对于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因此,加强阿司匹林测定方法和检测能为临床患者选择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提供依据。

  • 标签: 阿司匹林 效果观察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肺脓肿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29例,有显著效果1例。结论及时诊断、控制血糖,选择合适的药物给与治疗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肺脓肿 治疗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比较常规经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和鼻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手术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经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和鼻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各20例20眼,对随访3~6mon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结果常规组20眼,有效16眼,有效率为80%,鼻内镜组20眼,有效18例,有效率为90%,两组之间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内镜组术后反应较轻,面部无瘢痕,恢复较快。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泪囊大小、定位,造口位置及大小,骨窗大小,肉芽及瘢痕组织增生的程度均可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从而选择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产妇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产妇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并且能够将已发生的胀痛逐渐控制并好转,有利于产妇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乳房胀痛 护理
  • 简介:摘要抢救车是临床工作中必备的抢救设备,为了保证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抢救车内所有药品及物品都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为了更好地提高抢救车的管理质量,本中心针对抢救车管理实施了统一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成立医疗质控管理小组制定规范、合理化的管理体系,对抢救车药品和物品按照其作用机制、注意事项等统一位置放置,绘制抢救车示意图,采用封存式管理方式,定期进行培训及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方法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保证了药品及物品的完好率,减少了药品损耗,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 标签: 社区 抢救车 管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肠套叠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这些患儿划分为三组灌肠治疗组50例,手术复位治疗组50例以及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50例,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手术复位治疗组患儿共计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达到了94%的总有效率,灌肠治疗组共计达到了7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灌肠治疗组而言,手术复位治疗组以及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高(P<0.05),手术复位治疗组以及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肠套叠症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不仅能够将治疗时间缩短,同时还可以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得以有效改善,采用手术复位术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具有较小的差异。

  • 标签: 手术治疗 肠套叠 肠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病理情况下,除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发生变化外,有时白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检查(morphologyofleucocyte)具有重要意义。血涂片经瑞氏或瑞-吉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是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显微镜检查结果正确与否,不仅与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操作人员识别各种血细胞的水平有关。经染色后各种正常及异常白细胞的形态如下。

  • 标签: 白细胞 分析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培训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