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即严格遵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不高是导致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指导和生活行为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6个月后调查2组遵医行为与血糖指标。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能够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生在这个阶段也面临着诸多的学习压力,因此,中学生也是出现了一定的亚健康状态,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和很大的困扰,严重的话甚至造成中学生危险行为的产生,国家也是对中学生亚健康状态逐渐的进行的重视,下面,本文就针对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危险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学生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中学生 亚健康状态 危险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成经典组31例和改良组32例,分别采用经典ACBT和改良ACBT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后随访时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均获得良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4.19%、96.86%,治愈率分别为22.58%、43.75%,改良组优于经典组。(2)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无性别差异。(3)两组各时间点疗效存在年龄差异。结论(1)改良ACBT用于较低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2)A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有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经典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改良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中的100名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对两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观察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对控制结核、治疗结核、减少患者治疗周期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核患者 遵医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诚信领导能激发领导者和下属在内的积极行为,塑造良好积极的工作情境,下属乐于奉献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诚信领导思路是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信念来影响下属,给下属塑造了一个积极的工作情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绩效,使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 标签: 诚信领导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期间于本辖区县级医疗机构就诊及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加强的健康教育,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与对照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与对照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其遵医行为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脊柱内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62例实施脊柱内镜手术行腰椎间盘摘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脊柱内镜手术流程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3月疼痛视觉模拟(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并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术后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脊柱内镜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疼痛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术 认知行为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女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本地1342例青少年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在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上的现状。结果男女在营养知识认识上,对于基本常识性内容知晓率较高,但是在胆固醇、维生素等知识的了解上,学生认识度较低,同时男同学了解度更低。男女青少年在态度与行为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偏食情况上较为凸显,不合理饮食与运动情况比例较高。结论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男女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行为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对比差异也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护理,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与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应当广泛使用,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ICD-10强迫症诊断标的患者40例,给予患者药物及心理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对强迫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后,患者强迫症状及与强迫症相关的症状均有显著缓解,总有效率为80%,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促进其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冠心病护理工作期间,观察行为护理模式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2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13例)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12例)行为护理模式;对护理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护理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获得确切改善(P<0.05)。结论在开展冠心病护理工作期间,行为护理模式充分应用,对于护理优良率提高以及并发症发生减少可以确保,从而为冠心病临床治疗发挥显著辅助配合效果。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类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患病率差异明显,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1。其主要症状为(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在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亲朋好友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言语倒退,以及语言缺乏交流性质。(3)重复刻板行为。(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5)感觉异常,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者喜好等。(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缺乏关爱照顾或者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自闭症 认知障碍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行为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32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行为训练。采用行为量表,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强化训练后,行为量表评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变化。结论通过强化行为训练,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阿尔茨海默 常规护理 强化行为训练
  • 简介:摘要为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在工作中运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认知程度在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p<0.05),遵医行为也明显提高(p<0.05)。因此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肝硬化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肝硬化 认知程度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迷信”行为是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现象。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47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运动员赛前“迷信”行为的具体表现,探讨了迷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结果表明(1)被访者呈现的“迷信”行为可分为保持获胜细节、携带幸运物、避免不吉利事件的发生和避免使用谐音“输”的物品4个方面。(2)实施迷信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比赛状态、提高比赛士气、增加心理舒适度和降低心理负担5个方面。本研究发现,运动员利用这些“迷信”行为给予自身积极暗示,有助于比赛发挥;而当不能实施“迷信”行为时则会主动调整自身状态,以便达到较好的赛前心理状态。

  • 标签: 运动&ldquo 迷信&rdquo 行为,竞技运动,自我控制,质性分析,运动员比赛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医院的感染于护理行为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在我院入住的217例新生儿进行调查,分析男性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气管插管等新生儿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总结所有新生儿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例,了解微生物的培养种类。结果217例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有15例占总数的6.9%,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消化道组织感染的依次是12.7%和9.5%。结论对新生儿造成感染的危险主要因素分别有气管插管、重症监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窒息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