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超声与四超声在产前胎儿隐性脊柱裂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9月到2023年9月期间21例隐性脊柱裂胎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前二超声与四超声图像。结果:21例隐性脊柱裂胎儿中,产前二超声诊断13例呈阳性,准确率61.90%,产前四超声诊断19例呈阳性,准确率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胎儿隐性脊柱裂诊断中,四超声图像更直观、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 隐性脊柱裂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二超声联合三成像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66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给予经阴道二超声和经阴道三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65例,经阴道二超声检查确诊57例,诊断准确率87.7%,经阴道三超声检查确诊58例,诊断准确率89.2%,经阴道二超声联合三成像检查确诊64例,诊断准确率98.5%,P<0.05。结论:经阴道二超声联合三成像诊断宫腔粘连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二维超声 三维成像 宫腔粘连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二超声联合四超声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产前检查中诊出的畸形胎儿进行研究,共计386例。本院复检中对纳入胎儿分别使用二超声、四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超声联合诊断、单一诊断的效果差异。结果 二超声联合四超声的疾病检出率高于四超声、二超声(P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胎儿畸形 不同孕周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足部压砸伤致足部血丧失的方法。方法对18例足部创伤并血管损伤患者,采用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与大隐静脉吻动静脉转流的治疗方法重建足部血。结果通过动静脉转流术,足部血得以恢复,避免了截肢。仅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好转。18例术后1年随访,趾端血良好,行走功能接近正常。结论通过动静脉转流术重建足部血避免了截肢,且该术式具有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及特殊器械,操作简便等优点。

  • 标签: 动静脉转流术 重建 足部
  • 简介:【摘要】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通降,属于气机升降核心所在,且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一旦脾胃升降失衡,燥湿不济,功能失调,则“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脾胃失相关疾病时,在化脾湿、消积滞、温脾阳、补胃阴等基础上,同时予以助治疗,往往可获良效。

  • 标签: 运脾法 理解 治疗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二及三超声在中老年非外伤性食管裂孔疝(H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饮水胃充盈法对32例中老年患者行半坐位、立位、仰卧位等多体位二及三超声检查并与X线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和手术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2例中老年HH患者经腹部二及三超声表现:(1)膈肌食管裂孔增宽(前后径0.9-2.5,平均1.6±0.4cm)及膈上疝囊,膈上疝囊中见胃黏膜回声10例;超声诊断滑动性HH27例,食管旁型HH3例,短食管型HH2例。同期检查的正常中老年食管裂孔无增宽(前后径0.7-1.5,平均1.0±0.2cm),无膈上疝囊。(2)实时三超声沿膈肌食管裂孔长轴观显示32例HH膈上囊腔呈“蘑菇状”或“池塘样”,疝囊颈部呈不规则“坑道样”或“沟壑样”;从胃底面向上观察可见膈上裂孔呈“洞穴样”或“天窗样”;从纵隔面向下观察可见膈上裂孔呈“凿孔状”。超声诊断与X线钡餐造影(32例)、内镜(13例)和手术检查(4例)结果均符合。结论经腹部二超声可准确诊断中老年人非外伤性HH;实时三超声可清晰显示疝口的范围、大小、形态,二及三超声联合应用可为临床诊断中老年人非外伤性HH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食管裂孔 成像 三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四彩超与二超声在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产妇3759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四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以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3759名产妇中,病理结果显示先天性畸形胎儿333例,四超声检出阳性322例,漏诊11例,误诊15例。二超声检出阳性273例,漏诊60例,误诊31例。两组之间比较,除特异度两组之间无差异外,四超声的诊断灵敏度和对多种畸形类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超声(P〈0.05或P〈0.01),而漏诊率、误诊率低于二超声(P〈0.05或P〈0.01)。结论四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畸形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二超声,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胎儿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二联合四超声的价值和准确率。方法:对于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4,终止于2022.09,共计纳入68例样本,均行二超声检查及二联合四超声检查,跟根据孕妇引产及分娩结局判断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68例孕妇中有25例胎儿畸形,其中5例中唇裂或腭裂,2例肾脏发育异常,2例胸腹部异常,5例心脏畸形,3例手足外翻及多指,8例脑部及神经系统畸形。二联合四超声的诊断准确率(96.00%)相比二超声的诊断准确率(76.00%)要高(P

  • 标签: 二维超声 胎儿畸形 四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超声造影与二超声造影诊断肝癌转移灶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手术条件的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2D-CEUS检查和3D-CEUS诊断,对比两种方法对肝内转移灶检出率以及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情况。结果:77例患者中,3D-CEUS诊断出57例患者存在转移灶,20例患者不存在转移灶,转移灶共计72个,诊断准确率为88.31%,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85.00%。经病理证实,2D-CEUS检查观察到47个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为70.15%,3D-CEUS检查观察到64个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为95.52%,组间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CEUS对肝癌微转移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弥补了2D-CEUS的不足,可以作为提高超声诊断肝肿瘤准确性的新方法。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 二维超声造影 肝癌转移灶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CT二法与三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解剖法的一致性,探讨临床评估前倾角的方法。方法  成人股骨干骨标本30例,分别应用解剖法、CT二法、CT三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解剖法相比的准确性,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解剖法的一致性。结果 解剖法、CT二法、CT三法测量的股骨前倾角分别为10.47±3.79°、12.82±4.50°、9.80±4.16°。CT二法、CT三法测得的股骨前倾角与解剖法测量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CT二法与解剖法的ICC为0.872(95%CI, 0.770~0.932, P<0.05);CT三法与解剖法的ICC为0.943 (95%CI, 0.855~0.977, P<0.05)。结论 CT二法、CT三法均能比较准确地测量股骨前倾角,CT三法测量准确性相对更高。

  • 标签: 股骨前倾角 计算机体层成像 二维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中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中二超声和四超声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孕妇200名,所有孕妇均应用二和四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妊娠结局和终止妊娠情况的统计,得出出现胎儿畸形的共有30例,占比15.00%。二超声的诊断率为7.50%,四超声诊断率为10.00%,相较于统计结果,四超声的诊断率更加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度方面,四超声高于二超声P<0.05;但是在特异性方面,两种检查方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产前诊断中采用四超声检测,相较于二超声检测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对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并降低临床畸形胎儿出生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产前诊断 胎儿畸形 筛查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三DSA显示子宫动脉(uA)开口位置的价值。方法选择90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经导管分别选择人左、右髂内动脉,行三DSA血管造影,然后对图像进行三后处理,每间隔5°旋转,采集三图像,观察UA最佳显示角度范围;统计uA起源及开口角度,以臀上动脉开口为定位点,测量UA开口距臀上动脉开口距离。结果在对侧斜位和同侧斜位〉30°~60°显示uA开口最好;116支(116/180,64.44%)UA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33支(33/180,18.33%)起源于臀下阴部干;17支(17/180,9.44%)起源于阴部内动脉;10支(10/180,5.56%)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4支(4/180,2.22%)起源于臀上动脉。uA与起源动脉夹角0-30°为19支,占10.56%(19/180);〉30°~60°70支,占38.89%(70/180);〉60°~90°74支,占41.11%(74/180);〉90°~120°8支,占4.44%(8/180);〉120°~150°5支,占2.78%(5//180);〉150°~180°4支,占2.22%(4/180)°UA开口至臀上动脉开口距离为3.04~18.31mm,平均(11.71±4.28)mm。结论三DSA可较好地显示子宫动脉起源、开口角度以及距臀上动脉的距离。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子宫动脉
  • 简介:本文简述了分形级及分形的概念,针对分形在细胞图像形态测量中的应用,对细胞轮廓线盒的计算模型建立进行了讨论,并将该模型用于测定具有多层细节的二细胞图像的分形数,验证了论文中提出的盒计算模型。

  • 标签: 细胞 分形 分形维 图像形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三超声诊断胎儿正常唇和唇裂的不同,并与传统二超声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三月到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25-40周68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应用三超声和二超声分别对所有胎儿进行现察。结果68例胎儿中,二检查能清晰检查到面部58(85.29%)例,三超声能清晰检查到面部60(88.23%)例,两种检查方式的面部显示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二检查中,显示出完整的唇部结构45(77.58%)例,三检查显示出完整的唇部结构52(86.68%)例,二超声检查出唇裂3例,三超声检查出唇裂6例,相比较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三超声能以较为清晰的图像,逼真、轮廓分明的将胎儿的唇部具体情况显示出来,可弥补二超声单一的黑白切面图像所存在的不足,且二者相互结合,在诊断先天性畸形具有可观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三维超声 胎儿 正常唇 唇裂 诊断评价 二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检查时分别以二、四彩超用于胎儿畸形筛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2015.8~2017.10期间入院行产查的1630名孕妇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孕妇均为妊娠中晚期,均行二、四彩超检查,根据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分组,以引产、分娩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四彩超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式临床应用价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四组检出率为93.8%高于二组80.2%,P<0.05;四组较二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高,四彩超临床应用价值高,P<0.05。结论胎儿畸形临床以四彩超检查,畸形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二维 胎儿畸形 四维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