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4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在此期间收集我校医院门诊中治疗次数,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过程中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利用护理措施整改后与整改前的护理问题。结果:根据分析得知,导致高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医源性因素、患者饮食、医疗护理技术因素、护理管理因素。另外,整改后护理问题与整改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想要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对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高校医院门诊 护理工作 常见问题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用于高校医院门诊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1月本高校医院门诊接诊病人(n=2000)。试验组采取护患沟通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3%,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3.9%,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满意度: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高校医院门诊用护患沟通护理,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高校医院门诊 满意度 护患沟通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以及性行为特征现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无锡市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婚恋观与性行为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共计613份,采用SPSS 25.0对不同年级、性别、户籍大学生的婚恋观与性行为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 标签: 大学生 婚恋观 性行为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高校校医院在大学生生活方式疾病预防中的教育与干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健康问题的认知,促使其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校医院可以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健康促进活动与社交媒体宣传等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有效的评估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数据跟踪与分析、学生参与度评估以及定期的学生反馈与满意度调查,以客观、量化的方式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吸引力。

  • 标签: 高校校医院 大学生 生活方式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价值。方法:选取我校儿科护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学生,并将其分为A组以及B组,每组均包含27名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比护理专业素养考核成绩。结果:A组学生的护理专业素养考核总分要显著高于B组学生,p值

  • 标签: 思政教育 护理学 儿科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 标签: SEMINAR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临床见习 本科护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