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在教学改革中应用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比较归纳法及思维导图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教学方法 中医儿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在"两段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CP)教学法,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两段式"实践教学工作中,以临床路径表单为依据对见习生组织教学。结果提示,CP教学法有益于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教学流程;有益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益于规范临床医师的带教行为,提高见习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两段式”实践教学 临床路径教学 见习带教
  • 简介:为中医儿科界广为关注的、集中医儿科学术之大成、汇古今儿科名医经验精华的中医儿科学专著《儿科心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日前在厦门召开的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暨全国中医儿科高等教育研讨会上举行首发式,这是我国首部举行首发式的中医儿科学专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博士导师范吉平指出:

  • 标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儿科理论 学术源流 名医经验 首发 中医儿科学
  • 简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拟定于2009年10月25日至28日在天津市召开,现将会议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1)儿科名中医学术思想、医疗经验的继承及方法学研究。(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泄泻、紫癜性肾炎、脑性瘫痪的诊疗方案及临床应用。(3)小儿癫痫、抽动症、多动症等脑系疾病的研究。

  • 标签: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专业委员会 中医儿科 征文通知 学术交流会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依据临床常见症状,将小儿遗尿分为肝郁不舒、脾胃阴虚,肝胆湿热、火热内迫,脾肺不足、膀胱失约,脾肾两虚、下元虚寒,痰湿内蕴、统摄失司5型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并附案例以资验证。

  • 标签: 小儿遗尿 论治 分析
  • 简介:小儿肾病在中医属“本虚标实”之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外感、水湿、湿热、瘀血等邪实为标,两者贯穿其中。而后者又可进一步加重本病的发生,是造成小儿肾病发生、发展、缠绵难愈的基本病理变化,与其病情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小儿肾病 水湿 湿热 瘀血
  • 简介:从病理特性、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中药治疗4个方面论述了小儿肺炎中医痰饮的相关性,指出痰证是贯穿于小儿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应重视化痰祛湿药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运用。

  • 标签: 痰饮 肺炎 肺炎喘嗽 儿童
  • 简介:阐述了中医、西医对“预防医学”的不同观点,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方面论述了小儿中医预防保健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小儿 预防保健 辨证论治 中医
  • 简介:在中医儿科临床中,"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寒"集中体现了"治未病"思想,二者思想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重视脾胃养护,顺应四时寒温,未病先防,这是"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调护中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儿日常养护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治未病 小儿 饮食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 简介: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从教学方式的改进、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进行改革,并对该课程的考试制度进行重新安排,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技能,提高了独立动手和研究的能力。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考试制度
  • 简介:就近5年来针刺对神经发育修复方面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目前研究从大脑神经结构方面主要集中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神经突触的形成上,功能方面集中在神经递质的含量、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上,其他影响因素则集中在神经营养类物质、大脑微循环方面。

  • 标签: 针刺疗法 神经发育 神经修复 综述
  • 简介:目的探寻不同治疗方案和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56例住院和门诊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部分进行了对照研究,分别为哮喘急性发作的激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研究,中度哮喘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研究,哮喘家庭管理组哮喘非管理组对照研究,验证不同治疗方法和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激素治疗组中患儿急性发作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常规治疗组,哮喘缓解天数也少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Ⅰ和Ⅱ,西药治疗组Ⅰ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Ⅱ;家庭管理组哮喘儿童年发作次数明显少于非管理组,发作程度明显轻于非管理组。结论不同治疗方案和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不同。

  • 标签: 儿童哮喘 糖皮质激素 中西医结合 家庭管理 孟鲁司特
  • 作者: 陈文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性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及用药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月12月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期间随机选择使用高危药品治疗患者50例,分析总结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状况、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120次检查中发现药品摆放零乱不集中1例(2%),标识不清1例(2%),未出现存储不当、药品近效期状况。患者用药中未出现用药错误、用药不合理状况,出现用药不良反应2例(4%)。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效果良好,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可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MxA蛋白过敏性紫癜(HS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HSP患儿及14例正常儿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MxA蛋白,ELISA法检测血清IFN-α及柯萨奇B组病毒(CBV)-IgM、EB病毒(EBV)-IgM、腺病毒(ADV)-IgM。结果①HSP组MxA蛋白阳性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②HSP组IFN-α阳性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③HsP组CBV-IgM、EBV—IgM、ADV—IgM阳性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④HSP组MxA蛋白IFN-α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病毒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诱因:MxA蛋白可以作为检测病毒感染较理想的指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毒感染 MXA蛋白
  • 简介: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型论治、自拟方加减、基础方加减、中成药施治及外治法、内外同治等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药疗法 小儿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城市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特点。方法对3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住院当日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病原体检测,观察城市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结果小儿肺炎中医证型之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多见于城市患儿;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心阳虚衰证多见于农村患儿;小儿细菌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结论探讨小儿肺炎在城市农村发病时的中医证型特点及病原体感染特点,对提高广大基层医师辨证施治及病因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城市 农村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病原体
  • 简介:从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应当规范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改革中药剂型,深入开展新领域的实验研究。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小儿 哮喘缓解期 综述
  • 简介:目的比较儿科煮散剂饮片汤剂对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分析,探讨中药煮散剂的成本优势。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0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3种证型随机分配到煮散剂组和饮片组,比较3种证型各自方剂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观察煮散剂饮片的疗效差异,探讨煮散剂口服给药的安全性。同时,对煮散剂饮片进行临床经济成本对比评价。结果煮散剂组在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中的临床疗效饮片汤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煮散剂组在中药经济成本上明显少于饮片组。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的临床观察及对比,煮散剂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饮片剂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经济成本土明显优于饮片汤剂型。

  • 标签: 肺炎喘嗽 煮散剂 饮片汤剂 临床疗效 经济成本
  • 简介: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病因病机、小儿体质特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小儿体质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体质学说 中医药 综述